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朝芳  徐应臣  邢文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06-1007,1009
目的探讨B超和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2例AP患者分别进行B超和螺旋CT检查,将其表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超与螺旋CT检出轻型胰腺炎(MAP)分别为82例和102例,检出率分别为77.4%(82/106)和96.2%(102/106);B超与螺旋CT检出重型胰腺炎(SAP)分别为25例和36例,检出率分别为69.4%(25/36)和100.0%(36/36)。2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和螺旋CT均是诊断AP的有效方法,虽然螺旋CT与B超2种检查方法对AP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各有其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对AP的诊断和分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盆腔肿瘤患者,采用B超与CT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并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与B超的检出率分别为92.71%(89/96)、87.50%(84/96),CT的检出率高于B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对卵巢良性肿瘤与子宫肌瘤的检出率皆比较高,但是对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的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 CT和B超对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皆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B超可作为诊断女性盆腔肿瘤的首选方法 ,CT可视为B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适当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重要与准确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强韩英 《中国医药科学》2014,(18):86-87,158
目的对比分析CT与B超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盆腔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子宫肌瘤48例,子宫颈癌30例,子宫内膜癌14例,子宫肉瘤8例,卵巢良性肿瘤16例,卵巢癌6例;CT的综合检出率为87.7%,B超的综合检出率为89.3%,两者之间综合检出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妇科盆腔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单向结果分析,CT与B超在卵巢癌的检出率均达到了100%,检出效果最好。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最低,其中CT检出率为85.7%,B超检出率为78.6%。结论 CT与B超在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中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中可将B超作为诊断盆腔肿瘤的首选方法,而CT可作为其补充方法,具体应用策略应结合患者实际状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4.
18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2004年收治的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CT检查肿瘤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16/18)和86.7%(13/15)。术前B超引导包块穿刺活检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9/10)。18例中良性14例,恶性4例。17例行手术治疗,治愈性切除率为94.4%(17/18)。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3.6%(4/17)。结论:B超、CT和术前B超引导包块穿刺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中西药结合疗法,对胰腺癌患者临床表现的观察,进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组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分成采取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对照组(45例)和联合清热化积中药治疗组(45例),分别对比患者在3、6、9、12个月后的治疗及生存状况,通过RECIST标准评估CT、MRI、B超中胰腺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25例(55.56%),部分缓解10例(22.2%),有效率77.76%;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8例(40%),部分缓解9例(20%),总有效率60%。结论对胰腺癌患者采取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热化积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更利于患者的生存,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甲胎蛋白(AFP)标准、随访观察证实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肝脏肿块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AFP标准、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穿刺病理组织学提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细胞学提示恶性肿瘤53例,良性病变7例。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6.4%(53/55),特异度为:100%(5/5),阳性预测值为100%(53/53),阴性预测值为71.4%(5/7),约登指数为0.96。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 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穿刺活检的是一种准确而又安全的微创诊断方法,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各有优势,建议临床穿刺活检时同时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检查, 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更准确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做出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PET/CT联合钼靶、B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分为3组(<1.0 cm组,1.0~2.0 cm组,>2.0 cm组),术前均进行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和符合线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比较符合线路PET/CT、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结果。结果 6例肿瘤直径<1 cm中,18F-FDG符合线路PET/CT未发现病灶,钼靶诊断4例,B超诊断2例。19例1.0~2.0 cm患者中,符合线路PET/CT、B超、钼靶X线、三者联合敏感性分别为:52.61%、78.95%)、47.37%、94.74%,B超、钼靶与联合检查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B超、钼靶与PET/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病灶直径>2.0 cm,检查敏感性分别为钼靶81.82%、B超90.91%、PET/CT 90.91%、联合检查100%;3种检查与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中,各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8F-FDG符合线路PET/CT 86.67%,80.95%,83.33%,76.47%,89.47%,B超66.67%,61.90%,63.89%,55.56%,72.22%,钼靶20.0%,90.48%,61.11%,60.0%,61.29%。结论乳腺肿瘤直径<2.0 cm时,B超结合钼靶的敏感性较18F-FDG符合线路PET/CT高,且经济适用;当肿瘤>2.0 cm时,三者敏感性相近。乳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对18F-FDG摄取不尽相同。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上,18F-FDG符合线路PET/CT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B超、CT、ERCP和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患者,于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ERCP和MRCP检查,对比分析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B超共检出30例,检出率50%; CT共检出43例,检出率为71.67%; ERCP共检出47例,检出率为78.33%; MRCP共检出51例,检出率为78.33%.CT、ERCP、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的总检出率要明显高于B超(P< 0.05),CT与E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0.391,P> 0.05),CT与M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3.142,P>0.05),ERCP与M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1.345,P>0.05).结论 对于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单独使用一种影响学检查往往不能得到最精确的结果,往往需要联合检查,但相对来说MRCP有较高的检出率,若其在价格上有所降低,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CT引导下经皮非经血管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技术要点及经验教训。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美国巴德公司Mngnum活检枪及活检针对诊断困难的36例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穿刺部位包括颈部1例,胸部16例,腹部12例,躯干四肢7例。结果 36例病变,穿刺成功率97.22%(35/36),确诊率为97.22%(35/36)。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简单易行、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要求医师术前准备充分,手法熟练,避免反复穿刺以增加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而CT检出率高于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测直径<8 mm的肝外胆管结石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部CT和B超的检出率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具有更高的临床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志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684-1685
