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和凝集增强(增凝)抗体作凝集试验,快速、敏感地测定组织培养上清中IgG和IgM抗体的方法。其基本方法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方法 用直接法:直抗试验、红细胞抗体游离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 ABO-HDN的发病率随母体IgG抗A(B)的水平升高而递增.结论 对怀孕20周的孕妇进行产前的IgG抗A(B)效价检测,更能准确地预报ABO-HDN的发生,从而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测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病人在红细胞上存在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可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加以证实。此种免疫球蛋白为抗红细胞抗体大多系IgG,少数系IgG亚型(IgG1~4)、IgM和IgA。据抗体结合补体消耗试验测定正常情况下每个红细胞上所包绕的IgG分子数不超过25个。据报导有2~4%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直接Coombs试验阴性。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分析。 1.红细胞上抗体的浓度直接Coombs试验阴性大多由于受检者红细胞上自身抗体的浓度低于试验的检出水平。出现阳性在每个红细胞上所需IgG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次数输注红细胞治疗后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 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对我院11 239例预输血住院患者,在每次输注红细胞治疗后次日,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对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经多次(>3次)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红细胞输注诱导产生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60%(10/1 627),单次、少次(2~3次)输注者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别为0.06%(4/6 333)、0.22%(7/3 234),不同输血次数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E 6例(28.5%),抗-CE、抗-M、抗体性质待定各3例(14.3%),抗-c 2例(9.4%),自身抗体+IgG抗s、自身抗体+IgG抗E、抗Jkb、抗-Lea各1例(4.8%)。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结果可能与红细胞输注的次数有关;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受血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时,应为其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同型输注,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溶血素类型和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臧星星  钱伯初 《药学学报》1987,22(4):301-304
徐学瑛等建立的溶血素测定法已在国内免疫药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溶血素主要由IgG和IgM组成,由于IgG溶血效率大大低于IgMC单独结合绵羊红细胞(Sheep redblood cell,SRBC)不足以活化补体产生溶血,所以原法只能测定IgM溶血素。根据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能够破坏IgM抗体而保留IgG抗体活性的性质,利用抗IgG血清使IgG交联后产生溶血的原理,本文报告一个能同时测定IgG、IgM溶血素和总溶血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并用几种已知药物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是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提取的多种IgG抗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一定量的IgG型抗A/B血型抗体(血凝素),在临床上用于非O血型患者时,抗A/B血型抗体可与患者红细胞表面的A/B血型抗原结合,有诱发溶血反应的风险[1-2].特异性IgG型抗A/B血型抗体是制备IVIG所用原料血浆中的正常成分,但大剂量输注含有血型抗体的IVIG则可能导致溶血,因此确保抗A/B血型抗体在IVIG制品中的低水平非常重要[3].  相似文献   

7.
50年代Nelson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发现,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相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将此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免疫粘附(RICA)。更进一步证实红细胞表面有Ⅰ型补体受体(CR_1)。红细胞可以通过CR_1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清除CIC。且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指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许多疾病发生及病理过程有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血液科1991年以来住院的血液肿瘤病人27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出生30min出现黄疸并伴有贫血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为临床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鉴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对患儿母亲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患儿ABO血型为A型,Rh表型为DccEE,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抗体和IgG抗-A抗体;母亲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血清中检出IgG抗-E抗体和IgG抗-A抗体。结论该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和IgG抗-A抗体,与母亲血清中检出的抗体相同,故可确诊为免疫性抗-E抗体合并抗-A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抗-A(B)抗体检测对新生儿溶血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49例夫妻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检测孕妇分娩前IgG抗-A(B)抗体,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结果 