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当归四逆汤抗凝血作用机制以及对小鼠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当归四逆汤灌胃给药1周后,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小鼠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并采用1H-NMR技术分析小鼠血浆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筛选与抗凝血作用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连续当归四逆汤灌胃给药1周后,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酶时间(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复方组能明显区分,与空白组比较,复方组内源性代谢产物肉碱、苯丙氨酸和异丁酸显著上调(P<0.01),赖氨酸、组氨酸和胆固醇显著下调(P<0.05)。肉碱、苯丙氨酸、组氨酸和胆固醇为当归四逆汤抗凝过程中潜在代谢标志物,当归四逆汤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组织因子、纤维蛋白酶的表达来发挥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俊生  史碧云  冯光明  秦雪梅 《中草药》2013,44(22):3170-3176
目的 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大鼠分成模型组与对照组。采用CUMS程序对模型组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造模,造模结束后收集大鼠粪便。应用1H-NMR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鼠粪便提取物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差别明显,表明CUMS大鼠抑郁模型复制成功。在大鼠粪便的1H-NMR图谱中可以指认出30种内源性代谢产物,模型组中谷氨酰胺、乳酸、天冬氨酸的量明显增加,而尿嘧啶、酪氨酸、苯丙氨酸的量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通过研究CUMS抑郁模型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阐明与抑郁症有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桔梗叶提取物干预小鼠抑郁症模型进行研究,探讨抑郁症小鼠的发病机制及桔梗叶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方法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1 mg/kg),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另选8只同批次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给药组灌胃给与桔梗叶进行干预[400 mg/(kg·d)],连续1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综合评价桔梗叶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结果] 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回调趋势(P<0.05)。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3组小鼠代谢轮廓聚类明显,且给药组更趋近于空白组的代谢分布,证明在整体代谢水平上,给药组的代谢更趋近于健康小鼠状态。通过Progenesis QI软件深度挖掘,对比数据库鉴定出29个尿液生物标记物,涉及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鞘脂代谢、能量代谢等,并给予桔梗叶后上述代谢通路均出现回调趋势。[结论] 桔梗叶提取物对抑郁症小鼠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多成分多径路的调节方式可能是其有效性的关键,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花生三烯酸代谢等机制间接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通脉养心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 将ApoE-/-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通脉养心丸2.0 g/kg组;通脉养心丸1.0 g/kg组、通脉养心丸0.5g/kg组,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养ApoE-/-小鼠,复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末次给药1 h后,生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法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斑块形成及动脉缩窄程度;采用Affymetrix Mouse Genome对小鼠动脉组织基因谱进行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分析、聚类分析、Ingenuity Canonical通路分析,探究通脉养心丸药效作用机制。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对关键蛋白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升高,动脉大面积斑块形成,动脉明显缩窄,通脉养心丸能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差异基因富集分析表明,通脉养心丸可能通过影响PPARα/RXRα、基质金属蛋白酶信号通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产生抑制斑块形成作用;通脉养心丸能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并使血浆中p-核因子κB(p-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通脉养心丸能够有效抑制动脉斑块形成,活化PPARα,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是药效产生的确切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加参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药效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其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后形成CHF模型,连续给药4周,通过超声检测心脏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变化、马松(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心肌组织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探究加参方对CHF的药效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寻找疾病发生的代谢标志物,最后采用MetaboAnalyst代谢组学分析平台构建加参方治疗CHF的代谢通路。[结果] 加参方可显著升高CHF大鼠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减轻CHF大鼠心肌病理损伤和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降低CHF大鼠心肌组织NT-proBNP水平。CHF大鼠血清得到33个代谢标志物,主要为脂质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尿液得到38个代谢标志物,主要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长链脂肪酸和核苷类;与模型组比较,加参方组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分别有21个和29个代谢物有回调趋势。加参方主要通过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干预血清代谢标志物,通过泛酸和CoA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及嘌呤代谢通路干预尿液代谢标志物。[结论] 加参方主要通过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改善CHF。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津润燥方对免疫诱导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外周血CD4+CD25+ Foxp3T细胞(Treg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腺体受累的改善状况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雄性BABL/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生津润燥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并测定模型鼠唾液、泪液分泌量;治疗的末期,观察下颌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第1周到第4周小鼠唾液和泪液流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第2、3、4周小鼠唾液流量和泪流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分别可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小鼠Treg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生津润燥方可抑制模型组小鼠颌下腺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生津润燥方通过调节干燥综合征小鼠淋巴细胞的应答作用,从而能改善SS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左归丸含药血清物质组的代谢特征. 