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风哮理论的形成,风邪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哮病发作的主要病机,祛风解痉是治疗哮病的根本大法等方面,阐述了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哮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从肝从风论治运动神经元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89年8月至1991年2月,在王烈教授指导下,对82例过敏性咳嗽患儿从哮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长春中医学院附院门诊病人,且符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5.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王檀教授从“火”论治哮病发作期的药对经验。王檀提出“哮病主于火”和“五脏六腑皆令人哮”新理论,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从火论治,实火则清,虚火则降,郁火则宣,兼以化痰止哮。临证常用清心泻火药对黄连-生地黄、竹叶-木通/通草;泻肺降火药对桑白皮-地骨皮;滋阴降火药对知母-黄柏;清肝潜阳药对龙骨-牡蛎、牛膝-代赭石;清胆和胃药对青蒿-黄芩;清宣伏火药对防风-广藿香。  相似文献   

7.
范伏元从风论治慢性咳嗽,认为在风、寒、湿、痰等众多病理因素中,以风邪最为常见。风咳基本病机为风邪伏肺,遇感触发,发为咳嗽,从而提出"疏风宣肺,缓急止咳"治疗大法从风论治慢性咳嗽,在临床工作中卓有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首都国医名师武维屏教授谨遵《内经》及仲景所论,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指导下取诸家之长,审证求因、谨守病机、司外揣内,提出“外风始受于肺,内风始生于肝,外风引动内风是咳、喘、哮发作的中心环节”的学术思想,重视从风论治咳、喘、哮。基于跟师临床医案,进一步拓展和解析武老“外风始受于肺,内风始生于肝”的学术思想,总结其从风论治咳、喘、哮的临床经验,继承和推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从晁恩祥"风盛挛急"理论谈哮病病机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王雪京 《北京中医药》2011,30(2):99-100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病.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痰为中心的宿根学说逐渐成为哮病病因病机的核心学说,也成为当代中医学认识哮病的经典学说.但是近些年来,中医学界出现了对于哮病病机的一些新看法、新学说,可以看作是对经典学说的挑战,也可以看作是对经典理论的补充,是哮病学术的进步.晁恩祥教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10.
李颖  王雪京 《北京中医》2011,(2):99-100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病。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痰为中心的宿根学说逐渐成为哮病病因病机的核心学说,也成为当代中医学认识哮病的经典学说。但是近些年来,中医学界出现了对于哮病病机的一些新看法、新学说,可以看作是对经典学说的挑战,也可以看作是对经典理论的补充,是哮病学术的进步。晁恩祥教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风哮"的病名,且以"风盛挛急"来诠释"风哮"的病机,系统地提出"风哮"的临床证候学特征、风哮的治疗思路及临床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痛、头风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为阳邪,其性趋之上,偏头痛的发病与风邪有密切的关系,偏头痛一般强调从内治疗,刘师总结偏头痛治疗经验强调:脏腑亏虚,外风侵袭,气机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在治疗偏头痛过程中辨表辨本结合,在疏肝理气或平肝潜阳、柔肝祛风、活血通络的基础上配合疏散风热、风寒或风湿之法,既使本病得治又可以兼顾其表,表里同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120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作者用自拟祛风治哮汤加减为主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120例,痊愈55例,显效42例,好转23例,并在咳消失 后继用中药调理巩固,防止其以复,疗效满意。作者认为:该病似咳非咳,似哮非哮,中医病名应以“哮咳”为妥,并联系现代医学进展进行中西医病机探讨,对其治疗提出不应咳嗽常规治疗,而应从哮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略谈冠心病心绞痛从络从风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艳  王侠 《新中医》2001,33(11):67-68
冠心病心绞痛,多数医家辨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阴寒为标,强调辨证论治。笔者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辨治宜重视其病变部位和发病特点,亦即病位在络,致病和诱发因素多为风邪。现就冠心病心绞痛从络从风论治略谈己见。1冠心病心绞痛与络脉理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心痛、胸痹、卒心痛等病证范畴。古代医著有关心绞痛部位的描述,主要在心之别络。《诸病源候论》曰:“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脉,为风邪冷气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明确提出心绞痛的发生是心之别络的凝涩。《沈氏尊生书》曰:…  相似文献   

15.
孙海涛 《河南中医》2012,32(7):927-928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形式,证候特征大多表现为风性,且重要致病因素为风邪,重要病机为络滞风阻,祛风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重视风邪为患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往往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往,中医诊治过敏性疾病,多立足辨证,从肺、脾、肾入手。笔者认为:从辨而言,均珂见该病多兼“风”邪为患。应病证结合,在调治肺、脾、肾的同时,辨清“风”邪为患之病机及其相应证候,从外风侵袭、脾虚生风、血热动风四方面辨治,并注意祛“风”治疗的用药特点2。  相似文献   

17.
从风论治偏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偏头痛方”治疗偏头痛200例疗效的观察,从“风”探讨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肝从风论治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栗庆林 《光明中医》2004,19(6):18-19
支气管哮喘是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加剧 ,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1] 。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炎、平喘、脱敏、免疫治疗等 ,中医多责之于“伏痰”说 ,宿痰内伏于肺 ,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 ,以致痰阻气道 ,肺气上逆所致。然临床…  相似文献   

19.
邓宝华 《世界中医药》2011,6(4):310-310
慢性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多数医家治疗多予健脾淡渗利湿、甘缓酸收升提、温肾固涩止泻,但疗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发现该类患者多有体虚易感、受凉或进食肥甘之物易加重等现象,有肺虚一面,故笔者近5年来从肺、从风来治疗,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