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部CT使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不同管电压对表浅辐射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胸部CT扫描方案为基准,对胸部模体使用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V共4种,其中100 kV为系统推荐值)、在不开启ODM(ODM off)和从扫描起始层至乳腺区开启ODM(ODM part)时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在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点电离室位于乳腺区域的中心位置),每组参数重复扫描并测量剂量7次,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D);重组冠状位5 mm层厚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沿z轴方向平均分为8部分,分别测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对不同ODM扫描方式和不同管电压下CTDIvolD,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8区域CNR,进行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管电压在140至80 kV变化时,CTDIvol依次降低,在8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579 5,P<0.05),140~100 kV时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也依次降低,但管电压降至80 kV时,D反而升高,10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6,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CTDIvol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32、81.961,P<0.05)。各种管电压下肺及软组织算法的图像CNR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9、11.261,P<0.05),两两比较140~100 kV时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CNR显著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在不低于系统推荐管电压100 kV时,可在保障图像质量前提下通过降低kV和在射线敏感器官区域联合使用ODM技术有效地降低乳腺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辐射剂量对头颅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辐射剂量行颅脑CT扫描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例正常男性志愿者用 110~ 14 0kV ,180~ 36 0mAs分四组行轴位平扫 ;各影像按颗粒均匀性、脑灰白质细节、界面清晰度和有无射线硬化等积分评定质量。结果 :共扫描 192次 ,12 0kV、2 40mAs以上组影像质量均达优良 ;130kV、30 0mAs以上组优片率更高。结论 :采用适当辐射剂量 ( >12 0kV、2 40mAs)行颅脑CT扫描能提高密度分辨力 ,增加SNR ,改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方式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GE 4层螺旋CT以相同的曝光量/周及扫描范围对机器自带质量控制(QA)体模进行不同扫描方式的扫描,分别以1 s/周、0.7 s/周、2 s/周的球管旋转时间和层厚组合进行序列扫描,以不同的螺距比与层厚的组合进行螺旋扫描.辐射剂量在扫描后机器自动记录的信息中获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射线有效率;图像质量通过在体模图像上观察伪影、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有效层厚,测量水的CT值及噪声、均匀性值等参数而得到评判.对不同扫描方式及组合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参数进行比较,并对CTDIvol、DLP进行t检验.结果 轴向扫描2 s/,周各组合的CTDIvol、DLP相应降低;螺旋扫描随螺距比的增加CTDIvol及DLP降低,随层厚的增加DLP也增加,CTDIvol相等.轴向扫描(1 s/周)的CTDIvol及DLP低于螺距比为0.75:1的螺旋扫描(1 s/周),两组间的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9,P<0.05).螺旋扫描较轴向扫描的图像有明显伪影,密度分辨率更低,有效层厚大于标称层厚且边缘模糊,其他指标比较接近.结论 在曝光量/周及扫描范围相同的条件下,MSCT轴向扫描的辐射剂量较螺旋扫描更低而图像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行鼻窦CT扫描时对图像质量和眼晶状体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RevolutionevoCT对头部拟人模体进行扫描,不开启ODM为对照组,开启ODM为观察组。通过调整管电压(140、120、100 kV)、噪声指数(N17、N18)、螺距(准直宽度20 cm时0.531、0.9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头颅CT检查中使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不同扫描中心对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以及剂量降低率的影响。方法视头部模体外耳孔为等中心,开启ODM并通过调整床高分别在外耳孔及其上下2、4、6 cm为扫描中心时进行CT螺旋扫描;扫描范围为颅顶至颅底。每次扫描双眼表面各放置3个热释光剂量计(TLD),计算平均值作为眼晶状体辐射剂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每次扫描后关闭ODM进行重复扫描,计算各扫描中心下ODM对剂量值的降低率。在开启ODM的各组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评估噪声(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各扫描中心,CTDI_(vol)和DLP相对等中心的最大变化率分别为2.46%、2.43%;眼晶状体剂量随扫描中心上移(即检查床下降)而增大,等中心上方6 cm为扫描中心,眼晶状体剂量相对等中心增加了39.02%,等中心下方6 cm为扫描中心相对减少了35.91%。各组扫描中心下,ODM对CTDI_(vol)和DLP的降低率分别为7.95%~8.61%、7.91%~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晶状体剂量的降低率为18.09%~26.14%,等中心下方4 cm为扫描中心时降低率最高,等中心次之(2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3,P<0.05)。随扫描中心上移,眼晶状体区域SD不断减小,SNR不断升高,等中心处CNR最高为239.79;脑实质区域SD、SNR分别为6.85~7.96、3.08~4.19,等中心处CNR最高为244.79。结论头颅CT检查中应用ODM技术时,扫描中心偏差对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同时影响ODM对眼晶状体剂量的降低率。因此,在头颅CT扫描推荐将外耳孔作为扫描中心。  相似文献   

6.
