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发展》项目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中国的《护理发展》项目自1995年1月签署执行,至1998年12月该项目已基本顺利完成。该项目在设计和执行上,是以国家护理发展总体规划为目标,即旨在通过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管理、护理临床实践水平,以及改革中专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评估执行单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重新拟定各班次职责,将基础护理纳入班次职责,并以表格的形式制定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评估执行单来督促护士落实基础护理.改变排班模式,增设早晚班,组长掌握分级护理标准,宏观调控常规护理项目,三班按照执行单落实患者的分级护理.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执行单的实施保证了基础护理的规范化落实,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医疗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为此,我科自2009年10月对需做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实行雾化吸入执行单挂牌服务,让家属了解患儿的治疗项目,增加护理服务透明度,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并探讨基础护理项目执行单在指导并落实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6月经巴塞尔指数评分依赖型患者228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1—6月经巴塞尔指数评分依赖型患者21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自行制定的基础护理项目执行单来确定患者需执行的项目,护理人员根据指定的项目来实施基础护理,护士长对质量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为95.05%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为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1);对照组陪护率30.8%,观察组陪护率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P〈0.01);对照组基础护理满意度为95.3%,观察组基础护理满意度为9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结论基础护理项目执行单能针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有效的补偿,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滴眼液治疗项目,增加护理服务透明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自行设计眼液执行卡并运用于临床。结果 实施眼液执行卡满足了病人及家属的需求,提高了护理服务透明度、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率。结论 眼液执行卡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行眼液执行卡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塑造高效护理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制订执行目标,转变执行观念,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高效执行体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执行团队,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合理激励机制,建立沟通渠道,塑造良好执行文化等有力措施,不断塑造护理高效执行力。结果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护理工作质量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病房管理和五常法管理的护理不良条数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由2008年的51.3%提高至2009年的65.6%,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结论护理高效执行力对保证护理管理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眼科护理技术质量改进小组,制定小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分析护士在执行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质量改进项目,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加强重点部门管理,眼科护理技术实行分级管理,构建学习平台。结果:通过4年实践,各级护士眼科技术操作考核达标率及患者对护士操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眼科技术操作日趋规范,眼科护理技术的质量和内涵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引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眼科护理技术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一病一优"护理流程执行评价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病人3 787例为研究对象,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使用"一病一优"护理流程执行评价表进行阶段性评价,并调查其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使用"一病一优"护理流程执行评价表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一病一优"护理流程执行评价表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促进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护士专业护理能力及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和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理的价值,让病人真正感受到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明确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构建符合社区家庭病床护理服务项目.方法 2011年6-7月,通过文献检索、现况调查等方法自行设计专家咨询表,使用Delphi法对15名社区医疗、护理及管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确立家庭病床护理服务项目,对家庭病床患者统一开展相关护理服务.结果 经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的家庭病床护理服务为5个类别共27个项目.结论 在中国现有的社区/家庭护理发展条件下,应重视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心理护理、康复与健康指导类护理项目,慎重执行治疗性护理项目,对居家患者的生活护理给予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的应用效果,为规范护士行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专科护理工作特点,设计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指导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嘱护理级别的更改,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并及时记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由责任组长和护士长检查落实情况。比较使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前后基础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后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规范了护士行为,完善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项目,便于护士掌握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可有效保证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用于压疮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中的效果。 方法 成立压疮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组,将多部门资源及人员有效整合,通过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收尾5个阶段进行压疮护理评估,确定目标及制定改善计划,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后,压疮风险识别准确率由56.0%提升至90.1%,预防措施实施正确率由18.0%提升至91.5%,院内压疮发生率由2013年的0.941‰下降至2014年的0.643‰。 结论 实施项目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嘱执行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工作中采用医嘱执行单进行护理操作。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避免了一些护理缺陷,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结论:医嘱执行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护理项目成本核算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成本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医疗护理服务价格,提高护理成本管理水平,有必要先形成科学规范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目前,我国的护理成本研究正逐步深化,护理成本核算向项目化发展。本文介绍了护理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及我国护理项目成本核算的发展现况,并提出护理项目成本核算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护理措施执行单在重症护理中的经验。方法:以表格形式设计三种类型的护理措施执行单,措施简明、有时间量化,每次执行有签名,每日有检查落实和修订。结果:内科试行一年,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已在全院推广使用。结论:护理措施的落实具体、到位、病人得到真正的服务,同时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了护理管理,体现了护理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护理创新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内54个护理单元,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寻找创新点;立项后经过评选,实用性、可行性强的项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结果:18项获奖创新项目推广应用后,全院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5.32%提高到2011年的99.12%,提升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品质。结论:创新护理应用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是有效的,应采用创新来引领护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六西格玛管理在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六西格玛管理在我国护理质量管理如改进临床护理活动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建立专门的执行和培训机构对于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实施是重要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六西格玛管理在我国护理质量管理如改进临床护理活动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建立专门的执行和培训机构对于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实施是重要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格式床旁基础护理执行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执行单前6个月内收治的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施基础护理,不使用专用护理记录单。将使用执行单6个月中收治的10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设计体现专科特点的基础护理执行单,结合对患者自理情况的评估,规范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将执行单挂于患者床尾,由护士执行和记录。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表格式床旁基础护理执行单的应用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的分级护理服务体系。方法对200名不同护理等级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按照主次因素分析法的原则,建立了基于患者需求的分级护理服务内容框架。依据护理服务内容框架设计咨询调查表,采用专家咨询法,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次的咨询调查,确定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结果构建的分级护理服务体系包括21项一级护理服务项目,10项二、三级护理服务项目以及每个项目的最少执行频次和执行人员最低资质。结论建立的分级护理服务体系,明确了分级护理服务内容、标准以及执行人员资质,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可参照的依据,有利于提高分级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补充和完善分级护理制度服务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方法 先确立分级护理各级别内容指标,然后采用Delphi法对护理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结果 3轮专家咨询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30、29和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91%和88%,充分反映了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来自全国14个省市27所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领域的护理专家共30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专家平均权威系数在0.8以上,说明咨询结果可信.一、二、三级护理项目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专家在确定各级护理项目上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结论 应用Delphi法筛选出各护理级别应包含的护理内容:一级护理32项,二级护理23项,三级护理19项,并规定了各级别各项护理内容的最少执行频次和最低资质执行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