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生活在阿尼玛卿山(海拔4500m)高原鼠兔与生活在平原(北京)的Wistar大鼠肾脏中ATPase,SDH,LDH,ALP和ACP的活性及定位,对比观察的结果发现:①ATPase的定位及活性在鼠兔和大鼠之间有明显差异,鼠兔的ATPase主要定位在肾小管上皮,大鼠主要定位在肾小体上;②鼠兔的ACP活性较弱,定位在肾小体和肾小管上皮;而大鼠只定位在肾小管上,活性稍强;③SDH和ALP都定位在肾小管上,但鼠兔的SDH活性显示较高,而ALP活性在大鼠中较高;④LDH的定位与活性两者完全相似,作者对高原鼠兔在低氧环境中肾脏梅系统的变化特征及适应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报道了生活在阿尼玛卿山(海拔4500m)的高原鼠兔与在平原(北京)的wistar大鼠心肌,骨骼肌(腓肠肌),肝及肾组织内琥珀酸脱氢酶(S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高原鼠兔心肌,骨骼肌中的SDH活性明显高于wistar大鼠,LDH活性无明显改变;wistar大鼠的肝小叶外带处SDH和LDH活性很强,而高原鼠兔的酶反应沉淀物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肝小叶中。我们认为心肌和骨骼肌中SDH活性增强,是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适应的一种机体代偿反应,SDH可作为高原低氧适应动物的一个标志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高原鼠兔血清结合珠蛋白的正常含量以及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变化情况,本文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紫外扫描技术对两个海拔地区的40只高原鼠兔的血清结合珠蛋白进行耵对一测定。结果显示:两地区高原鼠兔血清结合珠蛋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3931和9.8904,两地区结合珠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每个个体间的结合珠蛋白相对含量相差很大。此结果提示高原鼠兔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在不同海拔对区是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高原鼠兔肌红蛋白(MGB)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克隆青藏高原高原鼠兔肌红蛋白(MGB)基因编码区,并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高原鼠兔骨骼肌中扩增出MGB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MGB基因编码区由465bp组成,编码154个氨基酸。在根据cDNA推测出的高原鼠兔MGB氨基酸序列中,发现两个不同于Dene等根据氨基酸直接测序所报道的美洲地区高原鼠兔MGB的多态性位点。结论:成功克隆出青藏高原高原鼠兔MGB基因编码区,为进一步了解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原鼠兔是适应低氧的土生动物,使用显示肥大细胞的三种染色方法,证实肺组织缺乏肥大细胞。而肺部的组织胺含量与平原动物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本文经过讨论认为肺部缺乏肥大细胞与低氧环境没有直接关系,肺部的组织胺来源除了肥大细胞以外,还可能来自APVD细胞。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两个海拔地区201只高原鼠兔血清结合珠蛋白(Hp)类型及共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的Hp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pHp1-1、pHp2-1、pHp2-2、pHp0。4200m地区高原鼠兔Hp各型的出现频率分别为4%、34%、59%、4%,Hp^1和Hp^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2079、0.7645。3700m地区高原鼠兔Hp各型的出现频率分别为9%、39%、48%、4%;Hp^1和Hp^2基因频分别为0.2850、0.6750。两地区Hp表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结果显示高原鼠兔的Hp同人类一样存在遗传多态现象,其Hp类型同人类Hp基本相似,是一个理想的高原医学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阐明高原土著动物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Feret’s直径测量方法,对栖息于果洛草原的灰尾兔和鼠兔骨髓红系细胞电镜照片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灰尾兔骨髓各级幼红细胞的平均直径分别是:原红细胞为12.98μm;早幼红细胞为10.23μm;中幼红细胞为7.55μm;晚幼红细胞为5.49μm;高原鼠兔骨髓各级幼红细胞的平均直径分别是:原红细胞为11.40μm;早幼红细胞为9.8μ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马多地区(4280m)民兔及Wistar大景全血及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进行了规定,同时作血气分析及其他指标测定,结果发现鼠兔组全血2,3—DPG含量(2.45±0.39nmol/L)明显低于大鼠组(3.38±0.93nmol/L)(P<0.05),红细胞2,3-DPG含量(4.85±0.54nmol/L)也明显低于大鼠组(5.83±1.23nmol/L),(P<0.05),鼠兔组P50为3.27±0.01kPa,大鼠组P50为3.53±0.01kPa,提示鼠兔氧解离曲线左移,显示了对低氧环境的杰出适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特有的高原适应动物模型—青藏高原鼠兔(pika)与Wistar大鼠在大型低氧舱内模拟4000m、6000m高原低氧处理后,对在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ypoxi pul 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其在Wistar大鼠和高原鼠兔之间表达的差异,以期为阐明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机制提供有用的线索。作者在平均海拔3800m,选取高原鼠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155g±45g,按其低氧处理程度分成三组:2260m(西宁)组、4000m组、6000m组,每组8只。Wista… 相似文献
14.