颅脑CT检查患者辐射剂量最优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蒙特-卡罗分析平台基础上,探讨根据头围调节管电流时间积(mAs)在颅脑CT成像的图像质量和敏感器官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中的因为不同临床症状被建议行颅脑CT检查的儿童及青少年,共92名。不限定头围尺寸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所测头围大小是48.1~59.2 cm。剩余70例患者归入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根据不同头围尺寸又分为3个亚组:A组,54.1~57.0 cm,22例;B组,51.1~54.0 cm,26例;C组,48.1~51.0 cm,22例。根据头围作为一个指标来指定mAs,因此,常规组和低剂量A、B、C组的管电流(mAs)分别为250、200、150、100 mAs。利用蒙特-卡罗分析平台记录敏感器官(脑实质、眼晶状体及唾液腺)辐射剂量值,并对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评分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常规组和低剂量A、B、C组脑实质辐射剂量分别为(34.37±3.62)、(25.91±0.99)、(3.18±6.11)和(17.38±3.2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1,P<0.05);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分别为(41.54±1.04)、(33.03±0.35)、(26.18±2.72)和(20.88±4.45)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75,P<0.05);唾液腺辐射剂量分别为(35.04±4.94)、(25.92±0.99)、(22.93±6.54)和(14.96±2.6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4,P<0.05)。常规组和低剂量A、B、C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7±0.13)、(4.77±0.49)、(4.67±0.49)和(3.98±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9,P<0.05),但常规组和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低剂量A、B、C组灰质信噪比分别为(18.69±3.55)、(16.76±2.87)、(15.05±2.80)和(13.65±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质信噪比分别为(17.46±3.72)、(15.54±2.81)、(13.71±2.43)和(11.77±2.1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儿童和青少年头围尺寸调节mAs可使扫描方案更加个性化,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敏感器官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方式对鼻咽部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采用GE16排螺旋CT(Lightspeed16)以相同曝光量/周及扫描范围对60例鼻咽部患者在不同扫描方式下行MSCT检查。轴位扫描采用:16通道、2i/周、4i/周和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1.25mm序列组合即Axial(1)、Axial(2);螺旋扫描采用:16通道、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0.625mm、螺距0.938:1、床速9.37组合即Helical;其他的扫描参数相同:mAs、kV、标准重建、显示野、扫描野。扫描结束后机器自动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射线有效率(Dose);在AW4.2工作站分别测量轴位和冠状位图像上两侧翼肌及一侧咽鼓管圆枕的CT值的标准差视为图像噪声值。对不同扫描方式及组合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并对图像噪声值进行q检验。结果 Axial(1)、Axial(2)和Helical三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轴位P=0.821、q=0.204,冠状位P=0.974、q=0.027),轴位扫描图像比螺旋扫描图像更清楚;有效剂量(ED)分别为:1.08m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模式联合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学龄前儿童胸部CT扫描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8月—2020年12月于济南市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学龄前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A组用4 cm探测器螺旋扫描,B组用16 cm探测器轴扫描,C组用16 cm探测器轴扫描并打开ODM技术。记录每例患儿检查后所得的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每个图像的噪声(SD),比较3组DLP和SD的差异,采用双盲法对肺窗及纵隔窗进行5分制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A组、B组、C组的DLP分别为(27.26±5.50)m Gy·cm、(17.94±5.12)m Gy·cm、(15.22±4.19)m 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36,P<0.001)。