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于麟  李力  丁玉琳 《中国康复》2012,27(3):201-203
目的:观察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行VAS疼痛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VAS加权值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更低于电针组及ESWT组(P<0.05);ESWT组在治疗后3月VAS改善优于电针组(P<0.05);ESWT组及联合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有升高;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冲击波组治愈率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ESWT和电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均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注射用针头刺络放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0例,并与传统针灸加红外线理疗相对照.刺络放血组的总疗效是92.5%,对照组是72.7%,刺络放血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刺络放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优于一般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势半球头穴透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失语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C组加用言语训练治疗,C组再加用优势半球头穴透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各种言语形式的障碍程度分级表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定法(CADL)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4种言语形式均有明显改善,且C组更优于B组,B组更优于A组(均P<0.05);3组治疗后CADL得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C组更高于B组,B组更高于A组(均P<0.05)。结论:优势半球头穴透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失语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3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A、B、C 3组,A组采用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每穴封新斯的明0.25 mg加维生素B120mg;B组采用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每穴封新斯的明0.15 mg加维生素B110 mg;C组患者抽取新斯的明1 mg肌内注射。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排尿量及显效时间。结果: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A、B组比较有差异(P0.05);3组患者排尿量和显效时间比较,A组与B、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定,且每穴注射新斯的明0.25 mg加维生素B120 mg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刺血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注射用针头刺络放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0例,并与传统针灸加红外线理疗相对照。刺络放血组的总疗效是92.5%,对照组是72.7%,刺络放血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刺络放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优于一般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化,分为A组(常规针刺)、B组(穴位注射)同C组(刺络放血)各60例。A组患者于肩中俞、外关、肩井、颈夹脊等穴位实施常规针刺;B组注在此基础上注射1mL维生素B12;C组刺络放血后于穴位上留罐10min后出罐。三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d、干预后30d、干预后90d采用颈痛量表(NPQ)进行各项评分。结果 干预后10d,C组NPQ评分显著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d、干预后90d后,B组NPQ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疼痛,其中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炳国  戴丽娟 《中国康复》2010,25(2):139-14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35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风池穴丹香冠心注射液注射,每日1次。结果:治疗3次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85.7%、57.1%,P0.05)。结论:穴位注射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电针、单纯推拿对比。方法:选择2000-01/2005-12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就诊的背肌筋膜炎患者83例,均知情同意。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3组,电针组25例,推拿组25例,电针加推拿组33例。①电针组取大杼、风门、附分、膏肓、魂门及阿是穴,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适宜为度,留针30min。②推拿组患者取俯卧位,用滚法推背部第一和第二侧膀胱经5~10min;点揉阿是穴;在背部反复弹拨两侧骶棘肌3~5遍;在背部用擦法以透热为度。整个过程20~30min。③在电针后立即实施背部的推拿治疗。各组治疗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评估疗效:①好转: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②有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但往往会复发,1年内发作次数≤3次。结果:8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治疗2个月后电针组、推拿组、电针加推拿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4%,97%,电针加推拿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针组和推拿组(P<0.05),电针组和推拿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和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10.
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均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A组加用患处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0d后,A组平均止痛和结痂时间均较B组短(P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52.5%、97.5%与27.5%、87.5%,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刺络放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60例。A组实施常规针刺法,B组采取穴位注射法,C组予以刺络放血法。三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 d、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颈痛量表(NPQ)进行各项评分。结果:A组、B组、C组干预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0 d,C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90 d后,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疼痛,在短期疗效中,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疗效相近,但在中期疗效中,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且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刺络放血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热敏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单一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探讨膝骨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玻璃酸钠组(A组),热敏灸加玻璃酸钠组(B组),玻璃酸钠组(C组),每组30例。(1)A组:针刺治疗穴位,内膝眼、外膝眼、梁丘等,针后行TDP治疗仪照射,1次/d ;一周后再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1次/周。(2)B组:实施热敏灸,时间15分钟,1次/d ;一周后再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1次/周。(3).C组: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结果:(1).A、B、C三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83.33%和70%。A组与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 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值比较,A组与B组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在症状的改善程度方面没有明显优劣(P>0.05)。2个月后比较,A组与B组远期疗效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膝关节功能积分评分数值比较,三组均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P<0.05),但是前两组比较没有明显优劣(P>0.05)。结论:(1)针刺或热敏灸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2)针刺、热敏灸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优于单一 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平针齐刺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方法用平针齐刺法电针阿是穴,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并设穴位注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6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针齐刺配电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小剂量氯胺酮穴位注射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分成3组:A组(穴位-氯胺酮)、B组(皮下氯胺酮)和C组(穴位生理盐水),分组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优良率达85%,B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40%,C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25%,3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镇痛效果优于B,C组(χ2=15.6,P<0.01)。在止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上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χ2=21.6667,19.3939,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穴位注射镇痛法,简便、安全、有效,有明显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走罐加中药热奄包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加多源治疗仪( TDP)照射治疗,治疗组运用走罐加中药热奄包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VAS评分、压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走罐加中药热奄包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与穴位注射联合三氧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HN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给予中药汤剂自拟方通络止痛汤;B组给予阿霉素穴位注射;C组给予中药汤剂与穴位注射联合三氧治疗。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记录神经痛持续时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IL-2、IL-6、IL-8、PGE2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且C组的降低程度较A、B组更明显(P0.05);与A、B组比较,C组总有效疗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药汤剂与穴位注射三氧三级治疗方案具有活血舒筋之功效,可抑制炎症因子减轻痛觉,提高患者免疫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PD患者87例,随机分为3组各29例,A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B组仅接受康复训练;C组仅接受电针治疗.结果:治疗60d后,3组患者韦氏综合评定量表中肌强直、姿势、步态、协同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更低于B、C组(均P<0.05);3组B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更高于B组,B组更高于C组(均P<0.05);3组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更低于B组,B组更低于C组(均P<0.05);3组运动总有效率比较,A组>B组>C组(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能一定程度地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康复训练或者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4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行运动疗法,B组行运动疗法加电针阳明经穴,C组行运动疗法加平衡肌张力针法,2周和4周后,根据Ashworth痉挛评级和Fugl-Meyer评定(FMA)评定两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肌张力提高,但B、C组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4周后B组较C组、A组下肢Ashworth分级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偏瘫患者阳明经穴位主要提高患者肌张力,对软瘫期运动功能康复可能有效,而不适用于痉挛期。  相似文献   

19.
王志军 《中国康复》2005,20(3):154-155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夹脊穴和风池穴进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率65.0%,好转率30.0%,无效率5.0%,总有效率95.0%;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值极显著上升,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当归液治疗痛症的疗效。方法1066例痛症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654例,电针对照组412例。穴位注射组采用20%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治疗1次。对照组每天治疗1次。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率60.55%,总有效率97.77%;对照组治愈率54.61%,总有效率95.85%。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痛症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此疗法是治疗痛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