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早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0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提高ACI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miR-150-5p及miR-199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Barthel指数、miR-150-5p及miR-199a表达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14d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NIHSS、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4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血清miR-150-5p及miR-199a表达更高,而NIHSS、mRS评分更低(P均<0.05)。2组患者早期(1周内)神经功能恶化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AIS患者,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上调miR-150-5p及miR-199a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S评分和NIHSS评分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93例拟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 d、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437,P0.05)。结论按照溶栓指南进行规范化操作和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发病4.5 h内给ACI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mRS评分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在4.5 h内ACI患者139例,且均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按入院顺序分为rt-PA组(61例)和对照组(ACI)(78例),分别给予rt-PA静脉溶栓和奥扎格雷钠治疗。采用NIHSS及mR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90 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治疗后7 d,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rt-PA组90 d mRS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I患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转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病率及起病时血糖、血压、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存在年龄高,血红蛋白含量低,血小板计数少,尿酸高以及既往脑卒中史多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mR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例数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同样获益,且出血风险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注射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频超声治疗。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vs 80.9%,P=0.02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和14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分vs 4分,P0.05;1分vs 2分,P=0.03)。2组治疗后14和90dm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68%vs 42.55%,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能更好的提高溶栓效果,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依达拉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及常规治疗,B组给予依达拉奉及常规治疗,C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14天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4天后的有效率比较,A组(86.67%)最高,C组(46.67%)最低(P<0.01).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的ADL、mRS评分比较,A组ADL评分(65.00±29.20)最高,mRS评分(2.40±1.28)最低;C组ADL评分(46.72±27.63)最低,mRS评分(3.72±1.24)最高(P<0.05),提示A组预后最好,C组预后最差.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早期使用阿司匹林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6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包括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出血性转化(H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DA、SOD、MMP-9、c-F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发生率、H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相比,早期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急性脑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未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HT、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7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超早期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溶栓后第24 h、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保护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条件下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S患者38例,其中高压氧条件下静脉溶栓治疗18例(观察组),常规静脉溶栓治疗2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发病3 h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溶栓完成后2 h、24 h、7 d的NIHSS评分及发病90 d的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216,P<0.01),溶栓治疗后2 h、24 h、7d及发病90 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957、-3.975、-2.184、-1.296,均P<0.01),发病90 d的mRS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1.960,P<0.01)。 结论高压氧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AIS发病早期阶段具有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鸢尾素达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CI患者95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于溶栓90 d后采用改良版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疗效,并根据其评分进行分组,0~1分为预后良好组,2~6分为预后不良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其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CI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鸢尾素对ACI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纳入46例ACI患者,预后不良组纳入49例;溶栓前预后良好组血清鸢尾素浓度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鸢尾素水平与mRS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5,P=0.017);单因素分析显示,鸢尾素、年龄、冠心病、心房颤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治疗间隔时间对ACI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均≤0.05);Logistics回归显示,鸢尾素(OR=2.316,95%CI:1.166~4.600)、溶栓治疗间隔时间(OR=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在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给予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3 d及1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对比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半年内的再梗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GCS评分、mRS评分、VEGF及MMP-9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36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选取同期非溶栓常规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24 h内及3个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分值均有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非溶栓治疗的80.6%(P0.05);溶栓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3个月预后(P0.05)。24 h内病死率溶栓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病死率溶栓组仍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超早期脑梗死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4月,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的88例为A组,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的114例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其疗效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溶栓1 h、溶栓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栓后3周、溶栓后3个月NIHSS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在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后,对比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选择rt-PA静脉溶栓救治的221例高龄中重度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早期组75例、晚期组76例。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启动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晚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于治疗7 d时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比较三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观察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比较三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三组7 d神经功能改善率、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组高于晚期组(P均<0.05)。三组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组低于晚期组和对照组(P均<0.05),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90 d病死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超早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标准化诊疗流程实施的效果。方法将164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AI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MDT模式下rt-PA静脉溶栓标准化诊疗流程实施前34例被设为实施前组,实施后130例被设为实施后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到达医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溶栓流程中各个环节(患者到达急诊至电话启动溶栓流程、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接诊患者、开始CT扫描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用时情况。结果 DNT均值由标准化流程实施前的111.76±24.84 min缩短到标准化流程实施后的81.31±15.13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溶栓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实施后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mRS评分较实施前组明显降低(P0.01)。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急诊至开始CT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后组患者到达急诊至电话启动溶栓流程时间、患者到达急诊至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接诊患者时间和患者到达急诊至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前组(P0.01)。结论 MDT模式下rt-PA静脉溶栓标准化诊疗流程的实施有助于缩短DNT,提高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发病在4.5小时内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行rt-PA静脉溶栓,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溶栓后临床疗效,以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治疗后90d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24h、7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3±3.51)vs(11.32±1.12),(6.72±2.31)vs(9.24±2.53),(4.23±2.12)vs(7.3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BI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3.51)vs(61.30±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mRS评分疗效良好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56%(25/37)vs 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h脑出血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16.21%(6/37)vs 9.37%(3/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均较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4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低龄组44例(≤60岁)和高龄组40例(61~85岁)。两组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0.9 g/kg),治疗1d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持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龄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高龄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龄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高龄组(P0.05)。高龄组患者溶栓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结论与高龄AIS患者相比,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低龄AIS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对神经功能和预后的改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联合NIHSS评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5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收集实验室及临床相关资料,统计溶栓前血浆NLR和NIHSS评分。根据发病90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93例)和预后良好组(58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用ROC曲线分析NLR、NIHSS评分与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及其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溶栓前NIHSS评分及N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血浆NLR及溶栓前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溶栓前血浆NLR及NIHSS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0(95%CI 0.639~0.800,P=0.001),0.761(95%CI 0.683~0.840,P=0.001)。结论 溶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