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2.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4.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子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5.
气,风水,意识流。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气化和质能转换,体现在整个八纲辨证中,气分阴阳,阴阳和五行之气的转化,无不是在“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中辨证。“数、气、理”,“精气神”和形神合一,构成中医气化理论的基础。气化,风水,意识流。中医在动态中把握生命的健康和辨证施治。气的流动状态为风,水火的自然博弈和宜居环境为风水;不同的地理和天气变化构成风光各异的自然风景观,房前屋后,窗里窗外具有明显的自然差异和人居环境,正确认识和把握气化,风水,意识流对健康的作用,对理解中医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把握气化,风水,意识流的辨证施治对人类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冥想”,只是雕虫小技,如今在西方医学成为主流思维。中医博大精深的“精气神一体”和治未病理论,必将为新医疗模式的形成作出贡献。辨证施治中的中药治疗,尤如“组合拳”,一招一式,拳到意到,真所谓“得意不忘形”,形神合一。遣方用药,既有战略层面,又有战术层面,君臣佐使方药兼备。中医用科学发展的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方略,更有“管理”的高位治未病理论,无论在医疗保健模式中,还是医疗保健事业中,中医理论将是至高无上的。以气为本,形神合一,是中医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基础和必然趋势。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精气神一体,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陕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9.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快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10.
刀耕火种,炎帝获嘉禾,阳光雨露伴随着人类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人体61%为水,33%为热能。水火平衡成为生命的基本代谢过程。缺氧和酸性体质形成人体疾病的根本病因,“阳虚阴盛”构成人类疾病的基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在日常生活中,“吃出营养,走出健康,活出幸福,休闲娱乐,辨证施膳,散步健体。”君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在于运动。把握“水属阴,火属阳,阳主阴从,水火平衡”的辨证施膳治未病原则。“天人相应,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和辨证医学理论,必将推动新的医学保健模式的诞生和普及。人体微生物同人体细胞共同组成人体微生态,尤其是肠微生态,同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供给密切相关,肠道益生菌群同胃肠功能及脾胃状态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饮食有节,散步娱乐是养生保健的基本要求,辨证施膳治未病的医疗保健模式,更使“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以胃气为本”的治则得到普及和推广。“脾胃-气-人体微生态圈”是精气神和气血神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也是消化吸收利用从理化过程到生物利用的过程。生物利用过程由人体微生态圈到细胞膜是一个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人体微生态的肠微生态益生菌群效应,尤如中医的“中焦”功能。疾病的侵袭通过肠微生态到人体微生态圈直至细胞膜是一个重要的病理过程。“治未病”同样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膳食营养是生命的基础。饮食有节和辨证施膳及散步和自由运动即有限度的随意锻炼,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治未病不但造福于当代,同样从遗传学层次讲,更重要的是造福后代。医疗保健治未病,“修身养性,性命双修”,个人修为在自己。严格的自律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休闲娱乐三位一体,是辨证施膳治未病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治未病"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后学者多有发挥。近年来国家对"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民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中医"治未病"应当定位在防,要做到"法以阴阳,顺应天时";"形神修养,自我心知";"居住适宜,环境为要";"饮食有调,注意偏盛";"运动有度,贵在坚持"等,将疾病"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与时俱进,焕发"治未病"理念的璀璨光辉。  相似文献   

12.
