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骨样骨瘤的99Tcm-MDP SPECT/CT特征。方法 对36例临床疑诊骨样骨瘤患者行99Tcm-MDP SPECT/CT显像,分析其特征;以手术病理或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SPECT/CT显像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36例中,最终确诊28例骨样骨瘤。99Tcm-MDP SPECT/CT诊断骨样骨瘤28例、其他疾病8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100%。28例骨样骨瘤中,骨皮质型8例(8/28,28.57%),骨膜下型4例(4/28,14.29%),松质骨型16例(16/28,57.14%);17例(17/28,60.71%)病变位于关节囊内,11例(11/28,39.29%)位于关节囊外;99Tcm-MDP SPECT/CT显像均可见双密度征,瘤巢显像剂摄取明显高于周围骨质硬化,并逐渐递减。结论 骨样骨瘤的99Tcm-MDP SPEC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共210个骨转移灶的影像资料。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210个病灶中, 99Tcm-MDP SPECT/CT正确诊断骨转移灶82个,良性病灶112个,诊断准确率为92.38%(194/210),灵敏度为94.25%(82/87),特异度为91.05%(112/123),阳性预测值为88.17%(82/93),阴性预测值为95.72%(112/117)。99Tcm-MDP SPECT/CT对脊椎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肋骨病灶(χ2=7.81,P<0.05)。结论 利用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诊断的乳腺癌骨转移灶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足踝部慢性疼痛患者的SPECT/CT融合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足踝部慢性疼痛患者足踝99Tcm-MDP SPECT/CT断层骨显像融合图像特征,包括骨显像剂99Tcm-MDP摄取类型、病灶部位以及CT表现。结果 161例中,99Tcm-MDP摄取增高者158例(158/161,98.14%),3例(3/161,1.86%)无99Tcm-MDP摄取增高;155例(155/161,96.27%)CT出现阳性改变,6例(6/161,3.73%)CT表现阴性,其中4例存在99Tcm-MDP摄取增高病灶。3例99Tcm-MDP摄取阴性患者中,1例CT表现阳性。99Tcm-MDP摄取增高病灶多位于距上关节(81/161,50.31%)和距下关节(56/161,34.78%);CT阳性病灶表现多为关节面骨质硬化(107/161,66.46%)和骨质密度增高(76/161,47.20%)。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可有效评估足踝部慢性疼痛患者病变特点,对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FD患者的临床和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资料,其中11例经病理证实为FD,2例经随访确诊。所有患者均有原发肿瘤病史。结果 13例FD均为单发,位于颅面骨10例,位于肋骨、坐骨及胫骨骨干各1例。全身骨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38.46%(5/13),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9.23%(9/13);92.31%(12/13)的患者全身骨显像表现为中-高代谢;CT征象中,磨玻璃密度影(GGO)和骨质膨胀分别占84.62%(11/13)和76.92%(10/13),溶骨性破坏、硬化边分别占53.85%(7/13)、30.77%(4/13),13例均未见骨皮质破坏。结论 99Tcm-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综合提供功能和解剖学信息,有助于FD的诊断。骨显像中-高代谢及GGO和骨质膨胀的CT征象常提示FD。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99Tcm-MDP SPECT/CT诊断布鲁氏菌病脊柱炎(BS)的价值。方法 纳入20例BS患者,包括急性期7例、慢性期13例,均接受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显像;观察病变椎体、软骨终板及椎间隙,测量受累椎体及相邻未受累椎体的最大放射性计数,评价SPECT/CT诊断BS的价值。结果 CT检出24个(61.54%,24/39)病变椎体,其中腰椎21个、胸椎3个,主要表现为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边缘呈花边样改变,伴增生、硬化,部分相邻椎间隙狭窄。SPECT及SPECT/CT均检出39个(100%,39/39)受累椎体,其中腰椎25个、胸椎14个,主要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急性期、慢性期BS病灶及相邻未受累椎体的最大放射性计数分别为11 339.56±1 384.23、7 746.96±1 087.57及5 179.12±744.3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99Tcm-MDP SPECT/CT可同时显示BS病灶最大放射性计数及骨组织结构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B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诊断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似钳夹型FAI的85例患者(共96个发病髋关节)行99Tcm-MDP SPECT/CT检查,并进行图像分析。最终由手术或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确诊。分别计算CT、SPECT和SPECT/CT评价钳夹型FAI的诊断效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个髋关节中,临床最终确诊有钳夹型FAI 87个。CT、SPECT和SPECT/CT显像对钳夹型FAI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7.01%(67/87)、95.56%(84/87)、95.56%(84/87),特异度分别为44.44%(4/9)、100%(9/9)、100%(9/9),准确率分别为73.95%(71/96)、96.88%(93/96)、96.88%(93/96)。三种方法诊断钳夹型FA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ECT/CT融合显像和SPECT显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CT/CT或SPECT显像与CT检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99Tcm-MDP SPECT/CT可灵敏、准确地诊断钳夹型FAI,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诊断骨骺早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X线平片随访确诊的骨骺早闭患儿99Tcm-MDP SPECT/CT资料,观察99Tcm-MDP SPECT/CT特征,评价其诊断骨骺早闭准确率。结果 25例骺早闭位于股骨近端1例、股骨远端11例、胫骨近端6例、胫骨远端7例。X线平片随访显示25例骺板均全部闭合。CT显示骨骺全部闭合11例,部分早闭6例,不能明确诊断8例;99Tcm-MDP SPECT/CT融合图像显示25例均为骺板全部闭合,患肢骺板软骨处无放射性浓聚或较淡斑片状放射性浓聚,诊断准确率为100%(25/25)。结论 99Tcm-MDP SPECT/CT能早期准确显示骨骺早闭部位、程度和范围,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骨盆不全骨折(PI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宫颈癌放疗后疑似PIF患者的全身显像(WBS)和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资料。