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骨密度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水平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63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脂联素、雌二醇、睾酮、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以及体脂、瘦体质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脂联素与总体BMD、腰椎BMD、髋部总体BMD、前臂BMD均呈负相关(分别r=-0.181, r=-0.208, r=-0.228, r=-0.203, 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相关性依然存在(分别r=-0.131, r=-0.140, r=-0.159, r=-0.172, P<0.05)。瘦素与髋部总体BMD、前臂BMD均呈正相关(分别r=0.162, r=0.210, P<0.05);瘦素与总体BMD、腰椎BMD不相关;校正年龄和体脂后,瘦素与前臂BMD相关性存在(r=0.157, P<0.05),而与髋部总体BMD相关性消失。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限、瘦体质量、脂联素、雌二醇是总体、髋部与前臂BMD的独立影响因素。绝经年限、瘦体质量、BMI、脂联素、雌二醇是腰椎BM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脂联素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黑龙江地区健康人群腰椎骨密度值分布情况与骨质疏松症(OP)发生率,为本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预防与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低剂量胸部CT与QCT椎体骨密度测量一站式扫描,对2352例20~89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骨密度值测定,比较骨密度值变化,并将其与年龄、身高、体重、BM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依照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年龄标准化,计算50岁以上男女OP发生率。结果 黑龙江地区腰椎骨密度值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年龄(r=-0.697,P=0.000),身高(r=0.161,P=0.000),体重(r=0.028,P=0.178),BMI(r=-0.076,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多元r=0.681,多元r2=0.463,仅年龄回归分析P=0.000。骨密度值峰值男性为175.14±30.04mg/cm3,女性为184.42±24.80mg/cm3。年龄标准化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男性为11.57%,女性为20.09%。结论 黑龙江地区腰椎骨密度值与年龄显著相关。女性40岁后骨密度值降低趋势显著;男性骨密度值虽下降趋势平稳,但男性50岁以上OP发生率较高。加强黑龙江地区人群对骨骼防护的认识,建立OP早干预、早发现、早诊断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健康人群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规律,确定正常腰椎BMD参考值?方法: 应用CT扫描机,采用固体体模QCT 法对527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骨密度测定,对受检者BMD值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关性进行分析?男女各按10 岁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各组BMD平均值变化规律?结果: 腰椎BMD与年龄(r=-0.531,P < 0.01)?体重(r=-0.098,P < 0.05)?BMI(r=-0.142,P < 0.01)呈负相关;但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年龄是BMD值的影响因素(r=-1.836,P < 0.001),而体重(P > 0.05)和BMI(P > 0.05)不是腰椎BMD的影响因素?男性腰椎BMD峰值出现在21~30岁年龄组,峰值为(186.50 ± 23.96)mg/cm3;女性腰椎BMD峰值出现在>30~40岁年龄组,峰值为(194.77 ± 31.77)mg/cm3?女性在40岁后腰椎骨质密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50岁以后,骨密度平均值小于男性?结论:腰椎BMD值与年龄密切相关;女性40岁后(绝经后)骨质流失明显增加,需要监测腰椎骨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同时也需要重视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定量CT在腰椎各椎体间骨密度测量中的差异性,探讨骨密度测量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286例临床需要进行BMD测量患者,对其进行DXA和QCT测量,比较与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效性。结果:QCT测量男、女L2、3、4椎体的BMD含量不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论男性、女性,各椎体间BMD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DXA测量男、女L2、3、4椎体的BMD含量不等,但各椎体间BMD含量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椎体的增加,BMD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相较于DXA而言,QCT能更准确地进行骨密度测量,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定量CT测量腰椎和股骨近端骨矿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椎体和股骨近端松质骨骨密度(BMD)变化的规律,为骨质疏松(O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36例20~74岁正常人的第2~4腰椎和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做定量CT(QCT)测量,测量结果按5岁1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及女性腰椎、股骨近端BMD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与年龄呈负相关,男性BMD与年龄的直线相关方程:腰椎BMD=218.61-1.53×年龄(r=-0.6109,P<0.001), 股骨近端 BMD=236.0-1.99×年龄(r=-0.5967, P<0.001);女性BMD与年龄的直线相关方程: 腰椎BMD=269.5-2.77×年龄(r=-.7085,P<0.001) ,股骨近端BMD=259.9-2.46×年龄 (r=-0.6289,P<0.001)。男性BMD下降较平缓,女性45岁之后腰椎BMD下降加速,统计学结果低于男性(P<0.001);男性股骨近端累积丢失率、OP检出 率均大于腰椎,而女性腰椎骨累积丢失率、OP检出率大于股骨近端。结论:男性应注重测量髋部BMD,女性特别是绝经后妇女腰椎BMD的测量对OP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正常中老年女性椎后肌群增龄退变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115例48~75岁[平均(58.6士7.3)岁]的女性分为中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使用定量CT(QCT)分别测量其L3椎体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及脂肪面积,计算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FI),即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脂肪面积)×100%.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脂肪面积及MFI与年龄及BMI的关系.结果 两组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0,P=0.850),而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脂肪面积及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2、-1.997、-2.604,P=0.031、0.048、0.010);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控制身高、体质量因素,年龄与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呈正相关(r=0.275、0.320,t=2.915、3.445,P=0.004、0.001),而与肌肉面积无相关(t=-1.109,P=0.270);控制年龄因素,BMI与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呈正相关(r=0.361、0.307,t=3.945、3.277,P≤0.001),而与肌肉面积无相关(t=1.653,P=0.101).结论 正常中老年女性椎后肌群的脂肪含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评估其退变时,尤其是体质量大者,相对于肌肉面积,肌肉的脂肪含量及其比例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7.
