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90例脐带绕颈单胎妊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对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分娩的90例无脐带异常因素单胎妊娠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脐带绕颈不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但是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绕颈产妇应在加强产时监护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阴道分娩,以降低脐带绕颈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分娩方法。方法对脐带绕颈1周及2周以上产妇405例与无脐带绕颈产妇107例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脐带绕颈1周与无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脐带绕颈2周以上与无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3.
脐带绕颈是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脐带绕颈并非剖宫产指征。脐带绕颈的分娩有其特殊性。现分析我院1997年7月~1998年7月来我院分娩产妇865例中存在胎儿脐带绕颈190例(占ZI.9%)的分娩处理,结合文献,总结脐带绕颈的分娩处理体会。l一般资料190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中经阴道分娩143例,剖宫产47例,剖宫产率为24.7%。2处理方法2.l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思想情绪:使产妇正确认识到胎儿脐带绕颈只是脐带异常的表现,但因脐带本身有补偿性伸展,不拉紧至一定程度,不发生临床症状,对母子危害不大。经正确处理大多数产妇仍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头位分娩215例脐带绕颈与随机抽取215例无脐带绕颈的孕妇心里、分娩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①85%孕产妇因脐带绕颈产生不良心理影响。②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率25.12%,产后新生儿窒息率13.02%。③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高于无脐带绕颈组。结论:脐带绕颈对孕产妇心理有一定的影响,使胎儿窘迫率和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剖宫产率增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知识宣教,加强孕产妇心理指导,严密观察产程,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从而提高围产儿质量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率。方法对480例孕妇进行了产前超声检查,并与分娩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80例产妇中超声诊断脐带绕颈117例,分娩后有脐带绕颈者118例,其中超声误诊15例,漏诊1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4%。结论为了提高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符合率,必须尽量避免各种影响诊断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单胎头位、孕37周以上无其它合并症及并发症,估计胎儿体重在2500~4000克的产妇106例为观察组,产前经B超检测有脐带绕颈,同时选取同期内同等条件超声检测没有脐带绕颈10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分娩方式,临产后观察羊水性状、胎头下降程度,胎儿娩出后记录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评分.脐带绕颈周数,并估算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均为自然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9—10分,两组比较:胎头下降速度、新生儿体重及产后出血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脐带绕颈组)羊水污染Ⅱ-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脐带绕颈组)。结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可在监护下行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足月妊娠脐带绕颈病例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脐带正常产妇97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明显影响产程进展,临产时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减轻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胎儿脐带绕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图像表现和产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住院分娩、产后证实胎儿脐带绕颈,并排除其他高危因素的162例妊娠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超诊断脐带绕颈准确率为93.21%。结论彩超诊断脐带绕颈对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有重要意义,可降低脐带绕颈围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笔者对292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于阳江市江城区人民医院分娩的脐带绕颈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为阴道分娩,观察组为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儿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发生率、产后1 min与产后5 min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妇妊娠期,需及时关注胎儿脐带绕颈情况,以便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术,需加强产程监护,避免意外发生,确保产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探讨通过合适分娩方式的选择,减少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症状发生的的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足月单胎的344例脐带绕颈病例,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分析病例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并对比脐带绕颈和分娩方式的关联。结果:脐带绕颈会影响分娩方式,能够显著增加剖宫产率。结论:脐带绕颈会对胎儿造成非常大的威胁,极其容易导致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此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及时把握时间,做出合适的选择,避免发生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儿脐带绕颈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100例胎儿脐带绕颈孕产妇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采用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和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1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45例,剖宫产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脐带绕颈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 4 50例 B超诊断脐带绕颈产妇作为观察组 ,观察胎心变化 ,加强产程观察与护理 ,及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避免了处理不当与处理不及时引起的新生儿窒息、死亡。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 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 2 860例产前经 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 578例 ,选择 4 50例作为研究组 ,在选择产妇年龄、孕周及并发症上 ,两组均无明显差异。1.2 方法 :产妇入院后常规行 B超复查 ,提示脐带绕颈 ,正规宫缩后助产士专人护理 ,进入活跃期后 10~ 2 0分钟听胎心音 1次 ,每次听诊 1分钟 ,宫口开大 5cm后进行持续胎心监护。如果胎心音变…  相似文献   

14.
产妇不同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妇不同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2007年~2008年不同精神心理因素的120例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结果:精神上得到鼓励、对分娩充满信心的产妇顺产率84.21%,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对分娩没信心的产妇顺产率61.36%.结论:产妇不同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产后脐带绕颈不良结局的有效预防途径。方法将2010年1—11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脐带绕颈19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11月纳入风险管理的脐带绕颈20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急诊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产后脐带绕颈风险管理对于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PDCA管理模式对孕产妇纯母乳喂养进行管理,探讨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医疗管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4月1日~11月30日在新疆哈密吐哈石油医院分娩的产妇164例进行临床干预,与2013年2月1日~11月30日在分娩的产妇195例进行对比。结果:按照PDCA管理模式进行医疗管理后,2014年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达到38.4%,较2013年提高了10%。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PDCA管理模式对产科、儿科进行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采用彩色多普勒与三维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分娩并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的49例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均接受彩色多普勒与三维超声联合诊断,以分娩结局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符合率,比较不同脐带绕颈情况胎儿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比(S/D)。结果:心动过速符合率为84.21%、心动过缓符合率为66.67%、胎动异常符合率为90.24%、脐带绕颈符合率为92.68%、羊水过少符合率为100%;脐带绕颈周数越大,其RI、S/D数值越大。结论:在胎儿窘迫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联合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分娩方式、分娩时机选择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有效改善胎儿生存质量,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胎儿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时可引起新生儿窒息或围产儿死亡。胎儿脐带绕颈占分娩总数的 13.70 %~ 4 4 .56%。运用彩色超声检查胎儿脐带绕颈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因能及时准确向临床提供胎儿脐带绕颈及缠绕周数的可靠依据 ,以便产科选择恰当时机的分娩方式 ,从而提高围产儿的生存率和优生率。 1998年 4月~ 12月笔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 50例脐带绕颈 ,经分娩及剖宫产证实 53例符合脐带绕颈 ,2例为脐带受压。1 临床资料孕妇年龄 2 4~ 30岁 ,平均 2 6.2岁 ,孕周 35~ 4 1周 ,平均 37.5周。所用仪器 HP- so…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有完整资料200例孕妇并已分娩,B超诊断有脐带绕颈65例,产后临床证实有57例,B超诊断符合率88%,在B超下见到胎儿颈部软组织压迹及压迹处有脐带回声作为诊断依据。资料分析认为脐带绕颈与脐带的长度有关,脐带绕颈周敷增加或绕颈较紧,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死亡率增加,使产程延长或剖宫产及阴道手术率增高。产前B超探测,结合胎儿监护仪,均可在产前做出脐带绕颈诊断,为产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从而提高了新生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180例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娩疼痛强度等。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阴道撕裂率、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指导可以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腹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