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循证药学模式规范超说明书用药,为临床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依据,对不合理的使用给予预警或干预。方法:临床药师2015年每月随机抽取某院门诊处方100份,对有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通过中外数据库、典籍、指南等循证依据,依照证据质量提出超说明书用药的推荐强度和干预措施。结果:抽调的1 200份处方中有50.08%的处方存在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法的分类及各分类所占总处方的比例分别为超用法用量(24.25%)、超适应证用药(13.75%)和超适用人群(12.08%)。对所涉及的23类超说明书使用药品循证分析后,为医生提供了3种公认有益(Ⅰ级推荐)的超说明书用法,并且对10类Ⅱb/Ⅲ级推荐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干预,共有6类超说明书用法在处方干预前后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利用循证药学方法不仅可以为医生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保障,更有助于医生接受和采纳临床药师的合理建议,减少超说明书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门诊处方,记录处方基本信息,从抽取的处方中筛选出就诊科室为儿科,年龄在0~18岁的病例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经两名药师共同判断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处方543张,占总处方11.4%,用药医嘱1422条,占总用药医嘱13.5%.含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有321张,共含有438条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类型为超适应人群354(80.8%),超用法用量77条(17.6%),超适应症4条(0.9%),超给药途径3条(0.7%).超说明书用药频率较高的药品类别为抗过敏、止咳祛痰平喘、调节胃肠功能、抗感染及中成药.结论:我院门诊儿科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收集循证医学证据,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调查并分析2015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我国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该院2015年门诊生殖中心所有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分析各超说明书类型、各类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以及比较不同等级循证医学或文献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在超说明书用药总量中的构成比;另外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共抽取门诊生殖中心处方46 621张,分析处方用药医嘱90 951条,按处方或用药医嘱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8.76%、35.70%。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适应证(56.25%)和超剂量(39.55%)2种,两者之和占所有类型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总量的95%以上。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不同,≤29岁女性组、30~39岁女性组与≥40岁女性组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两两比较,无论按处方或按医嘱计均为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超适应证用药发生率居前两位的是甾体性激素类药物(45.11%)和生长激素(31.26%)。比较3类不同循证医学证据的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在超说明书用药总量中的构成比,权威性较高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总量的比例越高。结论 2015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合理评价门诊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认为超说明书用药比较合理。为保护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医院制定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合理用药软件从本院儿科门诊2017年处方中随机抽取5%的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用药医嘱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并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类型、年龄分布、药物类别分布和医生分布等情况,同时采用循证药学的方法,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共抽取到儿科门诊处方4 702张,包含12 397条用药医嘱,涉及药物136种,其中处方、医嘱和药品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分别为72.27%、44.21%、69.85%;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为超给药剂量(43.85%)和超适用人群(27.21%);超说明书用药年龄段排名最高为新生儿(63.64%),其次为婴幼儿(45.27%);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超过平均水平的药品种类由高到低依次为维生素和矿物质类用药(71.88%),糖类、盐类和酸碱平衡调节药(66.17%),解热镇痛抗炎药(65.87%),消化系统用药(56.61%),中成药(45.96%);超说明书用药医生职称排名:初级医师发生率最高(46.79%),主治医师发生率最低(40.73%);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中,级别较高的一级证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医学和药学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二级证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卷·儿童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等,两者合计占超说明书医嘱总数的33.68%,无循证依据可查的占47.36%。结论 2017年我院门诊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级别普遍偏低,需要建立相关规范,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2 年 7 月—2013 年 12 月间该院门诊自费药品处方,并参照其说明书及循证医学证据,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作一判断;按超说明书用药科室分布、类型分布、药品分布对抽样处方统计分析。结果:抽样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发生率最高的前 3 位科室为风湿免疫科(41.67%)、小儿科(19.44%)及妇产科(11.11%);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其适应证超说明书用药构成比例为 62.96%(68/108),居首位,其次为给药剂量、给药途径超说明书用药,占 26.85%(29/108);超说明书用药药品中,柳氮磺吡啶发生率为最高,占 47.22%(51/108),氨溴索和二甲双胍分别为 12.96%(12/108)和 12.04%(13/108)。结论:医院应加强药品使用管理,谨慎对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儿科药学服务。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儿科门诊处方,对患儿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结果:共抽取儿科处方2 407张,含4 354条用药医嘱。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8.83%,42.88%,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4.63%)、超适应证(27.44%)、超剂量(11.65%)和超给药频次(10.29%)4种。各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存在差异,青少年(12~18岁)发生率最高。超说明书用药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抗微生物药物(38.62%)、呼吸系统用药(23.85%)和中成药(15.37%)。结论: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多种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较缺乏,儿童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亟需临床药师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合理用药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威黄婧  于西全 《中国药师》2017,(10):1805-1808
