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现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发病的许多因素中,如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低劳动强度或体力活动少、超重或肥胖(尤其腹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和营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控制不佳可造成残疾,甚或危及生命。遗传因素遗传的是易患性,环境因素构成了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如膳食不平衡、热量摄入过多、嗜好烟酒、缺少体力活动等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作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作用方式.为制定针对高危人群及全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结构关系模型(LISREL)方法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作用方式及作用强度。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血压,精神心理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式主要为直接作用,且作用较大(其总和效应系数为0.2184);而精神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不常体育锻炼、喜食脂肪)除了有较小的卣接作用外.更主要是通过血压和肥胖间接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其总和效应系数分别为0.2035和0.0858);而高血压、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且环境因素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故针对高危人群及全人群,采取适度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控制体重和血压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Ⅰ型糖尿病(type Ⅰ diabetes)以胰腺β细胞破坏及胰岛素缺乏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种因素在Ⅰ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较多的包括免疫因素、氧化应激因素、细胞因子因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病毒感染亦是导致Ⅰ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国内相关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收治的1例急性腮腺炎引发Ⅰ型糖尿病对其进行报道及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肥胖是在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可控因素,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肥胖,都可导致糖尿病和糖尿病致命的并发症。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恰如美国著名的糖尿病学者Joslin早在1927年作出的论断“糖尿病因肥胖而产生,糖尿病因肥胖而死亡”。据美国国家糖尿病协会赧告,大约85%肥胖者有Ⅱ型糖尿病,60%有糖耐量异常;在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江苏省1997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筛选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及与其性别、年龄构成相近的正常人群对照130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糖尿病阳性家族史、高血压史、腰臀比大、收缩压、女性巨大胎儿史及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为异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职业性体力劳动是其保护因素;遗传因素与肥胖、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等危险因素共同存在时,糖尿病的发病危害性(OR)将明显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和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病、冠心病等),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乃至死亡,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可防止和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主要分Ⅰ型和Ⅱ型。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0%以上,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造成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如近2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市化,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使得肥胖的发病率升高,体脂的堆积造成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好,易发生致残、致命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候群少数患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发病的许多因素中,如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低劳动强度或体力活动少、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等是其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治疗仍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与预防疾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运动疗法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基础治疗之一,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消除肥胖,促进机体代谢,还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与稳定血糖水平的作用.因此,运动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有益作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初孕妇女患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产后患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初孕妇女及100例未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初孕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初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所有220例初孕妇进行为期6个月的产后随访,分析导致初孕妇患产后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经Logistic分析显示,初孕妇BMI指数、糖尿病家族史、日平均进食水果量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妊娠期糖尿病、BMI指数、糖尿病家族史为导致孕妇产后6个月发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初孕妇应严格控制BMI指数及进食水果量,可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发生,同时对于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注意其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表现为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聚集,作为危险因素的聚集体.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1].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它是建立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许多易感基因各自与环境因素发生作用,或通过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导致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受损、脂代谢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发生,最终导致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相互伴随的临床结局[2].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被公认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3,4].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80%是2型糖尿病,已经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家族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共同病因。为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延缓其各种并发症的进展,2型糖尿病发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过程成为了目前关注的焦点。炎症过程被相关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IL-6、C反应蛋白(CRP)又是炎症各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因子。所以若了解了IL-6及CRP的生理功能及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阻断这一环节,那么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将会有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具体介绍IL-6、CRP的生理功能及其如何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大约4%~6%,环境危险因素大约占60%以上。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主要是针对环境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环境污染加重等情况致使环境因素导致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归因风险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是了解人群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的归因风险值,为科学防治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现代化及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并发症已成为导致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寨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和体力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发生水及酸碱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果糖尿病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还会损伤脑、心脏、神经、眼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综合征是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由不良生活方式作用所形成的一组包括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其心血管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腹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微量蛋白尿、高凝状态及高半胱氨酸血症等。这些因素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或糖尿病构成中心环节,且与高血脂、肥胖及高血压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是由宿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然而单纯高危HPV感染不足以致癌,宿主遗传特性改变,才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拷贝数变异(CNV)是基因组结构变异,导致基因拷贝数异常的形式之一,包括基因扩增和缺失等。基因CNV可广泛影响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从而导致下游信号通路激活与失活,在宫颈癌发生、发展、防治及预后评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常见基因CNV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可累及身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及组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视网膜代谢紊乱及微循环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率与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大约4%~6%,环境危险因素大约占60%以上。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主要是针对环境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环境污染加重等情况致使环境因素导致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归因风险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是了解人群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的归因风险值,为科学防治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