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闫喜英 《中原医刊》2007,34(18):72-72
中风后遗症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的恢复程度,除与病人的年龄、病情、病变部位有关,还取决于发病后对后遗症的治疗是否及时有效。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针刺和中药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人中医辨证分型的血液流变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6例正常人和68例中风病人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粘度和血沉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把中风病人分为中脏腑组和中经络组。结果:两组中风病人的5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中脏腑组的各项指标又高于中经络组。提示:中医辨证分型与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是密切相关的,血液流变学可以反映中风病人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病人的肩关节炎症方面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中医治疗的临床思维是一门内寓古老的传统思维方式,尤其是在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中风偏瘫病人的中医治疗,其本质规律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风偏瘫病人治疗的概念,不同的临床表现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与康复训练方法以及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等形式和步骤内容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治,从而梳理出中医治疗与教学的临床思维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发挥中医心理学护理的优势在中风病人辨证施护中正确运用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和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刘维虹 《微创医学》2001,20(4):573-574
我院从1997年3月至2000年12月,根据中风各期病人的不同特点对87例中风病人进行辨证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风后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大类,不仅是中风病人的临床兼症,甚至是主要症状。根据文献统计约70%的中风病人由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积极治疗显得非常重要。中医学虽然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早有认识,但散见于中风医案之中,《医学心语》中神仙解语丹是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的各方之一,本文总结143运用神仙解语丹加减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临床资料加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人的情志与辨证施护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苏娜  王景贤 《吉林医学》1997,18(4):243-243
中风病人的情志与辨证施护探讨王苏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1医院护理部130021)王景贤(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130021)我院自1990年~1996年收治中风病人168例,对其辨证施护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将病人的具体表现分两类:1....  相似文献   

8.
何庆炎 《广西医学》2004,26(8):1216-1217
脑出血、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中风急性期因目前中医缺乏现代医学应急的、系统的抢救设备及措施,故患多住院以西医治疗为主。急性期后(包括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往往因疏于治疗或治疗不当,使患缺损的神经功能未能更好地恢复或再次发生更严重的中风。笔多年来将中风急性期后的患分为中风恢复初期、中风恢复后期、中风后遗症期,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人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常见患侧肢体手足浮肿,西医常用利尿剂可引起机体水液代谢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我院经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通过对250例病人的治疗,发现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多有效验,现报告如下。1 从肾气虚论治中风病人多为老年人,肾气已亏,命门火衰,气不化水。  相似文献   

10.
发挥中医心理学护理的优势在中风病人辨证施护中正确运用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和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合剂的疗效.方法:将踟例中风合并痰热内蕴发热病人(排除其他证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辨证分型中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清热合剂保留灌肠,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4 h降温情况.结果:4 h后降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清热合剂保留灌肠促进中风合并发热病人体温下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概述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便秘的治疗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可行方法,根据中医学对中风病痛机的认识,认为中风病便秘的辨证可分为3型,即虚秘(阴虚便秘、气秘)、火秘、痰秘,并根据辨证提出了各型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以期与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便秘的治疗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可行方法,根据中医学对中风病痛机的认识,认为中风病便秘的辨证可分为3型,即虚秘(阴虚便秘、气秘)、火秘、痰秘,并根据辨证提出了各型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以期与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风病人恢复期在使用中药外治及中医辨证施护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入108例中风恢复期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54例采用中药外治及中医辨证施护为观察组,另54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比对照组88.89%高(χ~2=5.629,P0.05)。结论对中风病人展开中药外治及中医辨证施护护理措施,针对性展开情志与饮食护理,配合中药熏蒸可极大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辨证透肘膝以下穴位治中风后遗症516例刘加池,王学青,张基玲(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278500沂水县人民医院)关键词辨证透穴;中风后遗症;治疗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病者的正常生活,轻则功能障碍,重则残废终生。传统治疗该病多用循经取穴法,笔者自1986年以...  相似文献   

16.
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护①沈美玲(衡阳市中医医院,衡阳,421001)中风是最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用辨证施护的积极方法配合中风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我科自1995年以来,3年期间收治中风患者4...  相似文献   

17.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此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如果医治及时,预后较好;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甚至会引起死亡。以下是我科治疗38例中风老年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孙利军(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济南250011)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CT扫描近年来,随着颅脑CT扫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缺血性中风的检出率较以往明显增高,使很多轻型的中风病,能得以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风上肢瘫的针灸治疗概况姚文龙糜中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中风上肢瘫针灸治疗概况中图号R246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针灸治疗中风疗效确切,本文收集了近期针灸临床治疗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1辨证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药熨护理促进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熨烫后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单纯指导功能锻炼,每日治疗1-2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ld,继续下一疗程。共3疗程后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药熨护理可促进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