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病例 男,32岁,反复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10余年。自诉10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跌倒在地,持续约半小时左右意识完全恢复,醒后对发作过程小能回忆。1周后再次出现1次类似发作,持续约10min。近期仍反复发作,寒冷季节及情绪波动时发作次数增多,有时1日发作3次,自觉记忆力减退,为进一步明确诊治,遂就诊于我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四脑室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采用GE Signa 1.5T MR扫描仪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图像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18例中髓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神经鞘瘤1例。肿瘤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髓母细胞瘤都来源于小脑蚓部,6例合并小囊变,1例合并少量出血,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5例来源于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2例来源于脑干,有大囊变,呈半环形、环形强化,有强化壁结节;分化差者形状不规则,呈不规则厚壁强化,壁结节多。室管膜瘤2例来源于第四脑室,囊变较小;1例来源于小脑蚓部,有大囊变;信号混杂不均,注射Gd-DTPA后呈中等强化。神经鞘瘤来源于第四脑室,呈分叶状,下部有囊变,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MR对小儿四脑室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无创性手段对心源性猝死(SC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从而规避危险因子、及早实施有效干预,进而减低猝死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放射性核素显像可通过SPECT或PET技术进行心肌血流灌注、心肌糖代谢或脂肪酸代谢、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分布显像,为预测包括心脏猝死在内的心脏事件发生、识别高危人群、筛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适应证提供了无创性影像学诊断和评价方法,其中以123I-MIBG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分布单光子显像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深入广泛,本研究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在脑中央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脑中央区肿瘤患者,手术前行fMRI,明确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与肿瘤的关系。结果:6例脑中央区肿瘤患者的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均在fMRI上获得确定。5例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均达显微镜下全切除。1例额顶叶胶质瘤行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后行放射治疗。术后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未加重。结论:功能MR(fMR)图像对脑中央区肿瘤术前制定手术计划、评估手术风险,术中选择手术切除肿瘤的进路等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比较3种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CT和MRI表现。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松果体细胞瘤、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3组,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在3组间的分布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肿瘤边界是否清楚(χ2=10.275)、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χ2=10.929)在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形态(χ2=7.907)和肿瘤最大径(F=4.766)在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松果体母细胞瘤与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在CT和MRI表现上难以区分。对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时,肿瘤边界是否清楚、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肿瘤形态和肿瘤最大径等因素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34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CT、MRI及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3组:松果体细胞瘤(PC组,n=9)、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PPTID组,n=14)和松果体母细胞瘤(PB组,n=11);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对3组病例的影像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以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明显强化为主要表现,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磁共振波谱成像示Cho/NAA比值升高。3组肿瘤患者的年龄(P=0.009)及囊变(P=0.047)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年龄及囊变情况进一步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PB组患者年龄较PPTID(P=0.007)及PC组(P=0.007)小,而PC组发生囊变较PB组(P=0.019)低。结论  松果体实质细胞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3种病理类型具有一定影像差异,通过影像学方法有助于鉴别其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9.
颞下窝原发肿瘤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下窝原发肿瘤的MR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颞下窝原发肿瘤的MR资料。结果:12例肿瘤均起源于颞下窝,其中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3例,纤维血管瘤1例,滑膜肉瘤1例,软骨肉瘤2例。神经源性肿瘤边界清晰,信号较均匀,多呈等T1、等T2信号,强化均匀,神经鞘瘤内常可见囊变。纤维血管瘤T1呈稍低信号,T2呈高信号,多呈明显均匀强化。滑膜肉瘤T1呈均匀等信号,T2呈较均匀稍低信号,呈均匀中度强化。软骨肉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强化不均匀,可见下颌骨升肢及髁状突骨质破坏。结论:MR可以准确显示肿瘤部位、边界及侵犯范围,对神经源性肿瘤和纤维血管瘤可以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8岁,因发作性头痛、呕吐20余天人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进食后常呕吐,睡眠减少,有欣快表现,长时间阅读后可见重影,行路不稳,轻度跛行步态.磁共振头部平扫加普通增强:右侧脑室内可见6.3 cm×6.8 cm×5.6 cm大小团块样异常信号,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及压水压脂像呈稍高、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曲带状环形不均匀强化,右侧脑室后角、颞角扩张,脑室旁白质内可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压水压脂像呈稍高信号,未见强化,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手术所见:取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右侧脑室内可见肿瘤呈红褐色与灰红色混杂,质地软,可被吸引器吸走,血供极为丰富,与脑室壁无明显界限且粘连极重.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4岁,颅顶右侧疼痛伴视力下降1年余;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 mm,光反应灵敏;眼科专科检查未完善;神经系统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浆皮质醇升高(544.10 n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平扫鞍上区见1.7 cm×1.5 cm×1.2 cm类椭圆形病灶,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垂体受压,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A);增强后鞍上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与垂体分界清楚(图1B、1C);考虑为颅咽管瘤。于全麻下经右侧翼点入路行鞍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视神经及视交叉下方,质韧,供血丰富,呈灰红色,与视神经粘连较重。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饭后加重伴胸闷2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左中腹扪及约10 cm×8cm肿物,触之质硬,固定,边界尚清,有压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MRI:左肾弥漫性增大,约15.2 cm×8.7 cm×7.0 cm,信号不均,肾门区软组织信号增多(图1A),脂肪抑制T2WI示弥漫...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3岁,因"头晕2年,加重伴双下肢乏力、步态不稳1月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眼视物模糊,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CT:松果体区、小脑蚓部不规则软组织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出血及边缘钙化(图1A).MRI:松果体区、小脑蚓部囊实性混杂长T1长T2信号肿块(图1B),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图像中...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 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胼胝体膝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呈T1WI稍低(图1B)、T2WI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20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重度肥胖(体质量指数38.8 kg/m 2),血压190/110 mmHg。MRI:腹膜后胰头下方4.6 cm×4.4 cm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肿块,与胰头分界不清(图1A),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不均匀持续强化,内见2.5 cm×1.6 cm无强化囊变区(图1B),肝门区、胃小弯侧及腹主动脉周围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C);提示:腹主动脉旁占位,考虑副神经节细胞瘤,侵犯胰头可能,并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考虑恶性可能大。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双侧叶多发实性及囊实性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结合病史,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头沟突背侧,直径约3.0 cm,质硬。术后病理:送检物为甲状腺组织,伴囊性变及钙化(图2),考虑异位甲状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见肿瘤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CK19(少数+),CD56(+),TTF-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