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 获得左归丸大鼠含药血清样本中代谢物指纹图谱的数据,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左归丸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和t检验在血清中发现潜在生物代谢物. 结果: 给左归丸药物后大鼠血清中的丙酮酸,乳酸,低密度脂蛋白和乙酸乙酯等物质对比空白血清有显著差异. 结论: 给左归丸药物后大鼠血清中的丙酮酸,乳酸,低密度脂蛋白和乙酸乙酯等物质的变化,可使能量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并引起机体代谢机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醋制甘遂解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遂为有毒中药,临床上常经醋制后入药以降低其毒性。该文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生甘遂和醋甘遂对正常大鼠的损伤情况,研究醋制对甘遂毒性的缓解作用。连续7 d以生甘遂(EK)、醋甘遂(VEK)的水提取物对大鼠灌胃给药,药量均为9 g·kg-1·d-1(按生药量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停止灌胃后继续观察7 d,收集14 d白天尿液,用于1H-NMR检测;于第8天将每组大鼠处死一半,第15天处死另一半,采集肝脏,一部分用于1H-NMR检测,另一部分用于病理学切片检测。病理学切片检测结果显示在本实验剂量下甘遂及醋制甘遂对大鼠肝脏没有造成损伤,但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发现在实验的第2周甘遂造成大鼠肝、肾及消化系统内部内源性代谢产物谱的紊乱;同时发现醋甘遂的毒性要比生甘遂低得多,传统醋制可以降低甘遂的毒性。该研究显示代谢组学方法有助于评价甘遂的毒性及醋制对甘遂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组、杠柳毒苷与低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杠柳毒苷与高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3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品,测定血浆中杠柳次苷的含量,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七总皂苷配伍杠柳毒苷后,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与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七总皂苷与杠柳毒苷配伍使用可使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鼠悬尾试验(TST)、强迫游泳试验(FST)以及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评价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FFCGF)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FFCGF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大鼠进行为期28 d的CUMS程序造模,药物干预28 d,与CUMS造模同时进行,造模过程中观察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的变化,造模结束后收集大鼠尿液,应用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FFCGF能明显减少小鼠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的不动时间,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体重、糖水偏爱、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说明FFCGF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和模型组能明显区分,CUMS模型大鼠尿液中甘氨酸和丙酮酸含量显著升高,醋酸、琥珀酸、2-氧化戊二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P < 0.05,0.01),FFCGF能够明显调节CUMS程序引起的6种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使其恢复正常。FFCGF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方法探讨干寒环境及饮食对大鼠尿液和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代谢途径。方法:利用干寒环境及饮食作为应激源干预大鼠3周,采集其尿液和血浆样本,检测~1H-NMR,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筛选与鉴定相关代谢标志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干寒属性环境及饮食导致尿液23种代谢物,血浆中15种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代谢物与多种代谢通路的变化密切相关,包括三羧酸循环,丙酮酸代谢,糖酵解或糖异生,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结论:干寒环境及饮食条件可导致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变化,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具有解释机体病理生理动态性,整体性变化的优势,对于探索非确定性疾病因素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花夹竹桃叶子中总强心苷的快速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1H-NMR对总强心苷进行含量测定,对甲醇冷浸、70%乙醇加热回流、70%乙醇冷浸、95%乙醇温浸4种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95%乙醇温浸提取的强心苷量最多。[结论]95%乙醇温浸提取工艺是提取黄花夹竹桃叶中总强心苷的一种较佳的快速提取方法,并且测定总强心苷的含量可以采用~1H-NMR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杜晨晖  裴香萍  张敏  闫艳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10):2405-2412
目的利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酸枣仁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酸枣仁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PCPA溶液(400mg/kg)制备失眠模型,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以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对各组大鼠血清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借助MatPA分析构建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和代谢网络。结果 1H-NMR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共筛选11种与失眠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MatPA分析得到8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三羧酸(TCA)循环。酸枣仁中剂量(15 g/kg)和高剂量(30 g/kg)均可显著回调1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酸枣仁可通过调控失眠大鼠的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使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趋近正常水平,为进一步阐明酸枣仁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小燕  颜磊  徐向平  黄胜  颜冬兰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8,49(10):2282-2290
