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痹证在疾病中是最常见的,多数人都在不注意自身保护情况下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正气不足所致。疾病初期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肿、屈伸不利等症。主要分两证型——风寒湿痹、风湿热痹。西医又称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屈伸不利,有着重感,局部畏寒遇热痛减等症为风寒湿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日轻夜重,活动不便,常伴有发热多汗、烦燥、苔黄腻为风湿热痹。此病难治愈,病程长。现将对痹证的护理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杰 《家庭用药》2013,(6):78-78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黄帝内经·痹论篇》的开篇就详细介绍了痹证的病因病机。痹证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都属于痹证范畴。  相似文献   

3.
蜂针螫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又称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古代医家很早就对本病做了详细观察和记载。正如:《诸病源候论·风痹候》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善病痹”。以上都说明,痹证发  相似文献   

4.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淤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麻木,重着酸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护治与临床表现不同,大体上相当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痹证的概念与病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长,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痹证在病因上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气所致,早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即提出"风湿病"的病名,同时也是为了便于中西医间的学术交流,所以把传统上所说的"痹证"称为中医风湿病.  相似文献   

6.
痹证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风、寒、湿气侵袭人体肌表,流注经络,客居于内,阻滞气血不畅,出现局部关节处酸楚、麻木、疼痛等。每当气候变化,阴雨或气温降低则加剧。如迁延不愈,可波及内脏。《素问》痹证中说:“病久而不去者,内舍其合也”。笔者应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痹证是因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闭住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疾病,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和关节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西医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痛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骨关节病等.我科对2010年6~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风湿性疾病的特点。1.1、中医风湿病的概念。中医风湿性疾病(经络肢体病)传统上称为痹证。痹证系指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的情况下,感受自然界风、寒、湿、热、燥等邪气,经络痹阻,气血不畅,引起肢体、肌肉、关节疼痛,肿胀,麻木,屈伸不利,酸楚,甚至关节畸型、僵直的一类疾病。中医风湿性疾病还可以累及到脏腑,出现脏腑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寒冷地区痹症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常见地方性疾病,痹是不通的意思,所以古人说:“痹者,闭也.“痹作为一个病名,主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患者大多有气血不足,体质较弱,腠理不密的内在因素,因而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发生痹证.由于所感受的邪气性质不同,痹症的命名和症状特点也不相同,湿热痹是湿、热邪相合为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有沉重感,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多见于现代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工作中我以当归拈痛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湿热痹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熨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因具有简、便、廉的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在民间中广为流传。本人根据临床实践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在食盐中加入中药散剂治疗一些痛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痹证 是人体感受风寒湿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AS),又称变形性脊柱炎、竹节状脊柱病,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免疫性疾病。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及韧带的炎症和骨化为其病变特征。该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甚至畸性。属中医的“痹证”范畴,古人称为“龟背风”、“竹节风”、“骨痹”、“肾痹”。  相似文献   

12.
<正>痹即痹阻不通之意,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使气血不畅,因而引起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重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统称为痹证。见于西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现就痹证常见症状用药及毒剧药应用体会如下。1常见症状用药1.1肿胀:红肿热痛多见于初期或急性发作期,多属于风湿热邪为患。既要清热散风,又要利湿。清热宜用生石膏,知母等。利湿可用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王洪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35-236
痹证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临床主症.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是引起痹证的外因,主要病机是外邪流注经络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虚是正气不足引发痹症的内因,主要责之于肾、肝、脾等脏器.临床上除针对风、寒、湿、热等痹症要对症治疗外,还应对脏器病灶予以辨证施治,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官鑫 《中国药业》2009,18(14):76-76
咽炎是西医病名,以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临床较常见。若不识病状,不循病机,则较难治愈。因此,该文尝试以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并期待临床进一步验证,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关节畸形为特点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西医检查示患者抗O( ),血沉>20mm/h。。患者普遍反映服抗风湿类西药对胃刺激大,要求中医治疗。笔者从1996年至1999年4月收治了58例风湿型痹证,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皮肤、肌肉、关节、筋骨的疼痛、肿胀、重着、麻木、甚至活动不利的一类疾患。类似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刺病、骨膜炎、软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网球肘、肩周炎等病。根据病邪的性质《素问·痹论》将痹证分为行痹、着痹、寒痹、热痹。“风寒湿  相似文献   

18.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化,发现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调整体质、延缓或消除病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1古今文献回顾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范畴,首见于《黄帝内经》,为中医痹病理论之源。《素问.痹论》提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概念,描述其特异性症状“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金匮要略》记载“中风历节病”的病理为“筋伤”、“骨痿”,临床主要表现为“历节痛,不可屈伸”,近似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并组合了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瘀血致痹学说,治身痛逐瘀汤等方,别具一格,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痹病理论。现代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与古代基本一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特点是“本虚标实”,故多以补肝肾、强筋骨、补益气血以治其本,祛风散寒胜湿、活血通络止痛以治其标[1]。2内治法2.1辨证分型治疗《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将其证候分...  相似文献   

19.
范微  喻建平 《北方药学》2014,(12):90-9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以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多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全身大小关节对称性疼痛伴晨僵,呈进行性损害。它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我国发病率为0.32%~0.36%[1]。该病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中医学认为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脉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2]。笔者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充分运用中医辨证的理论,治疗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法,取健脾活血汤为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王桂珍  黄传兵  谌曦  汪元  张皖东  刘健 《安徽医药》2016,20(11):2013-2015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中医学文献多以“燥证”“虚劳”“痹证”记载。由于该病既有口干、眼干等干燥的特点,又有关节肿痛及经脉痹阻的表现,现代中医将该病命名为“燥痹”。该文从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角度论述其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