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徐巧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4,1(5):477-478
老年患者患胆石症行手术治疗时,手术风险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增加。我科从2001年2月~2004年5月共收治458例老年胆石症患者,通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重症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术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 对58例高龄或重要脏器有合并症,及行大手术的老年重症开胸手术病人(组1)进行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记录脱氧动脉血气、出入液量、尿比重、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56例非老年病人(组2)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12例呼吸并发症均见于老年重症病人(组1A),10例为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均始发于术后第2、3 d,另2例为后期感染引起Ⅱ型呼吸衰竭(呼衰).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术前呼吸道合并症和肥胖是老年病人术后发生呼吸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组1A术后前3 d PaO2显著低于未发生呼吸异常的老年病人(组1B)及组2,组1A与组1B术后PaCO2变化相似均显著低于组2.三组间术后第1 d液体出入平衡差异显著,组2为负平衡(-243ml),组1B为轻度正平衡(+109ml),而组1A则为显著的正平衡(+832ml),术后前3 d尿比重均显著高于组2.漂浮导管监测发现老年病人术后前3 d心排量上升、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表现为循环高动力状态,而肺血管阻力则明显高于术前.结论 老年病人术前呼吸道合并症多见,其是术后易发生呼吸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异常是老年重症病人开胸手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手术创伤引起的细胞外液增加所致"相对性肺水肿"是造成术后早期容易出现呼吸失代偿的内在因素.减轻创伤应激和严格输液管理可能有助于预防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护老年病人的呼吸循环指标、尤其是脱氧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尿量、尿比重变化趋势,有助于及早发现呼吸异常并及时介入处理以避免发展成为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胸部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8-01~2010-03对60岁以上的78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围手术期整体评估、健康指导、吸道管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2周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老年胸部手术肺部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惟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9):808-809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20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51例,女150例,年龄60~98岁,平均78.2岁。按Gard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86例,Ⅳ型95例。采用多枚中空螺钉固定、Morre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10~14d,5~7d即能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内无一例死亡。85%患者获得8个月~4年(平均2年)的随访,功能恢复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结论老年人各脏器机能衰退,多同时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手术治疗存在风险,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60岁)肝移植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60岁(i〉60岁组)及500例〈60岁(〈60岁组)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数据和1年生存率等。结果 ≥60岁组1年生存率(66%)与〈60组(7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肝动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急性排斥反应率低于〈60岁组,ICU停留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长于〈60岁组,术后感染、脑出血发生率较〈60岁组高。老年患者肝移植术后的主要死因是感染和脑出血。结论 老年患者肝移植疗效满意,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高龄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安全性与可行性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高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均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40±5)min,术后住院时间3~5d,平均(2±1)d。切口感染9例,术后慢性疼痛12例,浆液肿3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高龄患者行局部神经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术前重视手术风险评估,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201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 64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5岁者186例(老年组),<65岁者2 457例(非老年组),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老年组术前存在合并症及有2种或2种以上合并症的患者均明显多于非老年组率(94.6% vs. 68.1%;78.5% vs. 40.7%,均P<0.05),发生率较高的合并症为心电图改变、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分别占89.25%、68.38%、37.10%);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术后出血、皮下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患侧肩部疼痛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均P<0.05)。两组间组织病理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的临床分期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乳腺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9%(156/186),术前合并心电图改变、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有特殊的临床特点,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9.
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老年胃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各种合并症等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总结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手术的18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者)65例,回顾性分析老年胃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各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 老年胃癌组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非老年胃癌组为59%;老年胃癌组中有52%存在2种或2种以上合并症,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达40%;老年胃癌患者的根治率为86%,非老年胃癌组的根治率为93%;老年胃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非老年胃癌患者相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全部肿瘤首位。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且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减低,往往导致严重的合并症。所以,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我院对68例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院肿瘤外科于1997年10月~2002年6月共收治老年胃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73.5岁。51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食欲减 相似文献
11.
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探讨及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7月~2001年4月,31例开胸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发病特点,可能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有长期慢性肺部疾患、大量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ARDS。肺部感染、休克和手术肺损伤是发生ARDS的3大诱因。治疗应积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控制感染、利尿减轻肺水肿,尤其是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辅助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发生ARDS的原因复杂,其中肺部感染、休克和手术肺损伤可能是主要原因,早期积极的治疗有望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开胸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2年6月间诊治的5例胸部肿瘤开胸术后并发PT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于术后72~168h出现突发憋气、胸痛、心悸等症状,查体为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FIE诊断。3例于确诊当日行肺动脉介入破碎、吸出血栓及溶栓治疗,1例行全身溶栓治疗。行溶栓治疗的4例痊愈,无胸腔出血、伤口渗血等并发症,无复发。1例未能行溶栓治疗即猝死。结论胸部肿瘤开胸术后患者是PTE的高发人群。PTE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开胸术后PTE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应谨慎,并尽可能应用肺动脉介入治疗,经导管破碎、吸出血栓加局部溶栓。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状态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0)与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60)。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0.3μg.kg-1.h-1至手术结束,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术中维持BIS值40~50,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5~45 mmHg,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0~13 mmHg。手术结束前20 min停止所有麻醉药物,术毕连接PCIA送入苏醒室。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10 min(T2)、术毕(T3)、拔管即刻(T4)的MAP、HR、SPO2,同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拔管后10 min术后疼痛Prince-Henry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气腹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Prince-Henry评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4时MAP、HR及血NE、GLU、Cor均升高(P<0.05),尤以T2时HR、GLU、Cor升高为著(P<0.01);与C组相比,D组T1~T4时HR及血GLU、Cor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不良反应等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可合理控制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腹股沟疝在老年群体中高发。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给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尽管我国疝外科发展迅速,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已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但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问题仍不容忽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目前我国关于腹股沟疝诊疗的指南已历经多次更新,但其中关于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尿潴留、术后瞻望的内容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尚需添加相关内容,引起广大疝专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R. Lanchon F. Robin O. Brissaud M. Marro K. Nouette-Gaulain 《Annales fran?aises d'anesthèsie et de rèanimation》2014
Combined factors V (FV) and VIII (FVIII) deficiency is a rarely seen hereditary coagulation disease. Experience of its management in surgery with a high-risk of bleeding is rare. The interest of this case report is to propose a strategy of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for such a deficit, but also to recall that a careful preoperative anesthetic evaluation with questioning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mits to detect unsuspected coagulation disorders and to schedule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The protocol for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onsisted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desmopressin and fresh frozen plasma one hour before surgery. The administration of desmopressin was continued for 48 hours. Fresh frozen plasma and tranexamic acid were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first 9 postoperative days. A local bleeding occurred at 8 days (scab coming off) and required systematically a surgical hemostasis and an intensific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protocol. Recombinant plasmatic factor VIII was administered for 7 days together with a daily perfusion of fresh frozen plasma for a total treatment period of 14 day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治疗七氟醚全麻胸科手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七氟醚全麻下普胸外科术后严重躁动老年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66~75岁,ASA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氟哌利多组(F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组(DF组)。被诊断为苏醒期严重躁动后,F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0.06 mg/kg;D组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泵注1 h;DF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0.03 mg/kg,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泵注1 h。观察并记录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aCO_2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5、10、15、20 min DF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给药后60、90、120 min DF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给药后60、120 min三组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和D组过度镇静比例明显低于F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可以规避右美托咪定不能快速推注同时避免氟哌利多导致过度镇静的缺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