摘 要 目的:分析某院生殖中心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规范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方法: 抽取某院2016年1~12月生殖中心的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查询相关文献对超说明书药品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共收集到超说明书用药处方4 176张,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和超给药途径用药。超说明书用药比例排名前3位的药品是阿司匹林肠溶片(42.05%)、地屈孕酮片(27.37%)、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6.02%)。超说明书用药中多数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该院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医院应重视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予以规范,从而降低超说明书用药的法律风险,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调查2012年4月2013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了解我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和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证据,促进我国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了解我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和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证据,促进我国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门诊患儿的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各年龄段儿童、各类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共抽取门诊患儿处方10 716张,分析处方用药医嘱23 909条,涉及药品451种。按处方数、用药医嘱数、药品总数、基本药物数、非处方药(OTC)药品数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3.0%、29.6%、65.0%、67.0%、79.8%。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3位的年龄段为幼儿期(29.8%)、学龄前期(29.5%)和婴儿期(29.2%)。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无儿童用法用量信息(61.7%)、给药频次(12.8%)和剂量(11.1%)。结论:我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反映了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缺乏,提示国家亟须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生殖医学中心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并进一步规范临床超说明书用药行为。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2018年1~12月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处方中所有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等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和超给药途径用药。黄体酮注射液、左卡尼汀口服液、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等均有相关国内外指南推荐,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较高,其超说明书用药较合理;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戊酸雌二醇片、辅酶Q10片等其有效等级有效性具有争议;硒酵母片、维生素E胶丸未见相关文献、指南、国内外权威医学专著等报道,属于经验用药。 结论: 某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广泛存在,虽然多数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重视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予以规范,临床医师应当谨慎用药,药师应当严谨审方发药,从而降低超说明书用药带来的执业风险,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门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1~3月门诊9000张处方中出现的情况,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分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332张,占总处方数的3.7%,其中以儿科和妇科为主,占66.26%。门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低年龄给药、超禁忌证用药、改变药物溶媒等。结论:超药品说明书用法有符合循证医学、循证药学;有属于不合理用药,应引起临床重视。建议制定法规,定期修改药品说明书。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7-12月儿科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用药是否超说明书,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患儿年龄段及药品种类分布情况。结果:共抽取门诊处方1 200张,含3 285条用药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比例为29.42%,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比例为18.60%。超说明用药类型主要是无儿童用药信息(45.17%)和超适应证用药(24.39%)。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32.25%)和学龄前期(21.27%),药物类别以呼吸系统用药(27.17%)、中成药(24.01%)和抗感染药(22.92%)为主。结论:儿科门诊超说明用药较普遍,国家应制定相关法规,医院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以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4年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规范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12月儿科专科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以及超说明书用药与年龄、科室、药品种类的关系。结果:共抽取2 366张处方,分析用药医嘱7 060条。按处方数目、用药医嘱条数、药品种类统计,超说明书用药统计结果分别为1 835张(77.56%)、3 651条(51.71%)和338种(80.48%)。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是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4.76%)和超适应证(27.57%);年龄段主要在新生儿期(56.94%)和学龄前期(54.11%);科室主要在心血管科(68.97%)和肾内科(53.58%);药品种类主要是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用药(97.66%)以及心血管系统用药(93.01%)。结论:我院儿科专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需要进一步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门诊药房中的实践经验,为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总结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门诊处方合格率变化,并对医师的使用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该院依靠合理用药知识库及医嘱审核规则建立合理用药前置审核软件,采用信息系统、人工审核、处方点评、循证药学查询、临床沟通、及时更新规则相结合的方式,对处方实施"三次审查"的闭环式管理模式,门诊处方合格率从实施前的93.34%上升至98.31%(P<0.05)。门诊医师对该系统总体满意度达到了76.2%,对参与药师的满意度达到了81.6%。结论:该院门诊药房通过实施基于循证药学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显著提升了门诊处方合格率,并且得到医师的认可,值得同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儿童专科医院心内科的全年度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超说明书的合理用药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2021年度心内科门急诊处方在每日经前置处方审核系统审核后的所有阳性不合理处方,经药师、医师联合复审判定出假阳性不合理用药处方,再根据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判定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取2021年度心内科门急诊所有处方共计84 821张,经合理用药软件点评得到不合理阳性处方335张,包含360条药品信息条目。