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3、2.231,P<0.05);3组SD值分别为11.06±1.71、10.78±1.25、10.90±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2,P=0.770);3组肺窗、纵隔窗图像主观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能谱纯化技术(SPS)、器官剂量调制技术(OBTCM)以及两者结合对婴幼儿头部CT扫描器官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两个头部仿真体模(CIRS 1岁和5岁), 分别采用参考扫描模式(Reference)、Reference + OBTCM、SPS及SPS+OBTCM 4种模式进行扫描;测量并比较不同体模不同扫描模式眼晶状体、脑部前侧及脑部后侧的辐射剂量, 眼眶和脑实质区域的噪声水平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相比Reference模式, 1岁与5岁体模的眼晶状体剂量在Reference + OBTCM模式分别减少约(21.89±0.01)%和(28.33±0.34)%;在SPS模式下, 1岁和5岁体模的眼晶状体剂量减少分别为(71.38±1.30)%和(53.72±2.42)%;SPS+OBTCM模式分别减少约(71.12±2.54)%和(55.73±1.90)%。不同体模不同扫描模式眼眶及脑实质的噪声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85.47, P<0.05);与Reference模式相比, Reference + OBTCM模式的噪声水平在不同体模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 different CT scanning modes on head-neck CT angiography.Methods:A total of 18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groups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canning modes: subgroups A1, A2, A3, B1, B2, and B3. Subgroups A1 and B1 used conventional CT protocol, subgroups A2 and B2 used the kV-Assist scan mode, and subgroups A3 and B3 used the dual-energy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protocol. The CT dose index and dose–length product were recorded. The objective image quality and subjective imag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by two independent radiologists.Results: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contrast-to-noise ratios, and subjective scores of subgroups A3 and B3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subgroups. In subgroups B1 and B2, the subjective scores of 9 patients and 12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3, respectively. The subjective scores of subgroups B1 and B2 were lower than the other subgroup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gnal-to-noise ratios, contrast-to-noise ratios, and subjective scores between subgroups A1 and A2. The effective dose of subgroup A2 was 41.7 and 36.4% lower than that in subgroups A1 and A3, respectively (p < 0.05). In Group B,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T dose indexvol, dose–length product, and ED among the subgroups (p > 0.05).Conclusion:In the head-neck CT angiography, the kV-Assist scan mode 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body mass index between 18.5 and 34.9 kg m−2;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scanning mode 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body mass index ≥34.9 kg 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层CT低剂量扫描在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应用64层CT对100例胸厚为22~23cm疑似胸主动脉疾病的患者分成5组进行胸主动脉CTA扫描,扫描范围为250~300mm,扫描条件为机器默认的120kV、350mAs,然后固定120kV,用300mAs、250mAs、200mAs及150mAs对其它四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不同mAs的CTDIvol及DLP,并转换为有效剂量ED。