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以下称中浆病)是眼科常见眼底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部分有自愈倾向。本病易复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与工作。我院自1991年至1994年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浆病复发者47例,并设有对照组40例,治疗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治疗方法1·且治疗对象1.1·且治疗组47例47只眼全部为中浆病复发患者。其中男性33例33只眼占70.2%,女性14例14只眼占298%;右眼34只,左眼13只;年龄在28岁至37岁之间,平均32岁;47例均为第二次复发者;发病至就诊时间,3至7天37例,10至15天10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5~2008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11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卫洁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8):501-50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centralserous chorioretinopathy,简称中浆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多为单眼发病。常见症状有视力减退 ,视物变形、缩小或有暗影。有的经久不愈迁延数年 ,西医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明显。近年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经治 92例 ( 1 0 0眼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2例 1 0 0眼中 ,女 1 2例 ,男 88例 ,年龄 2 5~ 45岁 ,病程 2周~ 5年。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扩瞳检查 ,轻者后极部视网膜有不规则的反光 ,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 ;重者黄斑区视网膜有圆形隆起的盘状脱离 ,边… 相似文献
5.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CSC)为常见的眼底疾患 ,病因不明 ,其特征为后极部视网膜感觉神经层和色素上皮层间浆液性脱离 ,通常累及黄斑区。本文探讨氩激光治疗CSC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CSC患者全部是门诊病人。 6 7眼随机分 2组 ,视网膜光凝组 35眼 ,男 33眼 ,女 2眼 ,年龄 17~ 4 2岁 ,平均 32岁。非视网膜光凝组 32眼 ,男 31眼 ,女 1眼 ,年龄 19~4 1岁 ,平均 31岁。两组初诊视力 ,荧光素渗漏点数目部位、眼别、年龄和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1 2 方法 (1)病史询问。 (2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 ,最佳矫正… 相似文献
6.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眼底病,发病机制不确切,虽有一定自限性,但易复发,部分患者可进展为慢性中浆,慢性及反复发作的患者如不及时有效地医治,则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慢性CSC的治疗研究是眼科临床领域的一大重点与难点,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成果,综述回顾近年中西医治疗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52眼)复发的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行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1月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复查了解渗漏点封闭情况。结果:激光光凝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35眼,17眼视力无变化,40眼治疗后2周-1月间黑影及视物变形症状消失,37眼治疗2周内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消失,有2眼需要再次激光光凝渗漏点。所有病例随访6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明显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1866年von Graefe首先提出"中浆"[1],当时称之为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1967年Gass对该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经典描述,并将该病称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2].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易复发,多次反复后可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在临床上治疗方法 多样,但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一.现将近年来对中浆的治疗概况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易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常单眼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病后外眼无任何异常表现,只是自觉视物昏蒙不清,如隔纱状,或眼前有灰黄色暗影,视物变形,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视瞻有色” 的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水湿,黄斑位于眼底之中心,中央属土,故黄斑区应属于脾。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就会导致水湿内停,聚而生痰化热,上攻于目,引起黄斑水肿与渗出。此外,经络不通,枢机不转,造成气滞血瘀,血不利则化为水,亦可出现黄斑水肿与 相似文献
1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范畴,病因多认为是脉络膜毛细血管病变渗漏及视网膜所致,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雾感,视物变形、变小、变色,多见于20~45岁的男性,临床上虽可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有些患者因迁延不愈而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影响视力,西医对本病无特殊药物治疗,临床很多医生采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齐焦点式(parfocaltype)及散焦点式(defocaltype)染料激光的四种波长(577、590、610、630nm)分别对有色家兔视网膜及虹膜进行中等能量光凝固,然后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各波长光凝组织的凝固反应,发现在相同光凝条件下,齐焦点式染料激光的光凝组织反应具有波长特性,而散焦点式染料激光则波长特性很不明显,提示照射光斑大小的变换模式不同可造成组织光凝效果的明显差异。本文就这种差异在眼组织激光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中心过度光凝现象(hotspot)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40例48眼,结果显示:(1)风热型、阴虚型病例角膜荧光素染色减退较快:(2)角背沉着物、角膜内皮水肿及房水混浊的消退较单用西药者快;(8)鸡蛋清溶液及白内停眼水对改善退行期早期症状效果较满意;(4)患者头发微量元素锌测定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5)经一年以上追踪观察复发率为18.8%。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是难题,本研究通过前瞻对照法探讨中药的疗效。经确诊的本病患者随机分入中医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85%,和西药组相近(P〉0.05),但组织学改善率80%,Hp根除率25%,均优于西药组(P〈0.05),说明中医治疗有一定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辩证治疗任性前列腺炎患者317,例结果有199例治愈占62.8%,有96例好转占30.2%,22例无效占7%,痊愈者治疗时间从2周至9个月.结合专科门诊临床体会,认为本病虽然病机复杂,仍以实证居多.治当祛邪为先。而且兼证者多,宜谨守病机,或数法并用,方可奏效,对老年人患前刊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者,认为要以解除梗阻为主,釜底抽薪,才能达到祛邪消炎的目的。同时指出诸多因素均会诱发和加重本病,必须重视生活和饮食方面的调节,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邓铁涛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进行了整理介绍。邓老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以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瘀内阻为多见,治疗上以滋阴平肝潜阳、补益气血、除痰化阏为主。常用方药如自拟决牡汤、加味八珍汤、温胆汤、失笑散等等。文中介绍了邓老治疗耳性眩晕、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头部外伤、神经官能症等所致的眩晕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许鑫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4)
本文运用辨证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86例。辨证分为五型:脾虚湿滞型以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以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湿热壅盛则以白头翁汤加味治疗;阴虚热结则以增液承气汤合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则以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治疗。结果:86例中显效36例,占41.86%;好转47例,占54.65%;无效3例,占3.48%。提示辨证施治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48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史志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2):79-81
总结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48例,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14例,泌尿系感染12例,肺部感染10例,胆囊炎6例,伤寒3例,恙虫3例等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均属于温病范畴。根据岭南地区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等特点。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经治疗后4天内退热占44例,初步显示了中西医治疗外感发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固表、疏肝理脾功效的双屏散(主要由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组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用红霉素和双屏散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红霉素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以及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治愈率、减少红霉素的毒副作用、减少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双屏散可以协同红霉素提高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减少红霉素的毒副作用,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9.
钟嘉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4)
本文首次提出用温病学理论解释红斑狼疮发热的病因病理,并以此理论指导治疗难治性疾病红斑狼疮发热惠者31例,临床将其分为三种证型为主:暑湿固阻;热毒炽盛;阴虚内热,邪伏阴分等,分别用蒿芩清胆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及青蒿鳖甲汤等加减治疗,获满意疗效。此法为红斑狼疮发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吸服海洛因患者25例,有效率达到96%。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情况,结果治疗前血IgA、IgG、IgM正常的分别为36%、20%、16%,治疗后分别提高至60%,44%、48%;治疗后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正常者从治疗前的24%提高至76%。另外,针刺能提高脑脊液及脑内的内啡肽含量,从而有镇痛、镇静、减轻戒毒症状的作用;中药戒毒汤通利大、小便以降低血毒浓度而达到戒除毒瘾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