侯雪  王晨  张勇  王玲  程晓光 《重庆医学》2016,(30):4190-4192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 (QCT )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医院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114例女性患者,年龄55~87岁。将原始图像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软件,分别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由2名诊断医师于L4椎体水平轴位CT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CSA)与平均CT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与腰椎QCT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侧别间腰部椎后肌群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平均CT值与腰椎定量CT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与腰椎QCT骨密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部椎后伸肌群肌量减少可能是腰椎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评价腰部椎后伸肌群变化时,测量其肌肉密度相比横截面积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 (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 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 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 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 P<0.05;M 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 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Dixon-Quant测量腰椎骨髓脂肪分数与定量CT(QCT)测量的骨密度(BMD)相关性以及预测腰椎BMD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本院行腰椎磁共振常规序列及mDixon-Quant、QCT扫描患者153例,测得L1-5椎体的平均脂肪分数(FFmDIXON)及BMDQCT值,分析FFmDIXON与BMDQCT的相关性,并采用回归法分析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计算BMDmDIXON的预测值,将MBDmDIXON的预测值与BMDQCT将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定量评价。结果 153例患者mDixon-Quant测量L1-5椎体平均FFmDIXON值为(54.15±11.47)%,QCT测量L1-5椎体平均BMDQCT值为(135.43±36.33)mg/cm3,腰椎FFmDIXON与BMDQCT呈显著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的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BMD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24例)、B组(骨量正常组,30例)。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年龄、VFA、总胆固醇及立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的比值增高,立位的血浆肾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年龄(r=-0.521、P<0.05)、VFA(r=-0.373,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VFA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增多较非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BMD值降低(P<0.05)。结论 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VFA增高可能是P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主要部位骨密度(BMD)与体质指数(BMI)、肌肉、脂肪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骨密度检测的210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50~75岁。所有患者均行体质指数、全身脂肪含量,全身肌肉含量及骨密度检测,所有数据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L1~4椎体、股骨颈BMD与BMI、全身脂肪、全身肌肉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3,P<0.05);全髋、大粗隆BMD则分别与后三者有直线相关关系(r>0.3,P<0.05),对此进一步研究发现,全髋和大粗隆BMD的变化和BMI、全身脂肪、全身肌肉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及全身肌肉脂肪的变化只与全髋和大粗隆BMD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可共同预测或估计全髋或大粗隆BMD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定量CT(QCT)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脂肪含量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9年7月~2022年11月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268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等资料。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建议,根据UAC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无蛋白尿,123例)、B组(微量蛋白尿,84例)、C组(大量蛋白尿,61例),运用QCT分别测量3组患者L3椎体层面的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以及L1~2椎体平均骨密度(avBM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各参数差异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BMD与VA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T2DM患者的VAT含量均依次增高,BMD含量均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的SA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BMD与VAT含量呈负相关(r=-0.496...  相似文献   

13.
