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蒋赛花 《中国卫生产业》2014,(13):84+86-84,86
目的分析研究输卵管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的女性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当中出血量、临床手术时间以及合并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6.6%;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3.3%。结果表明,病人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合并症极少,使病人健康生活治疗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胆囊结石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2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88倒),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减少较之开腹手术更好。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湿疹采取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湿疹病人12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使用皮炎平霜治疗,实验组对病人使用外用冰黄肤乐膏治疗。结果两组病人之前SSRI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SSRI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1.6%,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1.6%;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76.6%,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黄肤乐膏对慢性湿疹起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永茂 《中国卫生产业》2014,(3):141-141,143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患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对患者使用IUC模式治疗,对照组对患者使用传统常规临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临床病死率、住院天数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的相关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胰腺炎采取ICU模式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病死率得以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晓林  朱力 《健康必读》2008,7(10):44-44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0例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60例临床资料。结果LC组与OC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天数、术后住院天数、输液天数及疼痛情况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调取2008年3月-2009年1月我院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信息.以其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应用临床路径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在48h以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本院择期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方面和对照组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过干预以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在干预以后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临床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应坚持尽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中选取6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在临床对其加大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对早期乳腺炎采用暖宫贴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早期乳腺炎病人140例,采取抽签随机模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病人采用暖宫贴联合人工挤奶治疗,对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7%、74.2%,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2.8%;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0%。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炎病人采用暖宫贴联合人工挤奶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1例哺乳婴儿出现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炎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对于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谷云芬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46+48-46,48
目的分析研究PICC置管围手术期合并症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PICC置管的维护方法。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手术的病人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合并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置管采取合理有效的维护以及对出现的合并症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不但使PICC置管使用时间增加,同时发生合并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胆囊结石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22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减少较之开腹手术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结合患者病情及意愿分成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对机体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传雷 《药物与人》2014,(10):202-20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一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胆囊胆总管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和结石复发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和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确切,术后结石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快速手术住院制度的可行性。方法 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传统住院途径管理,60例;实验组,按快速手术住院制度管理,60例。分析2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2组平均住院日与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差异,而并发症及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快速手术住院制度,规范了医疗工作流程,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节约了住院费用,体现了病房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4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行腹腔镜手术时,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情况。结果46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2例行中转开腹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Ⅲ级。I级和Ⅱ级平均手术时间(68±21)min,Ⅲ级平均手术时间(96±33)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4±2)d、(7±4)d,I级和Ⅱ级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短于Ⅲ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I级和Ⅱ级病变中是安全可靠的,Ⅲ级适合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摘除子宫肌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1.2天,对照组患者为7.1±1.3天,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胃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摘除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分析对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服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实施,不仅疗效确切,同时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洁兰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523-1524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制定的术后护理)和对照组(接受一般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48h焦虑、抑郁评分,术后8、24h恶心呕吐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24、48h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24、48h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合理的术后护理在缓解术后负性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而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出院时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少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治疗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