经儿童心血管专科临床药师、医师联合复审前置审核系统筛出的阳性不合理处方后,判定假阳性不合理处方169张,涉及医嘱条目189条,其主要原因为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未在系统中完善以及系统无法审核处方医嘱的临床特殊事宜备注而导致的系统误判。排除系统误判,累积超说明书用药条目144条,其中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81条(56.25%)、超说明书用法用量45条(31.25%)、超说明书重复用药8条(5.56%)、超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用药8条(5.56%)和超说明书给药途径用药2条(1.39%)。结论 儿童心内科门急诊存在一定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和超用法用量。医院可通过不断完善超说明书用药规范化管理和系统规则进一步规范儿童心内科门急诊的合理用药,以期全方位提升临床的合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181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处方差错情况,对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2 016张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016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 126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55.85%,主要表现为缺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缺项等;用药不适宜处方849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42.11%,主要表现为用法与用量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重复给药等;超常处方41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2.03%,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用药、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等。结论:开展处方审核体现了药师的价值,药师工作的重点应该逐步转向对用药合理性的审核,应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不断改进服务模式,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9 月儿科门诊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情况、超说明书用药类 型、主要年龄段及药品种类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1 556 张,包含用药医嘱4 154 条,基于处方张数和医嘱条数计算出的 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36. 70%(571/ 1 556)和43. 98%(1 827/ 4 154)。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是超适应证(27. 09%)、超剂量 (22. 06%)、超频次(19. 27%)。婴幼儿(29 d~3 岁)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40%);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3 位的药品种类 为内分泌调节剂(59. 86%)、呼吸系统用药(56. 79%)、中成药(53. 95%)。结论:儿科门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应特别重视婴幼儿用 药;医师应严格依照药品说明书开具处方,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某院系统审核+药师复核模式下处方前置审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临床用药须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8版)》及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等构建个性化的审核规则库,对门诊用药医嘱进行精准审核和有效拦截不合理医嘱。分别收集某院经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审核(实施前,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与系统审核+药师复核(实施后,2022年2月至5月)的门(急)诊处方47 787张和45 277张,进行处方点评,并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后,医师修改后处方合理率从96.34%升至99.00%(P <0.05),系统审核后医师修改率从0.74%升至62.74%(P <0.05)。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超适应证、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恰当、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给药剂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结论 系统审核+药师复核模式下处方前置审核能促进审方药师与医师的沟通,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前列地尔注射液专科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评估,为临床处方点评及医嘱审核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判断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内分泌科医嘱审核中发现的前列地尔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按照Cochrane手册5.1及GRADE系统要求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评价流程,判断其超说明书用药有无循证依据。结果:医嘱审核汇总后有4项前列地尔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其中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有指南和(或)权威医学专著记录,评估为有循证证据;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根据CDSR和DARE结论评估为无循证证据;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对临床试验进行GRADE评级后评估为无循证证据。结论:利用循证评价方法和流程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临床药师开展日常工作,更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11):1466-1470
目的:为规范超说明书用药及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等间隔方式抽取我院2016年1-3月门诊处方2 400张进行处方分析,按照药品说明书将超说明书用药分为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超给药途径用药及超人群用药;通过查阅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指南、国内外文献及MICROMEDEX Health Care Series数据库等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析。结果: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有219张(9.1%),共涉及药品12种、超说明书用药38项,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219张(100%),其中合并超人群用药4张(1.8%)。各项超说明书用药用法均有证据支持,其中9项(23.7%)超说明书用药用法已被MICROMEDEX收录。最常见超说明书用药的药品为戊酸雌二醇片(22.8%)、盐酸二甲双胍片(17.4%)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2.3%)。结论:我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均有证据支持,但各证据质量存在差异。临床确需超说明书用药时需充分权衡利弊,建立相应的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与流程,尽量规避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探讨其与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的关系,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12月骨科门诊处方,分类统计超说明书用药类型,结合循证医学报道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可行性。汇总分析因超说明书用药诱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与同期上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结果:该院骨科门诊超说明书处方比例为9.88%。在用药类型方面以超剂量(疗程)用药(57.42%)最多;在用药科室方面以骨科专家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比例(44.26%)最高。所有超说明书用药中仅有8.97%(32/357)有循证医学证据。该院可追踪的因超说明书用药诱发药品不良事件13例次,发生比例为4.76%(13/273)。结论:骨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相关各方面应引起重视并加以管理规范,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