以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及随访(>12个月)结果作为最终诊断PIF的标准,比较WBS、SPECT/CT对PIF的诊断效能。结果 37例患者共50个骨盆病灶,最终诊断PIF 42个(30例)。WBS诊断PIF的灵敏度为45.24%(19/42),特异度50.00%(4/8),准确率46.00%(23/50);SPECT/CT诊断PIF的灵敏度为92.86%(39/42),特异度75.00%(6/8),准确率90.00%(45/50);SPECT/CT诊断宫颈癌放疗后PIF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WBS(χ2=22.28、22.24,P均<0.01),但二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 99Tcm-MDP SPECT/CT可用于诊断宫颈癌放疗后PIF。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价值。方法 收集术前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疑似PHP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PHPT的灵敏度。结果 40例中,38例经病理确诊为PHPT,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灵敏度为89.47%(34/38),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灵敏度为94.74%(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灶大小及不同甲状旁腺素水平PHPT,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与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PHPT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0.
SPECT/CT骨融合显像在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所示单发或少发病灶进行(≤3处/例)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探讨其在骨骼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进行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后,随机选取62例单发或少发骨病灶共107处病灶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和1名CT诊断医师共同阅片,交换意见后作出诊断。结果 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恶性骨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92%(47/48)、96.61%(57/59)和97.20%(104/107)。结论 99mTc-MDP SPECT/CT骨融合显像可提高骨单发或少发病灶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 根据聚类分析,SAPHO所致骨与关节病变可分为肋骨型(n=19)、脊柱型(n=32)和胸锁关节型(n=18)。共于19例肋骨型检出145处病灶,包括60处肋骨病灶及95处其他病灶,半数以上呈低、中度摄取;半数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低度摄取;少数肋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脊柱型多累及中轴骨 (27/32,84.38%);椎体病变多累及一侧肋椎关节、呈连续性分布及低、中度摄取。胸锁关节型均累及胸锁关节,半数以上病灶位于胸锁关节并呈高度摄取,以"牛头征"和"半牛头征" 为典型表现,多见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肥厚。结论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可分为肋骨型、脊柱型及胸锁关节型。全身骨显像缺乏"牛头征"或"半牛头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表现及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鉴别诊断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57例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块患者行99Tcm-MIBI SPECT/CT显像并测量血浆D-二聚体,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与血浆D-二聚体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口腔额面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2.73%(16/22)、82.86%(29/35)、78.95%(45/57),68.18%(15/22)、74.29%(26/35)、71.93%(41/57)及95.45%(21/22)、94.29%(33/35)、94.74%(54/57),联合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准确率高于99Tcm-MIBI SPECT/CT(P均<0.05),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D-二聚体检测(P均<0.05)。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应用可提高二者单独应用鉴别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 与99Tcm-MDP 全身骨显像对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6例骨转移瘤患者的PET/CT及全身骨显像(BS)资料,对比分析二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根据病变的CT特征,将最终诊断的转移瘤分为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及骨质正常型,对比分析二者对不同类型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结果 PET/CT、BS共检出病变135处(转移灶121 处、良性病灶14处),二者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和BS诊断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和骨质正常型转移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5.00%(38/40)和90.00%(36/40)、100%(25/25)和72.00%(18/25)、100%(12/12)和100%(12/12)、79.55%(35/44)和43.18%(19/44)。结论 PET/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BS;对于不同类型的骨转移瘤,PET/CT与BS的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发性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异常、M蛋白、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骨显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与CT表现进行比较,总结POEMS综合征的骨显像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3例,浆细胞增生3例,浆细胞瘤2例。6例骨显像阳性,其中2例为溶骨性破坏灶,4例为硬化性病变。5例可见四肢关节对称性放射性浓聚,其中1例治疗后好转。结论 POEMS综合征溶骨性病变及较大硬化性病灶呈放射性浓聚,伴四肢关节对称性浓聚;骨显像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