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及特点。方法24例患者术前头部CT或MRI检查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共28个,其中1例患者有3个动脉瘤,2例患者各有2个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mm10个,6-15mm16个,16~25mm2个。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24例动脉瘤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例患者的3个动脉瘤栓塞了2个,另1个行手术夹闭。结果临床治愈21例,偏瘫1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存活22例均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残死率低。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5例,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男16例.女19例:年龄35~65岁,平均45.6岁。大脑前动脉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后交通动脉瘤17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动脉瘤直径4.0~18.0mm。首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大脑中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5例。Hunt-Hess0级6例,Ⅰ级19例,Ⅱ级7例,Ⅲ级3例。手术时间:发病48h14例,3~10d3例,11~16d18例。手术方法:瘤颈夹闭32例.瘤颈夹闭加包裹术2例.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行部分切除加夹闭术。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5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依据动脉瘤的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解剖动脉瘤颈,稳妥夹闭瘤蒂,结果:本组25例中术后恢复工作19例(76%),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并发脑积水2例,水灶性脑梗塞2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和术后病人致残及死亡的重要措施。脑积水是最常见并发症,需行V-P分流。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4-10d)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根据在DSA影像上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将全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为有CVS者,B组22例为无CVS者.全组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4-10d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行囊内栓塞.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时行Glasgow预后评分(COS),治疗结果经,检验.结果 全组动脉瘤腔100%闭塞42例,95%闭塞者4例,90%闭塞者2例;其中100%闭塞的患者中A组22例,B组20例,两组完全栓塞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术中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3例.A组GoS:ⅠI级10例,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1例,Ⅴ级3例;B组COS:Ⅰ级17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0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8.3%.术后随访3-58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复发.结论 动脉瘤破裂后在中期(4-10d)并不是都伴有CVS;在该期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8月~2003年3月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夹闭颅内动脉瘤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10~70岁,平均43.7岁。单发动脉瘤27例,多发动脉瘤l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l例。动脉瘤部位:大脑前动脉瘤2例3个,前交通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一后交通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Ml段  相似文献   

7.
烟雾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结果 11例中7例表现为颅内出血,4例表现为缺血症状;9个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1个位于大脑后动脉顶枕支,1个位于脉络膜后内侧动脉;11个动脉瘤除1例外周型动脉瘤因超选困难外其余10例均成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随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有出血或非动脉瘤性临床表现,此类动脉瘤可分为累及Willis环的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和累及侧支为主的外周动脉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患者的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可予对症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7例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ONYX胶栓塞1例。结果7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表现为脑室出血,1例表现为顶枕部脑内出血;3例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例位于脉络膜前动脉,1例位于大脑后动脉顶枕支,2例位于胼周动脉。7例均成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6例随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烟雾病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由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有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iod hemorrhage,SAH)的潜在危险,且SAH后有较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而目前所采取的干预性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同样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与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出血的危险性和治疗的风险进行综述,希望能提出较佳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处理策略。1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SAH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别较大。Juvela[1]通过平均19.7…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栓塞治疗急性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栓塞治疗的29例急性期(72 h)病人,分析栓塞治疗的临床结果。结果填塞程度达95%以上22例,90%~95%7例。半年后有19例行DSA复查,其中19例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未显影,2例示动脉瘤颈部显影。结论在动脉瘤破裂的急性期栓塞治疗可收到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出血后急性期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一般资料:共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从31岁到57岁,平均43.6岁。12例病人经急诊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自出血到治疗时间为0~7天。Hum及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不同手术时机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0例,根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分为早期治疗组(入院1~3 d进行手术治疗)和延期治疗组(入院4~14 d进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对2组患者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2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2组术后第8 d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 早期治疗组术后第8 d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延期治疗组(P<0.05)。早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延期治疗组(P<0.05); 早期治疗组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延期治疗组(P<0.05); 早期治疗组的致残率显著低于延期治疗组(P<0.05)。2组重残率、植物生存率及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治疗组的颅内感染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延期治疗组(P<0.05),脑积水和再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术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较显著,疗效及预后均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可能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关,可作为aSAH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行微弹簧圈栓塞的治疗经验.结果 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33例,次全栓塞2例,动脉瘤颈部有残留2例.术后死亡1例.18例病人随访6~12个月,复查DSA显示:复发1例,行手术夹闭;余病人未见动脉瘤复发迹象.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针对性血管内栓塞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前多无症状,患者多因动脉瘤破裂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而就诊.我们自2002-03~2006-09用微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日本脑健康检查(Braindock)的资料表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左右。颅内动脉瘤的主要起病形式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的年发病率为1/10000~2/10000。SAH的病死率为50%左右;经过积极救治,30%的病人可能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型Micrus弹簧圈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例自发性蛛刚膜下腔出血患者,共16枚动脉瘤采用Micrus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其中成篮技术选择顺序是:(1)弹簧圈直接成篮;(2)球囊辅助;(3)支架辅助.结果 14(14/16)枚动脉瘤获得完全致密栓塞,2枚获得次全致密栓塞,无操作相关的并发症.除1例术前Hunter-Hess V级患者植物生存外,其余14例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顺利恢复出院.结论 Micrus弹簧圈在成篮和填塞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是一种充满良好前景的新型动脉瘤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一、资料与方法 男性12例,女性34例,年龄21~78岁,平均49岁。病程3d至1个月,平均2周。头痛38例,头晕20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意识朦胧21例,昏迷5例。后交通动脉支16例,前交通动脉支20例,大脑前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6例,眼动脉2例。动脉瘤大小:0.4~1.0cm 43例,1cm以上3例,其中2.2cm 2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33例;Ⅲ级8例;Ⅳ级5例。颅脑CT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除4例急诊出现昏迷、脑疝、颅内血肿外全部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动脉瘤病变。全部患者均经翼点入路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18.
例1男性,46岁。因“间断头痛3年”入院。3年前曾因突发头痛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来我院查头颅MRI,考虑为多发动脉瘤。经螺旋CT及全脑DSA证实为:左前交通、前动脉胼周胼缘分叉部动脉瘤。行冠状切口左额开颅,沿纵裂向鞍部探查,在鸡冠处、大脑镰上发现一直径约1cm的脑膜瘤。手术行肿瘤全切、动脉瘤夹闭切除。随访3年,患者已正常生活工作。例2女性,58岁。因“突发摔倒、意识丧失1d”入院。入院查体:嗜睡,言语流利,四肢肌力4级,颈抵抗( )、颌下三指。急诊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后查头颅M…  相似文献   

19.
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附2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总结216例Ⅰ~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脑保护剂与暂时阻断载瘤动脉联合应用,脑血管痉挛治疗,直接手术处理动脉瘤的技术等.结果术后早期良好191例,差12例,死亡13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采取显微手术与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未破裂动脉瘤的关注较早,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直到ISUIA(International Study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vestigators)1998年I期及2003年Ⅱ期研究结果的公布,给神经外科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史及治疗方案的确定至今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