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兔眼滤过性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缓释系统(MMCDDS)后眼压的变化,探讨丝裂霉素C的用药方式及其抗瘢痕形成的疗效。方法(1)丝裂霉素C缓释剂由MMC(0.02mg)和载体聚乳糖酸(PLGA)组成,预期释药时间为4周。(2)24只大白兔双眼行小梁切除术,所有兔右眼术中植入MMCDDS1粒,为实验组;左眼随机选择12只眼术中植入空白缓释系统1粒,另外12只眼术中应用0.2mg/mlMMC棉片。结果实验组眼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低眼压水平,术后全程实验组的平均滤过泡得分及持续时间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眼压及滤过泡的变化结果表明MMCDDS能有效抑制滤过性手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提高兔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滤道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而影响滤过功能。近年来抗青光眼术及术后应用抗瘢痕形成的药物、生物胶及羊膜植入等能提高滤过术后的成功率。如抗代谢药物、抗凝血药物、环孢霉素A、羊膜植入、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等已用于滤过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应正确的评价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滤过泡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目前研究已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促进血管生成、创伤愈合、瘢痕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眼科学者将VEGF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作为抗瘢痕形成辅助用药用于青光眼滤过性手术,证实其对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控制眼压有较好的疗效,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本文就贝伐单抗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12,36:298—301)  相似文献   

4.
羊膜植入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羊膜植入防止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作用。方法 对12例15眼原发及继发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将羊膜植于巩膜床,并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及降眼压作用。结果 15眼中,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3眼,无功能滤过泡2眼。术后降眼压效果良好。结论 羊膜植入能有效防止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进一步提高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缓释系统(MMC DDS)对兔眼滤过性手术后抗瘢痕形成的疗效。方法24只大白兔双眼行小梁切除术,所有兔右眼术中植入MMC DDS1粒,为实验组,左眼随机选择12只眼术中植入空白缓释系统1粒,另外12只眼术中应用0.2mg/ml MMC棉片。结果实验组维持了较长时间的低眼压水平,术后全程平均滤过泡得分及持续时间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术后7-14d房水中的MMC保持了一个有效药物质量浓度的平台。组织病理学显示实验组滤过道部位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受到抑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MC DDS抑制了滤过手术后手术部位成纤维细胞PCNA(增生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论MMC DDS能有效抑制滤过性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6.
背景滤过泡瘢痕化是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汉防己甲素(Te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具有抗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潜在作用。目的了解兔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Tet缓释系统(DDS)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36只眼行滤过性小梁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眼,术中按照分组将含0.3mgTet、0.2mgTet的DDS及无药物的空白DDS分别植入各组兔眼结膜瓣下。术后l、4、7、10、14d在裂隙灯下依据邻近角膜厚度标准的滤过泡面积对滤过泡进行评分;术后7d、14d行活体滤过泡组织的共焦显微镜检查,然后制备滤过泡组织学标本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的平均滤过泡得分显示,术后4~14dTetDDS组兔眼的滤过泡评分明显高于空白D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4d,0.3mgTet组兔眼的滤过泡评分高于0.2mgT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及共焦显微镜下滤过泡形态学观察显示,术后7d、14dTetDDS组兔眼均可见清晰的滤过泡腔隙,滤过泡上皮下平均囊腔数量值及囊腔面积均大于空白DDS组(P〈0.01),0.3mgTet组兔眼滤过泡上皮下平均囊腔数量值及囊腔面积均大于0.2mgT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还表明,0.3mgTet组兔眼滤过泡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0.2mgTet组和空白DDS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etDDS能有效抑制滤过性手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提高兔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 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形成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局部使用抗瘢痕形成药物的方法来保持滤过道的开放,但药物可引起并发症.研究证实,聚乳酸己内酯(PLCA)材料制作的静电纺丝膜可作为负药载体以达到药物缓释的目的,但其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尚未证实.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层间填充负载曲安奈德(TA)静电纺丝膜在兔眼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抗瘢痕化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测其表面超微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体外药物缓释性能.采用前房注射卡波姆法制备单眼青光眼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新西兰白兔均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个组,每组8只眼.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PLCA静电纺丝膜组和羊膜组在术中于巩膜瓣下分别植入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PLCA静电纺丝膜或羊膜.TA组术眼术毕在结膜下注射40 mg/ml TA溶液而术中不植入任何植片,单纯小梁切除术组仅行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2、4、8和12周测量术眼眼压,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滤过泡的形态变化;于术后12周制备术眼滤过泡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查各组术眼滤过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制备的PLCA静电纺丝纤维直径为0.5 ~1.5 μm,呈空间立体网状结构,而TA/PLCA静电纺丝膜结构与PLCA静电纺丝膜相近,可体外缓释药物14d.单纯小梁切除组术眼滤过泡于术后8周前全部消失,术后12周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8只眼均存在功能性滤过泡,PLCA静电纺丝膜组中维持功能性滤过泡者5只眼,羊膜组和TA组中分别为4只眼.术后12周各组术眼的眼压明显不同,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术眼眼压最低,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眼眼压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术后12周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术眼滤过道存在,滤过腔表面上皮化;PLCA静电纺丝膜组、羊膜组、TA组术眼滤过腔存在微小空隙,可见周围组织增生,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滤过腔消失,组织增生呈瘢痕化. 结论 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具有纳米级微观结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较好.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巩膜瓣下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植入可明显抑制手术区滤过腔瘢痕化,可能是TA抑制瘢痕作用与静电纺丝膜支架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干扰素抑制滤过性手术瘢痕形成的作用进行研究。对家兔进行小梁切除术,并于手术当时,术后第3天、7天、在滤过泡内注射干扰素10万U,分别做滤过泡,滤过功能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干扰素能改善滤过功能,减少瘢痕形成,可以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羊膜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顽固性青光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种羊膜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1例(22只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及结膜瓣下置丝裂霉素C浸泡棉片后,将羊膜植入巩膜床,并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及降眼压作用。结果:22只眼中,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9只眼,无功能滤过泡3只眼,术后降眼压效果良好。结论:羊膜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防止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用于治疗顽固性青光眼切实用效。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抗瘢痕形成药物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抢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滤过泡瘢痕形成,为保持青光眼滤过术的效果,许多作在滤过术后应用抗瘢痕形成的药物,从而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形成的药物如皮质 类固醇、抗代谢药物、胶原交联抑制剂、抗凝血药物、前列腺素抑制剂等已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但应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常伴有一些副作用及并发症,有的药物还具有严重的毒性作用。因而正确的评价及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寻找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