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年内吞咽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对50例放疗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所有患者均填写吞咽调查问卷和接受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观察患者吞咽情况的变化。结果:吞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1个月开始出现吞咽困难症状(P<0.05);咽后软组织水肿、吞咽疼痛发病率在放疗后1个月显著上升,但随着放疗结束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FSS检查评估结果显示,不同性状食物的咽期传送时间在放疗后呈逐渐延长趋势至随访结束(P<0.05):放疗后1个月会厌部残留开始出现,但随放疗结束时间的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吞咽困难的症状达到高峰,并随放疗结束时间的增加患者主观的吞咽困难的症状呈逐渐减轻趋势,但咽期食物运送时间却呈逐渐延长的趋势,并在放疗1年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施行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行硬膜外麻醉患者60例,记录患者术后1 d、3 d、15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腰痛、酸胀感受、尿潴留、头痛及穿刺点压痛等情况。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中,第1天、第3天出现2例尿潴留;术后1 d、3d出现神经刺激征3例,术后15 d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 d出现穿刺点腰痛、压痛及腰酸胀感5例,术后3 d上升至10例,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术后1 d出现头痛1例,术后5~10 d消失,且随访前未出现再次头痛症状。结论:妇产科给予硬膜外麻醉患者,可减少血流动力学干扰,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会出现不良并发症,需积极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变化、治疗后1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2组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况、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爆发痛发作次数变化、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评分表(ECOG)变化、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便秘,1例恶心;观察组出现1例嗜睡,1例便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可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提升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科手术施行硬膜外麻醉后的临床并发症。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实施硬膜外麻醉的产科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于患者L2~3、L1~2处做穿刺点,实施直入穿刺法,并于术后行镇痛处理,借助电话随访的方式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术后第1天,1例患者出现头痛症状,占比2.0%;术后第2天,7例患者出现腰痛、穿刺点压痛等症状,占比14.0%;术后第3天,18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占比36.0%。针对性处理后缓慢消退,术后半年全部消退。结论:产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后易出现腰痛、头痛、穿刺点压痛等症状,经针对性处理后可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男40例、女51例。年龄66~97岁,中位数79岁。骨折按照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25例、Ⅲ型40例、Ⅳ型12例。合并高血压病40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 d,中位数3 d。治疗后观察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8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9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77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9例采用倚天钉固定,3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48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输血量200~400 m L,中位数229 m L。8例患者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血压较高等原因转入ICU观察治疗1~3 d。术后1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脑梗塞,治疗后出现偏瘫症状;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1~3 d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术后7 d出现认知障碍,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控制,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中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公 共卫生医院 2016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36 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使 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最终效果。结果:36 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应用了游离皮瓣移植修 复的方式后,35 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为 97.22 %。1 例患者术后出现了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的情况,及时观察发现, 经积极手术探查,皮瓣完全成活;1 例患者出现了筋膜皮瓣下积血的情况,出现了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的情况,导致皮瓣坏死。 进行 6 ~ 48 个月的随访工作,发现皮瓣成活所有患者对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外形恢复情况均比较满意。结论:使用游离皮瓣 移植修的方式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提升皮瓣成活率,加快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肥胖患者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85例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出现2例阑尾系膜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肠管电灼伤;3例发生术后穿刺孔感染,3例术后腹腔脓肿以及1例残端瘘。结论:肥胖患者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不仅与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息息相关,还与阑尾炎的病情程度有关。正确认识该病的严重程度、统一规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能够明显地减少肥胖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牛奔  王斌 《亚太传统医药》2012,8(8):160-161
目的:观察且分析探讨行术中射频消融术(RFA)之后再行病灶刮除术在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柱转移瘤患者19例,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全部完整,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了为期6个月至2年(平均11.6个月)的术后随访,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相对于消融之前,术中射频消融后的瘤体出现显著的固缩,术中出血400~3 750mL,平均出血量为1 033.5mL;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没有出现瘫痪等加重病例。术后随访中,术前腰背部疼痛程度VAS法(即视觉疼痛评分表)评分由原先的5.6分降低为术后6个月的1.8分,疼痛程度显著缓解(P<0.01)。随访期间18例患者均复发,其中1例在术后7个月复发,为乳腺癌转移患者;2例甲状腺癌患者和1例前列腺癌患者因为原发灶控制较差在随访的第7~9个月期间死亡。结论:行术中射频消融术(RFA)之后再行病灶刮除术在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不错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引起视力残疾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记录患者视力情况,与术前对比,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视力方面,患者术前视力≥0.5占18.4%,术后视力≥0.5占52.6%,患者术后眼部视力情况明显好于术前(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术后3例患者出现前方出血,1例患者出现角膜水肿,1周后恢复,不存在有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针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选择超声乳化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可吸收钉内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Pipki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ipkin骨折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行后外侧入路可吸收钉内固定联合PRP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Thompson-Epstein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术后骨性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4例Pipkin骨折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16~50个月随访,平均3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其中1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并已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Harris评分平均(82.57±3.98)分;Thompson-Epstein标准评价,优4例,良8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85.71%。