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肿块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经FNA检查且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乳腺肿块病例。结果 FNA对乳腺癌的诊断阳性率较高,为82.4%,假阳性率为8.8%,诊断敏感性为91.2%,良性肿块的诊断特异性为97.5%。结论 FNA检查技术易于掌握,要求条件不高,有较高的准确性,应作为乳腺肿块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曾红  汪莹 《贵州医药》1999,23(4):260-261
乳腺肿块在临床上较常见,其性质的确定虽有许多方法,但由于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及创伤性小的特点,已成为乳腺肿块定性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提高诊断水平,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经FNAC检查诊断,术后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至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1996年1月一1997年12月期间,以乳腺肿块到我院就诊,术前接受FNAC检查,材料较全的174例,其中女性170例,男性4例,男女之比约为43:1。年龄最小11岁,最…  相似文献   

3.
万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536-537
目的探讨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335例乳腺肿块患者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对其中145例做病理对照。结果在有病理对照的145例中,共诊断乳腺癌32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96.88%,诊断良性疾病113例,漏诊4例,诊断符合率96.46%。结论使用优良的穿刺器械及制片技术,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对提高乳腺肿物FNAC诊断正确率及降低误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亚  李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04-1005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快速准确地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效果.方法:对610例乳腺肿块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触摸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准确率达96%;良性病变的准确率达97.6%.结论:综合分析能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放射影象诊断技术的进步,在B型超声、CT、经皮肝胆管造影(PTC)、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SAG)租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的引导下经皮经腹腔直接穿刺胰腺,进行细胞学检查已逐渐开展;但胰腺部位深在,经皮穿刺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在不同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3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物的病例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针吸细胞学对不同类型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不同,总准确率为95.14%(450/473);假阴性率为5.03%(19/378),潜在假阳性(指FNAC可疑阳性,经组织学证实为阴性)率为4.21%(4/95),总误诊率为4.87%(23/473);无假阳性报告。结论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高,能较准确地鉴别病变良恶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35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张代奎 《重庆医药》1991,20(2):65-67
  相似文献   

8.
细针吸取细胞学 (PNAC)诊断乳腺疾病已在病理检查中广为应用 ,本文总结分析 1 5 0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涂片并部分与组织学诊断相对照 ,其结果进一步说明针吸细胞学方法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材料和方法 1 5 0例针吸标本全部取自女性患者。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83岁 ,肿块直径 1~ 1 3cm ,平均直径 3 5cm。 74例位于左乳腺 ,76例位于右乳腺。针吸采用 2 0MI一次性注射器配 7—8号肌注用针 ,每例标本涂片至少 2张 ,多则数张 ,乙醚酒精固定 ,HE染色 ,光镜诊断 ,组织切片核对。结果 1 5 0例针吸成功并明确诊断 1 …  相似文献   

9.
浅析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用细针穿刺病灶抽取细胞成份涂片染色镜检。结果收集100例接受针吸并有病理活检对照的标本作统计分析,发现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的准确率为90%,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为97.5%。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经济、快速的检查方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阳性率较高,现已被列为乳腺肿块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在腮腺区肿块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41例腮腺区肿块行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照。结果 细胞学检查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2.9%,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完全一致的诊断符合率,良性肿瘤为81.3%,恶性肿瘤为66.2%。无出血、感染、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诊断腮腺区肿块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针吸细胞学检查因其经济、方便、快捷和准确等优点,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作用,成为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2年8月至2002年7月10年间,对腹部可疑的实质性肿块52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2~72岁,平均49岁。全组病人经B超、CT、钡餐、造影等检查发现肝实性占位10例(19.2%),其中右叶6例,左叶3例,尾叶1例;脾脏实性占位2例(3.8%);肝门部占位6例(11.5%);上腹部  相似文献   

13.
魏民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5):820-821
目的 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在乳腺肿物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经FNAC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的98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细针穿刺乳腺触及到实变处肿物吸取组织细胞涂片.HE复合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排列、结构、背景特点、细胞形态等方面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定,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8例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报告为恶性肿瘤一致的有13例,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76.5%;FNAC报告良恶性与组织学结果一致的有81例,符合率为82.7%。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良恶性病变有独到价值,此诊断技术简便,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细针针吸细胞学技术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配7号针头穿刺吸取乳腺肿块中的细胞涂片,采用刘氏染色,光镜观察细胞的排列、形态结构及其背景特点,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判定,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8例乳腺肿块行细针穿刺,其中有286例获得病理组织学对照,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5%,良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4%,总准确率为96.8%.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技术对诊断乳腺病变有独特价值,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安全、简便、快速、特异性高,可以作为乳腺肿瘤普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疾病包括功能性、炎症性及肿瘤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对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快捷、准确、经济和安全等优点.因此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准确率及误诊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以来所做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108例,进行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比组织病理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达99.49%,假阴性率1.17%,假阳性率0.51%。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瘤准确率高、创伤小,具有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误诊率,在实际工作要结合冰冻快速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陈春艳  杨伯侠 《安徽医药》2001,5(2):131-131
头颈部肿块常见有恶性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良性肿瘤(先天性或后天性继发感染)及炎性病变3类,临床常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做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就此诊断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乳腺组织的应用价值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2例乳腺肿块患者,用7号针头、5ml注射器对肿块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 252例中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8.5%(66/67),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5.1%(176/185)。假阳性率为1.5%(1/67)。总正确率为96.0%(242/252)。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快速、痛苦小、准确率高的特点,对乳腺肿块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乳腺肿块进行普查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502例颈部肿块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红  朱武军 《贵州医药》1998,22(4):263-265
对502例颈部肿块细针穿刺吸取活检细胞学检查(FNAC)结果进行了分析。502例中新生物性肿块236例,炎性肿块229例。前者恶性肿瘤最多,占81.8%(193/236),且以淋巴结转移癌最常见,为159例,其次是恶性淋巴瘤;后者以淋巴结炎症最多见,其次是涎腺炎症。且FNAC与临床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有较高符合率,说明FNAC对颈部肿块性质的确定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