149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中,IgG抗-A(B)抗体阳性85例,其中,IgG抗-A(B)抗体浓度≥1:64的有64例,占75.29%,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有29个,发病率为45.31%,作为阳性孕妇组;IgG抗-A(B)抗体<1:64的有21例,占24.71%,发生新生儿溶血3例,发病率为14.29%,作为阴性孕妇组,经卡方检验,2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孕妇组中,IgG抗-A(B)抗体滴度≥1:64组新生儿溶血发病率为22.65%,IgG抗-A(B)抗体滴度≥1:128组新生儿溶血发病率为59.62%,IgG抗-A(B)抗体滴度≥1:256组新生儿溶血发病率为75.64%;IgG抗-A(B)抗体滴度≥1:512新生儿溶血发生率为85.59%,结果显示,各组间的新生儿溶血发病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IgG抗-A(B)抗体滴度的增加,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结论孕妇分娩前IgG抗-A(B)抗体滴度的升高可显著增加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对于夫妻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应加强其IgG抗-A(B)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应用间接ELISA 法检测胃肠疾病患者血清中抗幽门螺旋菌(简称HP)抗体ImG 并与胃粘膜涂片找HP 作了比较,兹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00例胃肠疾病患者做胃镜时钳取胃粘膜组织,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下寻找HP。同时抽取静脉血1毫升,用间接ELISA 法测抗HP 抗体IgG。两组作对照观察。抗HP 抗体IgG 检测:用间接ELISA 法,以数株HP 的超声粉碎物作为抗体(由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提供),待测病例血清为一抗,酶标羊抗人IgG 为二抗。ELISA 中的各反应物浓度用棋盘滴定法测定。用20ug/毫升的抗原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白介素-18(IL-18)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法对46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3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LN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N患者血清中的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L-18的表达和LN患者SLEDAI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0.01)。抗dsDNA、抗Sm、抗nRNP、aCL IgG抗体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IL-18、TGF-β、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和aCLIgG抗体分别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的自变量包括血清IL-18、抗dsDNA抗体、血清TGF-β、抗Sm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可能存在着血清IL-18的高表达和血清TGF-的低表达。血清IL-18可能是反映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血清IL-18、血清TGF-β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12.
黄芩汤剂对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汤剂对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45例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IgG抗A(B)效价>64者有153例(34.38%),对其中95例进行中药治疗,有51例IgG抗A(B)效价下降至64以下。结论:通过中药治疗并监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水平,对防治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明  王慧茹  陈洋  王敏  潘健 《安徽医药》2020,24(2):252-256
目的探讨产妇 Rh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特点,分析其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临床输血应对策略。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孕产妇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的血标本,根据抗体的 Ig类型应用抗球蛋白法或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鉴定受检血清(血浆)与谱细胞及自身红细胞的反应结果;检测 Rh血型抗体的效价、免疫球蛋白类型及 37 ℃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孕产妇受检红细胞 D、C、E、c、e抗原采用单克隆抗 ?D、抗?C、抗?E、抗?c、抗?e试剂鉴定其 Rh血清学分型;新生儿标本进行溶血病三项试验,鉴定新生儿放散液的抗体与其母亲血清(血浆)中是否有相同,分析妊娠史、输血史与抗体产生的相关性。结果从 4 680例住院孕产妇备血标本中共检出 Rh血型抗体 56例,检出率为 1.20%,其中有妊娠史者 48例,输血史者 6例; Rh血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 33例( 58.92%)、抗?D 10例(17.86%)、抗?c 7例( 12.50%)、抗?cE 5例( 8.93%)、抗?C 1例( 1.79%);血型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主要为 IgG或 IgG+IgM类,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37℃下均可与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凝集反应,抗体效价介于 1~512;10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中抗体与其母亲相同。结论女性因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刺激是 Rh血型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母体的 Rh血型抗体可导致 Rh?HDN,应增加孕产夫妇 RhCE抗原常规检测并同型输血,可有效降低意外抗体的产生概率。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儿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其中以ABO血型系统最常见,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相应的抗A(或B)的IgG抗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从而破坏胎儿红细胞并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应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可检测出婴儿体内是否有来自母体的与婴儿相对应的抗A(或B)的IgG抗体,可对ABO-HDN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用的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可用于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未经2-ME灭活及经2-ME灭活的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按最佳实验条件,以微柱凝胶法测定30次后对其进行定值,作为阳性和阴性质控物用于日常标本测定的质量控制。结果当未经灭活抗A和抗B血型定型试剂的稀释度分别为1∶1024~1∶2048和1∶512~1∶1024时,与相应的红细胞在微柱凝胶中出现(++)凝集;经灭活抗A和抗B血型定型试剂与相应的红细胞在微柱凝胶中出现不出现凝集,全部沉积在微柱凝胶底部。结论抗A和抗B血型定型试剂可作为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的质控物。  相似文献   

16.