目的观察驴胶补血颗粒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作用,并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环磷酰胺的方法制备小鼠白细胞(WBC)减少症模型,测定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等血液常规指标。利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并对差异代谢产物进行通路分析,探讨驴胶补血颗粒对WBC减少症小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的调节作用及其代谢通路调控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WBC、RBC、HGB以及PLT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驴胶补血颗粒能显著升高小鼠WBC和PLT水平(P0.05),并回调潜在的差异代谢产物的水平。结论驴胶补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控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达到改善WBC减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粪便代谢组学技术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梦  王雅泽  赵迪  赵思俊  李顺勇  秦雪梅  刘晓节 《中草药》2020,51(13):3482-3492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变化,并评价逍遥散的改善作用,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UMS造模程序建立抑郁模型,采用1H-NMR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物谱的变化、鉴定相关代谢标志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在抑郁大鼠粪便样本中共筛选10种与抑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天冬酰胺、天冬氨酸、乳酸和丙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而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和脯氨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能显著升高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脯氨酸的水平,能显著降低天冬酰胺、乳酸和丙酸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CUMS抑郁大鼠粪便中6条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1)氨基酰t RNA生物合成,(2)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3)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4)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5)苯丙氨酸代谢以及(6)丙酮酸代谢。而逍遥散可显著回调(2)、(3)、(4)、(5)和(6)条代谢通路。结论逍遥散可能通过调控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食管黏膜血浆细胞能量代谢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全方组)、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去苦降组、去甘升组、去升降相因组和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9组行"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造模。治疗14 d后,即造模后第22天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实验后各模型组大鼠ATP酶活性低于正常组;全方组、西药组酶活性较好,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苦降组及去甘升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与全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旋覆代赭汤全方组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改善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学病变,且作用优于各拆方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研究姜炭炮制前后对虚寒性出血症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变化,探讨姜炭炮制前后药效及作用机制的变化。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谱,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研究空白组与模型组、姜炭组、干姜组相互间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尿液中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矫正率筛选姜炭温经止血的药效生物标志物。结果:姜炭可使虚寒性出血证大鼠发生紊乱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回归正常水平,而干姜作用较弱。筛选出与虚寒性出血症相关的7种生物标志物,其中乙酰乙酸、丙酮酸、氮氧三甲胺、牛磺酸、色氨酸为姜炭温经止血的药效生物标志物。结论:代谢组学研究能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为中医"证"的本质研究及中药炮制前后药效评价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1H-NMR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传统生化指标分析,研究炮制对山楂促消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喂饲特制高蛋白、高热量饲料复制食积模型,以小鼠小肠推进率和大鼠胃肠道激素水平作为药效学指标,应用~1H-NMR测定大鼠血清,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比给予大鼠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比较各炮制品对食积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山楂各炮制品组对于食积因素引起的小鼠肠推进障碍及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均有改善作用,且以焦山楂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明显的代谢差异,根据S-plot图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单因素ANOVA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筛选出3-羟基丁酸,甘油磷酰胆碱(GPC),N-乙酰糖蛋白,O-乙酰糖蛋白,氧化三甲胺,丙氨酸,乙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亮氨酸,乳酸,葡萄糖共13个与食积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给药后山楂各炮制品组引起的代谢变化,发现焦山楂组对O-乙酰糖蛋白、谷氨酰胺和GPC的回调趋势更接近空白组,其余代谢产物组成与净山楂组和炒山楂组基本一致。结论:山楂炮制后消食导滞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焦山楂改善食积疗效最为显著,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胃肠动力障碍及能量代谢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靖阳  韩立峰  张晨  赵亚楠  徐强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02-1512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Q-Orbitrap MS)对39例符合相应纳入、排除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通过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模式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血浆进行分析。[结果] 代谢组学共筛选出42个与治疗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涉及22种代谢通路,其中磷脂生物合成、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卟啉代谢、组氨酸代谢、类固醇生成、嘧啶代谢为变化最显著的6条代谢通路。[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能通过调节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及能量代谢,进而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表明代谢组学对指导中医临床及机制研究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