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效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17):328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重点是突出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训练和加强关节周围的肌群来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对2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缩短了治疗期,并体会到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计划主要在早期的功能锻炼和程序化护理。 相似文献
2.
对4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介入护理指导,随访6个月~1年,可缓解局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部分.先进的材料、精湛的技术只有和及时的术后康复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对125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通过术后全面、认真的评估、分析,做出相应的康复前评估,并用合理的康复训练程序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锻炼,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使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恢复到接近生理状态,对伤残患者早期走向社会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A)是以金属股骨头和金属髋臼置换病变髋关节,在骨科领域得到广泛开展。该手术在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和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科2005年4月~2009年5月对30例THA术后的康复训练进行加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个体化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对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个体护理措施,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早期积极主、被动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等。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0例中,无并发症发生,切口出血量大大的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个体化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早期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00—06/2006—06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6例,男111例,女75例,年龄36~83(平均54.5)岁。病因:股骨颈骨折133例,股骨头坏死45例,骨性关节炎8例。有2例因感染而致关节松动,施行关节翻修术后功能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1a,效果满意。假体位置及髋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7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预防并发症的产生,辅助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对79例患者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并对患者家属做详细的指导。结果:患者出院时无并发症,情绪稳定,出院随访3个月-1 a,效果满意。结论:我们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进行预见性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08/2007-03我院对98例适应证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7例,女41例;平均年龄65.8(49~8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6例,股骨头坏死39例,髋关节骨关节炎6例,类风湿性疾病3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手术应用混合型固定45例,生物型固定34例,骨水泥型固定19例,平均住院21 d。1.2术前护理1.2.1心理护理由于手术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且该类患者大多为老年人,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以及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等,术前主要以焦虑心理为主。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采用通俗语言使患者了解该项手术的优越性和操作技术的成熟性,并且说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消除患者的焦虑,使患者在平和的心理下接受手术。1.2.2术前准备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手术方案,明确观察和护理要点,以利于配合术后护理。配合医师,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确保手术如期进行,练习床上大小便,并指导正确使用便器,防止擦伤皮肤。术区严格备皮,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1.3术后护理1.3.1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博、心率、呼吸和血氧...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2000年以来成功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86例(88髋)患者在术后进行康复指导,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15.
崔德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6):149
背景:优质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和远期的效果,缩短康复训练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骨科。对象:1996-01/2004-10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7例,男22例,女35例;平均年龄58(43~70)岁。纳入标准:①股骨头坏死16例,股骨颈骨折32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骨折不愈合4例。②采用手术方式:42例骨水泥固定,15例非骨水泥固定。依… 相似文献
16.
房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3,7(32):4397-4397
近年来对6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主、被动功能训练并配合全面康复护理,有效地降低了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地提高了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能缓解髋部疼痛,矫正畸形,重建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髋关节的运动功能。我院2004年5月~2008年7月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4例患者施行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结果术后48h拔除负压引流管,7d后拄拐站立行走锻炼,12~14d拆线,12~18d康复出院。随访3~6月,患肢均恢复到术前活动水平,3例患者已回到工作岗位,未发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提出,因该术式假体脱位概率极低,术后加强卧床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督促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详尽的日常生活行为指导,对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和肌肉的张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工股骨头、全髋置换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进行此类手术例数逐年上升。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严重疾病的终末治疗,因其能解除关节疼痛,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该手术创伤大,为使手术过程平稳,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感染发生,我科重视加强对人工股骨头、全髋置换术的护理配合,降低了手术风险,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于某些髋关节疾病造成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日见增多。尽管有柄髋关节假体设计与生产日趋完善,但做这种手术患者仍面临着应用年龄谨慎和假体翻修缺陷的问题。无柄式人工全髋关节的设计与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