2位影像学家对上述图像进行SNR、CNR及主观评价。结果 将120kV、350mAs及300mAs、250mAs、200mAs及150mAs扫描产生的图像传至机器工作站进行SNR及CNR计算,其值分别为:4.81、4.02、2.59、1.73、1.57和3.81、3.27、1.86、0.92、0.94。2位影像学家对120kV下350~150mAs主观评价分值分别为:4.61±0.72,4.48±0.30,4.52±0.28,4.28±0.36,3.65±0.38;其CTDIvol、DLP分别为:10.08mGy、8.73mGy、7.14mGy、5.68mGy、4.21mGy和352.8mGy、309.32mGy、255.46mGy、203.8mGy、171.08mGy,将DLP转换为ED为5.29mSv、4.64mSv、3.83mSv、3.06mSv、2.57mSv。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00mAs和350mAs、300mAs、250mAs产生的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但200mAs的CTDIvol、DLP及ED较350mAs分别低43.7%、42.2%及43.7%。结论 胸厚为22~23cm的患者进行胸主动脉CTA扫描推荐mAs为200mAs。对于体型较小(肌肉较少)或有肺气肿等疾病可以选用150mAs及以下条件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成年人常见CT检查项目的辐射剂量现状,为建立宁夏成年人患者CT检查的第一个诊断参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地区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不同品牌及型号CT扫描设备的使用情况及辐射状况进行调查,采用间隔抽样,获取被调查单位每日不同检查项目的扫描参数及辐射剂量值。登记医院、CT设备、检查项目、检查类型及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各检查项目的CT扫描参数、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患者的有效剂量E值;对所得数据按检查项目分组统计分析,并与其他国家推荐的诊断参考水平(DRL)值和辐射剂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调查宁夏地区45家医疗机构(公立三甲10家、公立三乙5家、公立二甲23家、民营医院5家、体检中心2家)6个生产品牌的58台CT设备,成年人患者4 952名。常见检查项目的CTDIvol、DLP值及患者E值的第75百分位数值(P75)为:头颅65.67 mGy、860.74 mGy ·cm、1.64 mSv;颈部29.32 mGy、490.00 mGy ·cm、2.83 mSv,颈部增强36.92 mGy、954.42 mGy ·cm、4.87 mSv;胸部11.50 mGy、382.06 mGy ·cm、5.68 mSv,胸部增强45.8 mGy、1 713.22 mGy ·cm、25.01 mSv;上腹部20.1 mGy、506.59 mGy ·cm、7.75 mSv,上腹部增强50.07 mGy、1 434.19 mGy ·cm、21.94 mSv;腹盆部14.33 mGy、670.78 mGy ·cm、10.26 mSv,腹盆部增强48 mGy、2 294 mGy ·cm、35.10 mSv;盆腔16.1 mGy、471.58 mGy ·cm、6.08 mSv,盆腔增强31.04 mGy、1 138.78 mGy ·cm、14.69 mSv。结论 宁夏地区头颅、颈部、胸部及盆腔CT辐射剂量较其他国家偏低或相差不大,而腹部CT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对宁夏腹部CT扫描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_目的:比较第一代双源双能量 CT(DECT)与第二代双源双能量 CT 肺动脉成像(CTPA)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行 DE-CTPA 检查,其中40例患者行第二代双源 DECT 80/Sn140 kV 检查(第一组),40例患者行第二代双源 DECT 100/Sn140 kV 检查(第二组),40例患者行第一代双源 DECT 140/80 kV 检查(第三组)。测量每例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段、空气及背部脂肪的 CT 值及标准差,对肺动脉图像进行主观评分,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每例患者的有效剂量(ED)。结果:第一组肺动脉平均 CT 值[(354.1±73.4)HU]明显高于第二组[(290.1±73.1)HU,P<0.001]和第三组[(303.9±73.3)HU,P<0.001],但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第三组平均 SNR(24.8±8.4)低于第一组(40.4±12.9,P<0.001)和第二组(44.6±12.9,P<0.001),但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第一组平均 CNR(435.3±77.7)明显高于第二组(355.8±77.8,P<0.001)和第三组(384.8±79.0,P=0.005),但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三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的 ED[(1.2±0.3)mSv]明显低于第二组[(2.4±0.7)mSv]和第三组[(3.0±0.7)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双源 DECT 80/Sn140 kV 扫描方案可在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定量研究不同扫描参数组合导致的医科达XVI锥形束CT辐射剂量变化,为评估影像引导放疗中成像剂量的参数依赖性提供数学模型。