孙男男  刘瑛  高晓玲 《黑龙江医学》2023,47(9):1093-1096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与定量CT (QCT)测定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接受QCT检查,并于1 d内行双源CT腰椎检查的58例患者,分别测量L2~L4椎体轴位及冠状位上骨髓CT值、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混合比0.5)的CT值、钙浓度和脂肪含量百分比与QCT所测得L2~L4椎体的骨密度(BMD)值。以BMD值为标准,将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使用Pearson检验对双能量各测量值与QCT所测得BM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74个椎体中,骨质疏松46个,骨量减少52个,骨量正常76个,除骨髓CT值与脂肪含量百分比,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钙浓度测量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0、156.64、202.89,170.63、218.83、131.79,P<0.05),各椎体的轴位及冠状位测量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钙浓度与相应椎体的BMD呈显著正相关(r=0.543、0.545、0.531、0.549、0.553、0.516,P<0.05),同一椎体的轴位及冠状位测量钙的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成分对正常糖耐量(NGT)及2型糖尿病(T2DM) 男性骨密度的影响及差异。方法:选择87例门诊及体检中心成年男性就诊者,其中57例为2型糖尿病(T2DM组),30例为糖耐量正常(NGT组),年龄35~64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前后位(AP)腰1至腰4、左侧股骨颈(FN)、左髋部总体(T hip)及全身骨密度(T BMD),同时测定体成分,计算出瘦体质量(LTM)、体脂量(FTM)、躯干体脂比(Tru fat%)及总体脂比(Fat%)。分析体成分对2组研究对象骨密度的影响。结果:NGT组瘦体质量与股骨颈BMD正相关(r=0.411,P=0.024),T2DM组两者不相关;T2DM组体脂比与腰椎BMD负相关(r=-0.311,P=0.023),而NGT组两者无关。两组的体脂比均与全身BMD显著负相关。NGT组LTM是腰椎、股骨颈及髋部总体BMD的唯一独立影响因素(依次b=0.509,0.411,0.585,P<0.01或0.05, R2=0.169~0.342);T2DM组,LTM是腰椎(b=0.330,P<0.05,R2=0.109)和髋部BMD(b=0.462,P<0.01,R2=0.213)的唯一预测因素,而非股骨颈BMD的预测因素。结论:相对于正常糖耐量男性,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瘦体质量对骨密度的保护作用减弱。无论糖耐量正常与否,成年男性体脂比例的增加不利于骨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体质成分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是否与全身的体质成分对总骨密度的影响相一致,为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与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全身及头部、躯干、四肢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脂肪量(fat mass)、脂肪含量、瘦体质量(lean mass).结果 双上肢BMD与各自脂肪量不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绝对值BMC>瘦体质量>脂肪含量.双下肢BMD与各自脂肪量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BMC>瘦体质量>脂肪含量>脂肪量.躯干BMD与脂肪含量正相关,与脂肪含量负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BMC>瘦体质量>脂肪量>脂肪含量.头部BMD只与BMC显著正相关.全身BMD与脂肪量、脂肪含量不相关,与BMC、瘦体质量显著正相关,且BMC>瘦体质量.结论 脂肪量与脂肪含量在不同部位对其相应的骨密度影响不同,而瘦体质量对其相应的骨密度均有影响,且均大于前二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骨密度与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 452位被检者,先后进行DXA和QCT检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2、3腰椎DXA所测的骨密度(BMD)值与QCT所测值有显著相关,女性第2、3腰椎DXA所测的BMD值与QCT所测值有显著相关性(L2:r=0.793,L3:r=0.805)明显高于男性(L2:r=0.410,L3:r=0.467)。结论男女第2、3腰椎DXA所测的BMD值与QCT所测值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1浓度与骨密度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脂肪组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运用双能X线骨扫描仪(DEXA)测定此336名受试人群全身总体骨密度、腰椎正位、左侧前臂、髋部总体、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左侧股骨大转子及转子内骨密度及体成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脂肪因子(网膜素,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apelin)浓度。结果:超重及肥胖组较正常体重组有更高的总髋、股骨颈、转子内骨密度;血清网膜素-1与腰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转子内、总髋、Ward’s三角区BMD呈负相关(r=-0.159,-0.259,-0.233,-0.243,-0.247,-0.112),校正年龄、BMI及体脂后,网膜素-1与各部位BMD相关无显著性。