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灌洗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支气管灌洗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GCS 3~ 8分重型颅脑损伤已行气管切开患者 80例 ,随机选 40例 (实验组 )伤后早期行支气管灌洗 ,另 40例 (对照组 )未予支气管灌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 :48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 1 7例 ,有 1 5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6 .8± 2 .2d ;对照组 31例 ,有 1 9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1 6 .2± 3 .4d。实验组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早期支气管灌洗能有效防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1年6月期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为对象,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调查,按照气切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组,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3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有无营养不良、是否机械通气、昏迷病程、气管切开病程、套管类型、有无留置胃管、有无误吸、是否激素治疗等方面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营养不良、昏迷病程>10 d、气管切开病程>10 d、套管不可冲洗、激素治疗均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与患者吸烟、营养不良、糖尿病、昏迷和气切时间长、套管不可冲洗以及激素治疗等因素相关,临床应该从相关危险因素入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79-3680
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0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控制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时间和死亡率。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情况,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分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依据按需吸痰指征行改良吸痰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氧分压(PaO 2)和氧合指数(OI)]及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血气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aO 2、OI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良好,可更好地维持呼吸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350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350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102例(29.1%)发生肺部感染,作为感染组;248例未发生肺部感染,作为非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白蛋白水平、术前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气管切开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35 g/L、住院时间≥3周、存在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为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白蛋白水平低下、住院时间延长、出现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神经外科7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例进行分析,并定期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率高,78例中有6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达79.49%。其中45例发生在气管切开后3~10 d内,有2例直接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故加强病房管理、湿化气道、充分吸痰、消毒隔离、准确使用抗生素等是防治肺部感染的关键,且加强气管切开术后3~10 d的护理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50例,给于气管综合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于一般护理。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是(22.88±7.32)d,对照组是(26.65±8.43)d;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8.0%,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胃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拔管后切口闭合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64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是否保留原有胃管分成实验组(保留原有胃管)和对照组(不保留原有胃管),对两组患者气管套管拔出后切口闭合时间、肺部再次感染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切口闭合时间(2.26±1.94)d较对照组(3.83±3.82)d缩短(P<0.05);实验组肺部再次感染率(14.70%)少于对照组(4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选择在拔气管套管时保留原有胃管可使切口早期愈合,减少肺部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9.
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GCS3-5分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选20例(实验组)伤后12小时内行早期气管切开,另20例(对照)未予早期气管切开。所有患者均予先锋必、丁胺卡那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8例,有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天,平均6.5天;对照组18例,有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10-20天,平均17.2天。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早期气管切开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未早期气管切开者(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磊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60-2162
我院2002年1月~2007年4月对5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在HBO治疗中采用自制装置进行吸氧,并给予全面周到的护理,使患者能够带气管套管早期进行HBO治疗,因而控制了肺部感染,促进了患者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3~58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1],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均≤8分,其中颅内血肿21例,脑干损伤3例,脑挫裂伤26例,予常规抢救及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所有病例行气管切开,术后常规予降颅压、护…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红 《现代护理》2002,8(10):759-759
为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 ,并寻求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我科 1996年 1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10 1例重型颅脑损伤中 2 2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加强重型颅脑损伤后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 10 1例 ,脑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 13例 ,脑挫伤 5例 ,脑干损伤 3例 ,其中合并颅底骨折9例 ,有昏迷 18例行气管切开 13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 2 2例 ,发生率为 2 2 %,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2 1~ 78,平均年龄42岁。1.2 临床表现及检查 肺部感染多在伤后 4~ 7天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128例患者随机分成早期气管切开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比较其肺部感染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TC)。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感染率显著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7、10天C-反应蛋白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7、10天早期气管切开组PTC明显较晚期气管切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临床上结合CRP和PTC的动态数据观察,可以帮助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8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肺部感染。结果:本组治愈54例,好转12例,自动出院5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死亡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2001年1月-2006年1月对收治的5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50例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45±1.5)岁。气管切开时间3~55d,平均(30.0±2.3)d,其中重症颅脑损伤22例,严重烧伤病15例,其他重症患者13例。2.结果。50例气管切开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合并肺部感染11例,皮下气肿2例,吞咽困难1例,死亡1例。其余病例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60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接受气管切开救治,统计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者17例(28.33%);共检出病原菌64株,主要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35.94%)、金黄色葡萄球菌(23.44%)。术后肺部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在长期吸烟、营养不良、昏迷时间长、气管切开病程长、无冲洗型气管、留置胃管、误吸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昏迷时间长、气管切开病程长、无冲洗型气管、留置胃管、误吸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高,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从营养、昏迷、气管切开病程、冲洗型气管、留置胃管、误吸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共收治16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中53例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2.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史、住院天数≥20 d、基础疾病史、休克史和呼吸机应用史是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7%,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2.7%,真菌占4.6%.[结论]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其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反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5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研究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方式,以便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昏迷时间≥1周、慢性疾病及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患者肺部感染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57例患者当中有29例患者肺部感染(50. 88%),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最高(61. 29%);其次为鲍蔓不动杆菌(15. 79%),铜绿假单胞菌(36. 24%),金换色葡萄球菌(21. 05%)。结论:在临床上,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以发生肺部感染,通过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合理药物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宋志英  马嫦梅 《护理研究》2011,25(27):2489-2490
[目的]探讨一种针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以便能有效地预防口臭及口腔感染的发生。[方法]将4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益口含漱液常规口腔护理法;观察组在口腔护理操作常规的基础上,采用口鼻腔冲洗法。[结果]两组口臭、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采用益口含漱液行口鼻腔冲洗法,能有效地预防口臭及口腔感染,而且口感较好,减少了下呼吸道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3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抢救与护理,对防止呼吸道梗阻,保证充分供氧,减轻脑水肿,降低肺部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34例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5例于手术后4~15d内死亡,29例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对气管切开患者,在术后的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好吸痰的指征及方法 ,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结论防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4例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1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282例(96%)安全度过急性期。其中36例(12%)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