方法 基于Versa HD加速器XVI,利用PTW 30 009千伏电离室和UNIDOS webline静电计,在PTW标准CT剂量指数(CTDI)体部模体中,测量标准扫描参数及多种扫描电压(kVp)、管电流(mA)组合下的模体内各点比释动能,并计算加权CTDIw。利用SigmaPlot 10.0软件将测量结果拟合为以管电流和/或扫描电压为变量的模型。结果 标准扫描参数下,瓦里安OBI锥形束CT的CTDIw值仅为医科达XVI的11.23%(胸部参数)和9.15%(盆腔参数)。在标准及其余4个扫描电压条件下,模体中心和外周各点比释动能与管电流均呈现线性正比关系,但斜率a值差异较大(0.479~6.679),主要受扫描电压值、模体测量位置、剂量描述方法等因素影响。模体内各点剂量和CTDIw值均可拟合为以扫描电压为变量的非线性经验公式(R2>0.997),各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改变管电流和扫描电压对模体中心点剂量的影响可以表述为mGy=(5.917-0.197×kVp+0.002×kVp2-5.063×10-6×kVp3)×mA。结论 医科达XVI锥形束CT剂量显著依赖于扫描参数,数学模型可用于快速准确描述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成年人CT扫描中辐射剂量和诊断参考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全国范围内CT辐射剂量的调查,了解成年人辐射剂量的现状,进而探讨成年人CT的诊断参考水平不符,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自己的DRL。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168家医院,其中三级和二级医院各约占一半。随机调查年度状态检测合格的168台CT,包括了临床应用中普遍使用的品牌和型号。每台CT收集头颅、鼻窦、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腰椎、尿路造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颅脑CTA、颈部CTA和胸腹CTA共12个检查项目、每个项目10个随机病例。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作为剂量参量,每个检查项目的所有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取25%、50%和75%位数,其中75%位数为参考水平。所得剂量数值与国际相关放射防护组织发布的DRL进行比较。结果 共收集16 244个标准体型成年病例的剂量数据,经逐一检查剔除274个无效数据,剩余15 970个病例数据。全国范围内不同的CT使用单位,同一检查项目的CTDIvol、DLP和扫描期项都有很大差异。与国际放射防护组织发布的数据相比,不同检查项目的诊断参考水平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颅脑诊断水平与参考值相当、胸部腹部较低。剂量指数值最大的几种检查项目为头颅、冠状动脉CTA、颅脑CTA和鼻窦。尿路造影的CTDIvol虽然仅为20 mGy,但DLP却高达2 620 mGy·cm。结论 我国现有的CT剂量水平与国际相关组织发布的诊断标准水平(DRL)不符,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自己的DRL。  相似文献   

17.
移动CT头部扫描辐射剂量场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究移动CT在进行头部扫描时产生的杂散辐射在空间中的分布,以期为移动CT的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CareTom移动式多排CT头部序列进行单次扫描,用TLD(LiF:Mg,Cu,P)型热释光探测器测得辐射剂量值,并用Matlab软件绘制出辐射剂量场的空间分布。结果 移动CT前方的辐射剂量稍高于后方,周围空间辐射剂量场则大致呈从前向后的“倒三角”形分布。最大数值出现在中心水平层面,移动CT正前方距离扫描孔中心最近的测量点(距中心0.5 m),为0.255 mGy。结论 移动CT头部扫描产生的杂散辐射剂量较低,但为了避免长期低剂量辐射的损伤,检查技师和其他医护人员应尽量站在移动CT机的侧面和后方2 m以外的地方,并在扫描时尽可能地配置放射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18.
戴贵东  肖正远  兰永树  粱卡丽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71-127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方式对头颅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VCT对100例需要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50例行螺旋扫描,另50例行轴层扫描。两组数据经过VR、MIP、去骨VR和多平面重组等方法后处理,然后由3组医师通过5分评价法对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取其均值纳入统计学分析;记录每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两组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轴向扫描图像质量评分是(4.66±0.42)分、螺旋扫描CTA的成像质量评分(4.67±0.38)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扫描、螺旋扫描的CTDIvol分别是45.71和54.18mGy;DLP分别是731.43和954.68mGy·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层扫描方式辐射剂量更低。结论:64层CT头颅CTA轴扫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不降低图像质量,在临床运用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