结论:后外侧入路可吸收钉内固定联合PRP治疗Pipkin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方法进行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但是我院自2009年2月以来患者中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不同病例的恢复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86,80,86岁;左侧股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2例需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同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切开探查后,常规游离并解剖出肠系膜静脉及动脉,于肠系膜血管底部0.5cm处结扎和切断。对照组实施结肠断端与下段直肠直接吻合术;研究组采取结肠成形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半年、1年每日排便的次数及1年后两组患者肛门排便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半年每日的排便次数为3次,1年每日的排便次数为1.5次,对照组半年每日排便次数为8次,1年每日的排便次数为5.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1年后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排便障碍,2例无法控制排气,2例无法控制稀便,而对照组有7例无法控制排气,8例出现漏稀便。研究组1年后有1例患者出现便秘情况。结论:结肠成形术的出现能使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排便急迫、便数过多、失禁等前切保肛术综合征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且操作简单、安全,相较于直接吻合术,更能使肛门控制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白内障扶贫复明手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植入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为后囊膜破裂一期患者,且已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对所有患者采用前端玻璃体剪除术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46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对比中,可以得出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最好。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0.5的患者有45例。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0.5的患者有40例。术后1周,视力恢复0.5的患者有2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好于术后1周和1个月,P0.05。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中,有3例出现角膜水肿,占6.52%。有5例出现眼部炎症,占10.86%。经过治疗后均已痊愈,对于试验结果无影响。结论:白内障扶贫复明手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植入人工晶体,采用前端玻璃体剪除术,并选择合理的植入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萎缩性阴道炎主要因为患者的卵巢功能出现了衰退的情况,体内雌激素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降低,上皮出现了变薄的情况,阴道p H值上升,从而导致患者的阴道自净功能以及防御功能下降,进而导致患者体内外致病菌严重入侵,并且过量的繁殖最终造成患者出现了炎症的情况[1]。我院对收治的阴虚湿热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选择三枪汤联合激素给予临床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120例阴虚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软组织矫形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矫治中的疗效。方法根据Wassel分型标准选择Ⅱ型、Ⅲ型和Ⅳ型的先天复拇指畸形患者39例(共42指),对其骨骼进行处理的同时,对指伸、屈肌腱松解、力线重建、拇短展肌止点重建及侧韧带重建等均采用皮肤复合软组织瓣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拇指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本组39例42指中,相对缘血管神经束缺损率为81%,血管神经走行变异率为19%;2指伸及屈肌腱异常束形成率为69%;Ⅱ型及Ⅲ型均存在两指相对缘侧副韧带异常,Ⅳ型一侧韧带挛缩率为83.33%;1例1指皮瓣尖端出现少许坏死情况,经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时手指外观美学效果均比较理想,肉眼观察外形与正常指无明显的差别;2例3指出现继发畸形情况,再次手术矫形后外观及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出现轻度伤口感染情况,经定期换药处理后恢复正常;术后总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末次随访时总体满意度为90%。结论软组织矫形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矫治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新安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假性胰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其手术治疗方式、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20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的有2例;9例囊肿–胃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的有1例;外引流术4例,术后出现胰瘘的有1例;切除术3例。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很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囊肿形成的原因、位置、特点等选择手术方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头痛伴右侧面部麻木1d入院.患者1d前出现头痛,呈一过性胀痛,以额顶部明显,持续约5min,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如蚁虫爬咬感.余一般情况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灌不灌肠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前睡眠状况、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LC术灌肠必要性与合理性·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灌肠10例,不灌肠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睡眠状况、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不灌肠组在术前睡眠状况优于灌肠组;在术中情况、术后恢复中两组元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出现腹胀、恶心及首次进食时间、食欲、首次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不适、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后出现伤口疼痛、头晕、疲乏不适及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LC术术前不常规灌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肿瘤病人服用甲地孕酮配合化疗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肿甲地孕酮分散片辅助止吐30例疗效观察。方法将36例化疗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化疗加甲地孕酮。化疗前1天开始服用甲地孕酮160mg,1次,天直至化疗结束后7天;对照组单用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食欲、体重、骨髓抑制情况、karnofsky评分情况。结果经2个周期化疗后,观察组在胃肠道反应、食欲、体重、karnofsky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1例出现血糖升高,1例双下肢水肿,经对症处理症状均消失。结论甲地孕酮毒副反应轻,对化疗期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有明显帮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腹症患者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60 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 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 ERAS 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 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老年急腹症患者采取基于 ERAS 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 出现的概率,改善患者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