用纯化载脂蛋白B(apo—B)免疫羊制备高效价抗体(双扩散法1:32),以该抗体提纯的IgG,致敏双醛化绵羊红细胞,检测人血清apo—B,获得满意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羊抗apo—B血清,本室制备。 1.2 apo—B致敏血球,按Hirata法。 1.3 检测方法:被检样品先作1:100稀释,再按RPHA法常规操作。结果以最高稀释度++以上凝集为阳性孔,查标准曲线,所得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的大鼠6mon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建立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动物体内药源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方法,为临床CIC检测提供依据。方法从rhIL-1Ra免疫后的兔血清中纯化总IgG包被于酶标板上作为捕获抗体,SD大鼠抗rhIL-1Ra阳性血清与rhIL-1Ra以不同比例混和制成人工免疫复合物(AIC),通过双抗夹心ELISA检测AIC的效率来评价该方法有效性。定期采集连续26wk皮下注射rhIL-1Ra的大鼠血清并以上述方法检测CIC,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显示肾小球中的免疫复合物(IC)来验证该方法。结果双抗夹心ELISA法可显示AIC的数量差异,大鼠血清CIC显示出与给药时间一致的变化,并与肾小球中IC检测结果相印证。结论双抗夹心ELISA法可检测出动物因长期给予外源蛋白而产生的CIC,AIC则可作为该检测体系中的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18.
动态监测孕妇抗体效价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血型抗体的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对392例O型孕妇在孕20、26、30、34、38周动态监测血清中IgG抗A(B)的效价,检查新生儿血型,并作3项实验(Coombs试验、抗体释放及游离抗体测定)以确诊HDN。结果:当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2个及以上滴度时,其HDN的发病率为83%。结论:动态监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的效价对HDN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明明  郭霞  乔芳  王远花  王振雷  何路军  苏蔓 《安徽医药》2021,25(10):2102-2105
目的 分析ABO血型不合合并低效价免疫球蛋白G(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ABO血型不合合并低效价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1例,病例样本为2017年11月河北省血液中心接收的临床病人标本,对病儿及其父母进行血型鉴定,利用抗体鉴定谱细胞检测病儿及其母亲血清、病儿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的抗体,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母亲与病儿血清及放散液中均含有抗-M抗体且病儿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即ABO-HDN,母亲血清在盐水介质测得免疫球蛋白M(IgM)抗-M效价为64;母亲血清经2-巯基乙醇(2-Me)处理后,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得IgG抗-M效价为4.结论 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极其少见,但极易造成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在临床产前筛查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诱导及病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用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免疫小鼠 ,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样自身免疫反应亢进小鼠模型 ,并进一步观察模型的各项改变。方法 :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中提取活性染色质。每只以染色质 10 0 μg在d 0 ,14 ,2 8背部皮内注射免疫小鼠 3次 ,建立SLE样自身免疫反应亢进小鼠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后血清中抗自身抗体、总IgG的动态生成情况 ;用Hep 2细胞作抗核抗体核型检测。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小鼠尿蛋白含量 ;对小鼠肾脏做病理检查。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 ,用ELISA方法测定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水平。用 5 0 %溶血试验法测定血清中总补体含量。进行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 :模型小鼠血清抗核抗体 ,总IgG ,NO水平均升高 ,补体下降 ,血象中血小板减少 ,抗核抗体核型为均质型和胞浆型。小鼠有狼疮样肾炎 ,尿蛋白 ,腹腔巨噬细胞TNF α产生减少。结论 :自身活化染色质诱导的SLE样综合征小鼠模型具有与SLE类似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