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对 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Ⅱ (IGF Ⅰ ,Ⅱ )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组初次诊断的 2型糖尿病病人 6 8例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4 3例。糖尿病组予格列吡嗪控释片 5~ 10mg ,每日 1次 ,早餐前服用 ,疗程 4wk。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胰岛素 (FINS)、IGF Ⅰ和IGF Ⅱ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 ,糖尿病组治疗前FINS ,IGF Ⅰ ,IGF Ⅱ水平较低 ,FBG和HbA1c水平较高 (均P <0 .0 1)。治疗后 ,FBG和HbA1c下降 ,FINS ,IGF Ⅰ ,IGF Ⅱ升高 (P <0 .0 1)。结论 :每日服用 1次格列吡嗪控释片可以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代谢及血清IGF Ⅰ和IGF Ⅱ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哲  王金良 《天津医药》1991,19(4):231-232
Ⅰ型糖尿病系自身免疫性疾患,其免疫状态的异常已有许多报道,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甚少。本文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50例的免疫功能状态,初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糖尿病患者50例均按 WHO 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中男32人,女18人。年龄最小30岁,最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sis 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及糖尿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共收治了92例DKA病人,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8例,女6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O岁,平均年龄49.1岁;病程3个月~22年,平均病程5.6年;胰岛素依赖型(Ⅰ型)26例,胰岛素非依赖型(Ⅱ型)66例。92例病人均为住院前诊为糖尿病,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1988~1994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26例,经胰岛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治疗中应用胰岛素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26例DKA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女10例,男16例,年龄27~69岁。糖尿病Ⅰ型7例,糖尿病Ⅱ型19例,死亡3例。体重45~56kg,均使用正规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51例。Ⅰ组口服格列美脲,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Ⅱ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FPG、2hPG、HbA1c、体重指数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并同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胰岛素用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1993年10月~1994年9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行尿白蛋白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55岁,平均43岁。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7例,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43例。病程1~21年,平均8年,选择同期住院及门诊病人30例作为对照,其中男16人,女14人,平均年龄42岁,均无糖尿病及肾脏病史,亦无尿路感染病史。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集Ⅱ型糖尿病患者117例、正常对照组109例,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估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上述指标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之间的差异;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的BMI、腰臀围比(WH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正常人的平均数者,其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度显著增加,OR=3.08,95%可限区间=1.72~5.5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腰/臀围比(WHR)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有一定的关联(P=0.046)。结论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有关;检测腰/臀围比(WHR)是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的一种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口服降糖药和口服降糖药加锌的6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空腹血糖和血清 C 肽水平的测定。口服降糖药加锌组血糖较单纯口服降糖药组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 C 肽则增高(P<0.05)提示,锌可能与调节和促进胰岛素作用提高其敏感性及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虽然研究证实 ,应用胰岛素治疗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获益 ,但因多次给药不方便 ,难以长期坚持 ,发挥作用的时间与正常胰岛素分泌不相吻合等原因而未被临床所广泛接受 ,有必要寻找一种替代给药途径。为评价胰岛素经肺部给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而进行研究。选择 2 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 ,平均年龄 5 1.1岁 ,平均糖尿病病程 11.2年。采用随机、开放 平行设计 ,包括筛选观察期、4周导入期和 12周治疗期 3个阶段。每例病人均于餐前吸入胰岛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锌悬液 ,由患者自行葡萄糖监测 ,每…  相似文献   

10.
阿卡糖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于磺脲类和双胍类,可与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联用或单用,降低糖尿病餐后血糖,减少饮食对血糖的影响,使血糖相对稳定,糖尿病所致各种慢性并发症出现延迟。本文收集2002年糖尿病患者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有住院病人均符合1980年WHO诊断糖尿病标准,其中男18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岁(26~78岁),Ⅰ型糖尿病(IDDM )10例,Ⅱ型糖尿病(NIDDM)33例,合并糖尿病慢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脂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2型糖尿病(T2D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胰岛素、AngⅡ及血脂测定。结果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AngⅡ、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均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与AngⅡ及TG呈正相关(P<0.05);T2DM组内,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组相比较,各组间胰岛素、AngⅡ及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AngⅡ与血脂异常与IR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 ,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生长激素可加剧Ⅱ型糖尿病。Pharmacia&Upjohn公司对使用过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在 2 3333例儿童中 ,43例有糖代谢疾病———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其中 ,Ⅱ型糖尿病共有 18例 ,比预计的高 6倍 ;但是 ,Ⅰ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与预计的相差不大。在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儿童中 ,停用生长激素后病情仍在继续进展 ,且排除了药物引起的一过性作用。由于已知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且在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好几个位点上 ,生长激素均可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但是 ,单独使…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种异源性障碍性疾病,通常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型)。由于异种基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以及胰岛素的耐药性,约有5%的NIDDM可逐步转为IDDM,同时有胰岛抗体。通常认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Ⅰ组)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Ⅱ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3次/d,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分别为(6.0±0.9) mmol/L比(5.4±1.1) mmol/L,(7.4±1.9) mmol/L比(6.6 ±2.3) mmol/L,(6.2±1.7)%比(6.0±1.9)%,(1.11±0.32)比(1.01±0.35),(5.23±1.63)比(5.46±1.41),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治疗后HOMA-β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5±2.8)d比(6.2±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 (6/30)比3% (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安全平稳控制血糖,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但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甘精胰岛素是使血糖安全达标的理想胰岛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动物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30R(万苏林30R)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精蛋白锌胰岛素30R皮下注射治疗为治疗组,同时选取38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降糖疗效与对照组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平均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副作用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精蛋白锌胰岛素30R价格便宜、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与多次胰岛素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差异。对住院病患60例中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或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治疗,比较二者达标时间以及血糖控制情况。CSII与MSII相比,CSII达标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发生低血糖次数更少。胰岛素泵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可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地使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无创伤方法测定我院内科病房及门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40例的左心室功能,与心肺正常的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探讨糖尿病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一、测定对象:1.糖尿病组:系本院内科病房及门诊诊治的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6~40岁,平均30.7岁。全  相似文献   

18.
<正>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胰岛素依赖型(IDDM,青少年型或Ⅰ型)和不依赖胰岛素型(NIDDM,成人型或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很高,在美国约占全国人口的5%。我国糖尿病协作组对14省、市30万人口进行调查,发现其患病率为0.67%,4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为2.53%。健康人患糖尿病后寿命大约要缩短25%。胰岛素治疗,不能阻止糖尿病的恶化和防止心、眼、肾等脏器小血管病变发生。胰腺与胰岛移植的研究早为人们所注意。从1966年第一例胰腺移植以来,到1983年6月,世界上共进行了334例同种胰腺移植,其中存活  相似文献   

19.
<正> 糖尿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分为胰岛素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约90%的糖尿病人属于后者。其中大多数都需要在饮  相似文献   

20.
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是临床上长期治疗糖尿病的一大弊端[1 ] 。为了探讨纠正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有效方法 ,我们对 42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原用磺脲类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 ,酌情加用中效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NPH)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42例 ,均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者。其中 32例服用优降糖片 ,其余为服用达美康、美吡达或交替使用多种磺脲类降糖药物者。 42例中 ,男 1 9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6 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