从《内经》“治未病”思想探讨中风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 《陕西中医》2010,31(6):748-749
"治未病"是《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未病"内涵,探索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针对发生中风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环节而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进行有效干预,或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辨证施治,兼顾他脏,因势制宜,对于防治中风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无“气”不成病,无“气”不成医。气行则血行,气血湿炎虚五证及阴阳五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气象和天气预报,以人为本和以气为本,“天时,地利,人和”全面的概括了“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厚积薄发之中,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内涵以及医疗保健的专业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是其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湿炎虚五证以及四诊八纲和“治未病”理论构成中医的理论框架。精神和物质,中医更重视“气化”在生命中的作用,“以气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内涵,“天人合一”是以气为本的外延和整体观。“天人合一”,“以气为本”,“心脑合一”,“精气神一体”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在中医特色的传承问题上,是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经典中医理论信息化,临床诊疗技术现代化是中医进步和创新的必由之路,舍此无第二条道路。在创新问题上,一是古典理论的现代表述,二是“四诊八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医精诚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医服务的公益性质和理念;经济上坚持“简便验廉”,学术研究中坚持高科技含量和中医特色;大医精诚,“诚”,一方面是强调服务性,更重要的是非商业化理念和奉献精神,“诚”具有“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的佛教理念。量力而行和用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健康回报,是“新医改”及临床医疗追求的价值观,这同样是中医特色。中医特色除体现其固有医疗保健的专业特色外,中华人文理念的传承是其本色。这应该被认为是医学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功能。劳心者治人,中医历来强调意识形态,对生命的积极作用和负面致病因素,“气”的负面作用和多样性及致病性,成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内涵和临床病因。人文医学,管理医学和生物医学构成中医现代理论的主体,既体现中医特色又体现医疗模式新概念。整体观/天人合一/宏观、辨证观/辨证施治/循证医学、现代观臌观/中西医并重。三观并重是发展和拓展中医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理论是中国先民在与大自然的互动和融通中,通过长期实践和体验所形成的生存智慧。通过考察古代文化,探寻出治未病理论和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场域:1)中国先民改善卫生的生存实践是治未病理论的生活实践基础;2)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治未病理论的社会心理根源;3)"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是治未病理论的伦理文化根源;4)"致中和"思想是治未病理论目的论的文化渊源;5)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治未病理论方法论的文化渊源;6)道、气、阴阳、五行是治未病理论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刀耕火种,炎帝获嘉禾,阳光雨露伴随着人类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人体61%为水,33%为热能。水火平衡成为生命的基本代谢过程。缺氧和酸性体质形成人体疾病的根本病因,“阳虚阴盛”构成人类疾病的基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在日常生活中,“吃出营养,走出健康,活出幸福,休闲娱乐,辨证施膳,散步健体。”君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在于运动。把握“水属阴,火属阳,阳主阴从,水火平衡”的辨证施膳治未病原则。“天人相应,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和辨证医学理论,必将推动新的医学保健模式的诞生和普及。人体微生物同人体细胞共同组成人体微生态,尤其是肠微生态,同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供给密切相关,肠道益生菌群同胃肠功能及脾胃状态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饮食有节,散步娱乐是养生保健的基本要求,辨证施膳治未病的医疗保健模式,更使“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以胃气为本”的治则得到普及和推广。“脾胃一气一人体微生态圈”是精气神和气血神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也是消化吸收利用从理化过程到生物利用的过程。生物利用过程由人体微生态圈到细胞膜是一个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人体微生态的肠微生态益生菌群效应,尤如中医的“中焦”功能。疾病的侵袭通过肠微生态到人体微生态圈直至细胞膜是一个重要的病理过程。“治未病”同样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膳食营养是生命的基础。饮食有节和辨证施膳及散步和自由运动即有限度的随意锻炼,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治未病不但造福于当代,同样从遗传学层次讲,更重要的是造福后代。医疗保健治未病,“修身养性,性命双修”,个人修为在自己。严格的自律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休闲娱乐三位一体,是辨证施膳治未病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河北省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近日发挥中医"治未病"、辨证施治等优势,推出"健康体检套餐",大力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鉴于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用药似乎并非是中医药学所独有,辨证施治也因为其作用非特异性而不被很多人所重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念,在对中西医药学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他们却确有不同,是由于二者的不同认识方法所决定与形成的。辨证施治——状态分析与处理是一种"多因素非线性分析与处理"的认识方法,不同于西医药学的"单因素线性分析与处理",是中医药学的最大特色与优势。转变科学观念,充分认识辨证施治在认识方法上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正确处理中西医药学关系,以促进中西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与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张仲景除了众所周知的辨证施治方面的贡献以外,还继承了《黄帝内经》关于食养食疗的理论,包括"上工治未病"的观念以及《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  相似文献   

19.
竹雯  建宇 《光明中医》2010,(4):576-576
<正>本刊讯河北省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近日发挥中医"治未病"、辨证施治等优势,推出"健康体检套餐",大力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常可累及心、脑血管、肾等重要部位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脑卒中、缺血性肾病等,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中医学者称之为"脉积",认为气阴两虚是AS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AS发病的关键,痰瘀日久沉积于脉络,形成"脉积",从而引起"胸痹"、"中风"、"眩晕"、"偏枯"等临床表现[1]。1治未病"思想"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⑴未病先防、防于未成之时。"治未病"理论的经典论述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