黄兔尾鼠是新疆北部地区最主要的暴发性草地害鼠之一,分布于准噶尔盆地边缘山前半荒漠草原,其分布危害区主要是北疆地区主要的春秋牧场.为了进一步了解黄兔尾鼠对草原的危害情况,2011年8月5-21日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试验基地我们对黄兔尾鼠进行了室内日食量的测定工作.试验结果:8月份,黄兔尾鼠平均日食量为17.26±0.35g/只.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对重体力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工地筑路民工为对象。采用荧光技术测定海拔2260m移居3600m、5050m筑路民工在重体力劳动负荷下全血5─—羟色胺的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氧分压下降,筑路工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均与2260m筑路工相等。但劳动效率明显降低,全血5一羟色胺含量梯度增高。移居3600m、5050m筑路工二组与2260m比较t分别为2.38和3.18,P均<0.01。结论:高原低氧加之重体劳动是导致全血5一羟色胺单胺递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对青藏铁路沿线筑路工人全血 5-羟色胺的影响 ;方法 :采用荧光技术测定北京组、西宁组 (海拔 2 2 60m)、格尔木 (海拔 2 850m)、昆仑山口 (海拔 50 50m)筑路工人在重体力劳动负荷下 ,全血 5-羟色胺的变化 ;结果 :随海拔的升高、氧分压下降 ,筑路工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与 2 2 60m筑路工相等 ,但劳动效率明显降低 ,全血 5-羟色胺含量梯度增高 ;移居 2 850m、50 50m的两组筑路工与 2 2 60m比较 ,t值分别为 2 .3 8和 3 .1 8,P <0 .0 1 ;结论 :高原低氧加之重体力劳动是导致全血 5-羟色胺单胺递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组织胺和5-羟色胺可致创伤愈合后非稳定型瘢痕组织的疼痒感。使用C14-L-组胺酸及Nin-hydrin法分别测定了正常皮肤、皮瓣、褥疮周围皮肤和瘢痕组织中的组胺酸脱羧酶活性(HocA)和5-羟色胺含量(5-HT)。结果表明,非稳定型瘢痕组织中的5-HT和皮瓣、褥疮周围皮肤中的HDC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荧光分光仪检测了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皮质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及5-羟吸哚醋酸(5-HIAA)含量,并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脑内5-HT代谢变化进行定位和定性研究。结果:脑损伤后6h,脑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上升(1.99±0.35和2.84±0.75μg/g)。伤后48h,5-HT含量达高峰(4.29±0.44);而5-HIAA含量于伤后24h即达高峰(5.48±0.41)。血清中5-HT含量变化不明显;5-HAA含量升高较明显。免疫组化观察发现,脑损伤后6~24h,脑干中缝核群5-HT能神经元中5-HT变化不明显,伤后72h开始减少。脑损伤后,脑微血管壁中5-HT明显增多,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水肿加剧。提示脑内5-HT代谢紊乱是导致外伤性脑水肿,加剧脑继发性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对重体力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工地筑路民工为对象。采用荧光技术测定海拔2260m移居3600m、5050m筑路民工在重体力劳动负荷下全血5-羟色胺的变化。随海拔的升高,氧分压下降,筑 工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均在2260m筑路工相等。但劳动效率明显降低,全血5-羟色胺含量梯度增高。移居3600m、5050m筑路工二组与2260m比较t分别为2.386和3.18,P均〈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