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瘦重、绝经年限及雌激素是总体及各部位骨密度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变化分别可以解释12.2%~13.7%,6.9%~13.1%,0.9%~1.7%的变异。血清脂联素是腰椎、总髋及总体骨密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1与各部位及总体骨密度无显著相关;雌激素、绝经年限、瘦重是绝经后女性各部位及总体骨密度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脂联素是腰椎、总髋及总体骨密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髓脂肪分数(FF)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 方法: 绝经后T2DM患者(T2DM组,年龄49~85岁, n=43)及正常健康对照组(年龄50~77岁, n=35)行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及磁共振波谱扫描,获取腰椎BMD及L3椎体FF。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及血脂指标,利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T2DM组腰椎BMD[(1.103±0.187)g/cm2]及FF(74.1%±16.7%)与正常对照组[BMD为(1.015±0.171)g/cm2,FF为63.3%±12.9%]比较明显升高。将绝经年数、BMI、FPG、HbA1c、HOMA-IR、血脂指标及BMD作为协变量加以校正,T2DM组FF仍较正常对照组高( F=10.857, P=0.010)。偏相关分析校正上述影响因素,正常对照组FF与BMD仍存在负相关性( r=-0.430, P=0.014),而T2DM组FF与BMD存在正相关性( r=0.385, P=0.029)。 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虽具有较高的BMD值,但其骨髓脂肪含量是增高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重庆地区1 124名汉族青少年的骨龄调查,分析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地区7~19岁健康汉族青少年1 124人,测量身体机能与身体形态指标,按《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进行手腕部骨龄评价。结果:骨龄与生活年龄呈正相关关系(男性r=0.924,女性r=0.880,合计r=0.902,P=0.000),骨龄与生活年龄呈线性关系(男性y=-0.004+1.039x,P=0.000,女性y=-0.838+1.112x,P=0.000,合计y=-0.414+1.076x,P=0.000)。男性与女性比较其生活年龄、骨龄、身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舒张压、血红蛋白和体脂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量、收缩压、脉搏和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龄与生活年龄、体脂肪、身高、性别和BMI有关(P<0.05)。结论:重庆地区不同性别汉族青少年骨龄、身高存在差异,骨龄与生活年龄呈线性关系,骨龄随着生活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肌少症患者不同脂肪因子水平与腹部脂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连续性纳入2019-05/2020-11月于作者医院就诊治疗的36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为肌少症组.另纳入40例年龄和性别相符的糖尿病非肌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计算步速,检测握力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检测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VAS)、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网膜素1浓度.通过超声检测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评价腹部脂肪情况.结果 肌少症组患者步速、握力和AS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肌少症组患者血清V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3.68±1.21 vs.7.87±2.25 ng/ml,t=13.64,P=0.000),而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54±3.85 vs.14.88±6.92 ng/ml,t=4.803,P=0.000).肌少症组患者VAT、S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0.01).相关性分析提示,APN 和糖尿病病程(r=0.426,P=0.000)、ASMI(r=0.480,P=0.000)、VAT(r=0.453,P=0.000)呈明显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提示,APN对于糖尿病肌少症的预警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65,cut-off为5.2 ng/ml,敏感性为81.33%,特异性为76.31%].结论 糖尿病肌少症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代谢异常,VAS明显升高,APN明显下降;腹部脂肪分布异常,VAT、SAT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