目的:了解成人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1年以来诊治的34例成人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25例,良性主要为脂肪瘤,恶性以恶性淋巴瘤和腺癌为主。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等。B超和CT扫描检查发现腹部包块的阳性率:B超94.1%(16/17),CT100%(17/17);肠梗阻环靶症:B超100%(18/18),CT61.1%(11/18)。入院误诊率23.5%(8/34)。结论: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易误诊,应根据其临床特点,并结合B超和CT扫描检查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以腹泻黄疸与胆管扩张为首发症状的早期胰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资料完备的6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腹泻者24例,初次B超检查均发现肝内外胆管轻度或中度扩张,其中3例合并胰管扩张;首发症状黄疸者22例,初次B超检查发现胰头部呈局限性肿大,主胰管重度扩张,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中度或重度扩张。首发症状腰背疼痛18例,初次B超检查发现胰体尾边缘部有高回声光团,主胰管、胆总管不扩张。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术、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最直接诊断的依据。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是确诊的最佳手段。结论重视胰腺癌的早期非特异性症状,警惕肝内外胆管轻度或中度扩张可能为早期胰腺癌,对高危可疑患者应联合应用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穿刺、剖腹探查等方法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周围性疾病的诊断中的穿刺成功率,活检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MdtecH公司生产的18~21G自动弹射活检枪,分别CT定位和B超定位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60例肺内周围性病变随机分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0例,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0例。结果 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97%,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7%,1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8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73%。3例发生轻度气胸,4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的患者238例。在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线矢状切面尖部、中部和底部各穿刺3点,左右侧外周带各2点,对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及中叶穿刺13点。结果在238例患者中,前列腺癌患者82例(34.45%),前列腺增生患者69例(29.00%),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7例(36.55%)。其中72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30.25%)、血便21例(8.88%)、急性尿潴留35例(14.70%)、发热14例(4.34%)、脓毒症4例(1.68%),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增强CT扫描为88.24%(60/68),B-US为47.06%(32/68),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孟令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26-227
目的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6例,对比患者B超、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测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结果相比B超,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P<0.05);核磁胰胆管成像相比CT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直径在8mm以下的肝外胆管结石,与B超相比,CT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与CT相比,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讨论B超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的检查中检出率较低,但由于较高的特异性与价格优势,仍可作为肝胆异常检测的首选,如果伴有其他明显肝外胆管结石的症状,需以ERCP或MRCP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CT与B超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提供准确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B超组,对其结石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CT技术检查的结石检出率为97.30%,B超技术结石检出率为82.43%,两种检查方式的结石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诊断,CT检出率更高,检出效果更好,可将其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3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进行术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手术病理诊断和术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情况;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77.38%(301/389),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22.62%(88/389);手术病理诊断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77.63%(302/389),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22.37%(87/389)。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为97.70%(85/87),特异度为99.01%(299/302)、准确率为98.71%(384/389)。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直径<0.7 cm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8.89%(33/36),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某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增大的诊断检出率。结果:心脏B超检查符合左室扩大诊断标准的患者44例,检出率为36.7%,93例符合左室肥厚诊断标准,检出率77.5%,51例符合左房增大诊断标准,检出率42.5%;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左室扩大21例(17.5%),左室肥厚39例(32.5%),左房增大10例(8.3%),两种诊断方法对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左室扩大诊断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出率,心脏B超对心脏变化较为敏感,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检测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沈国钧  张常青 《江苏医药》1992,18(7):359-361
本文对52例经B 超、CT 和AFP 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B 超检测小肝癌(<3cm)75%呈低回声圆形病灶,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由低回声变为等回声和强回声。小肝癌阶段其直径每增大1cm 约需3~4个月。B 超诊断符合率为92.30%(48/52)。本组肝癌的CT 图像均呈低密度病灶,<3cm 的病灶大多呈圆形,边缘整齐。CT 诊断符合率为96.15%(50/52)。血AFP>400μg/L占50%。对慢性肝病患者应每3~4个月查一次B 超和AFP 以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