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讨动脉分支处及小动脉端侧吻合处的血液流动要用微循环电视成像技术。活体观察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分支区域血液流动 红细胞流变行为,研究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对血流 影响。实验中观察到,在形态各异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分支动脉血液流态为稳定层流,红细胞通过不规则变形参很好地适应血管腔不同的几何形态,以保持血液流态的稳定。结果表明,微小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未能在分支区域导致湍流发生,小动脉端侧吻合只是人为增加了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分支处是否存在湍流区。方法:用荧光剂标记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血小板,在活体微循环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血小板在不同角度,微动脉分支部位的流变行为。结果:血小板以层流方式流经微动脉分支部位,在分支区域不发生碰撞、聚集和滞留。说明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不足以在分支区域形成湍流和使血小板激活。结论:从流变学角度来看,小动脉端侧吻合不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侧壁横切口小动脉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家兔腹壁浅动脉与股动脉分别行侧壁横切口和纵切口端侧吻合术为实验模型,对两种吻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侧壁横切口小动脉端侧吻合是一种通畅率是,操作相对容易,可有效地预防吻合痉挛或狭窄,而比较符合血管生理的吻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并报告了成功地用于临床病例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家兔腹壁浅动脉与股动脉分别行侧壁横切口和纵切口端侧吻合术为实验模型,对两种吻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侧壁横切口小动脉端侧吻合术是一种通畅率高,操作相对容易,可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痉挛或狭窄,而比较符合血管生理的吻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并报告了成功地用于临床病例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家兔腹壁浅动脉与股动脉分别行侧壁横切口和纵切口端侧吻合术为实验模型,对两种吻合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侧壁横切口小动脉端侧吻合术是一种通畅率高,操作相对容易,可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痉挛或狭窄,而比较符合血管生理的吻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并报告了成功地用于临床病例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46例47个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将游离组织瓣动脉蒂断端修剪成90度截面13个,45度斜面26个,鱼口状8个。应用两定点间断、两定点连续和四定点连续缝合法分别吻合28、10和9个动脉吻合口。结果: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脱落微血栓堵塞皮瓣惟一皮支,经逆行推出血栓解除危象。三种端口之间及三种端侧吻合方法之间,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个组织瓣成活,1例皮瓣因静脉栓塞部分坏死。结论:应用动脉端侧吻合技术移植组织瓣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神经端侧吻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神经损伤时多数可用端端神经缝合方法进行修复。当神经近侧断端不能被利用时,国外有些学者试图采用端侧缝合方式,将神经远中枢断端缝合于附近完好神经之侧面〔1,2〕,以期获得部分功能代偿。国内亦有临床病例应用报道〔3〕。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充分的依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8.
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神经多个端侧吻合后远端神经的再生情况,并与一干单一神经端侧吻合进行比较,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A、B组。A组:于右侧锁骨下将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切断,并在正中神经干侧方的外膜上分别开3个1mm“小窗”。将离断神经的远端依次端侧吻合到正中神经的“开窗”处,B组:于右侧锁骨下将尺神经切断,远端端侧吻合到正中神经侧方的“开窗”处,两组左侧均不予处置,为对照侧,术后行神经电生、组织学、电镜及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结果:神经端侧吻合后,肌皮神经、尺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远端均有不同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且A、B组的尺神经远端神经再生数量的差异显著性。两组的正中神经主干功能的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鼠类动物神经端侧吻合后,远端神经可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食管-管状胃环形吻合器端侧吻合与半器械侧侧吻合术后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采用食管-管状胃颈部半器械侧侧吻合术,36例采用食管-管状胃胸内环形吻合器端侧吻合术,比较两种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半器械侧侧吻合术食管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3%(1/30例)和20.0%(6/30例),均低于环形吻合器吻合术的25.0%(9/36例)和61.1%(2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器械侧侧吻合和环形吻合器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3%(1/30例)和5.6%(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一管状胃半器械侧侧吻合与形吻合器端侧吻合比较,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损伤端侧吻合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世纪初Balance首先报道了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方法 ,将离断的面神经与副神经作端侧吻合治疗面神经瘫 ,虽因术后出现面部和肩部同时产生运动而放弃了该术式 ,但却肯定了端侧吻合方法的有效性。几十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外科治疗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式和方法 ,但与临床应用均有相当的距离 ,特别是在神经缺损太多、无法端端吻合的情况下 ,仍以自体、异体神经移植为主。由于自体神经来源有限 ,而异体神经存在排异反应等问题 ,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组织工程才刚刚起步 ,所以探索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和机制仍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进入 90年…  相似文献   

11.
神经干端侧吻合后侧支发芽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为观测神经干在端侧吻合后的侧支发芽能力,分别在供体神经上作外膜开窗,检查其侧支发芽情况,并与端端吻合作比较。实验用16只成年SD大白鼠,将其随机分为4个组。1组,腓神经切断后在胫神经外膜上开窗,然后将两者作端侧吻合。2组,手术步骤同1组,但不作胫神经外膜开窗。3组,胫神经不开窗,离断的腓神经与胫神经平行缝合。4组,腓神经切断后立即行端端吻合。术后3个月,所有动物分别测定腓神经功能指数(PFI),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第1组与第2组的PFI,ChAT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证实,侧支发芽纤维的存在,即使在第3组,也可见到大量的神经纤维,侧支发芽的纤维为小的有髓纤维。但1组的ChAT活性仅是第4组的2/3。结果提示,外膜鞘在远期对神经的侧支发芽能力几乎没有影响。神经侧支发芽能力比我们通常想象的要强,但在临床应用以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神经端侧缝合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目的: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术后神经的再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0只大耳白兔,分6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其远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缝合为实验组,切断远断端后不与胫神经缝合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电生理、组织学等观察。结果:可见胫神经侧支发芽长至腓总神经。结论: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支发芽支配与供神经无关的肌肉、皮肤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研究的方法,对端侧吻合中遇到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当前应用较多的实验模型,检测指标及临床应用进行整理,综合和分析。结果:端侧吻合作一种新的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目前因所采用方法的原因,结果尚不一致;临床应用病例尚少,缺乏大量的病例总结,缺乏对其质量改善方面的评价指标。结论: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有必要对其机制及质量改善作深入研究,其研究方法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神经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缺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操作简便的手术术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侧断端与未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陈旧性损伤1例,缺损在3cm以上,且不能直接行端端吻合。术后进行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感觉功能与肌力的恢复作全面评价。结果,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已恢复,手部功能接近正常。证明,尺神经远侧断端与未受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术修复尺神经缺损,是一种崭新术式,虽是临床初试,但操作简便、疗效佳,有广阔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比较原发性胆囊癌(prim ary gallbladder carcino ma ,PGC) 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及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采用BL88B 型激光衍射红细胞变形仪及肿瘤细胞血凝法,检测了27 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肿瘤红细胞血凝滴度阳性率与血清中调节因子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20 例相比较。结果: 原发性胆囊癌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01) ,且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由此表明,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减低与血清中调节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