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维生素D缺乏巳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观察到很多国家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 VitD) 缺乏,而老年人群又因为饮食因素、户外活动减少、胃肠吸收减少、肾功能减退等因素,使其成为VitD缺乏的最高危人群。目 前研究结论多来自国外研究,需要在中国开展不同人群VitD及其相关因素疾病的深人研究。本文旨在讨论老年人VitD与骨 质疏松的关系,进一步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和骨的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营养尬发的维生素D在维持正常骨钙化,钙平衡及肠道钙吸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维生素D本身并不是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D经过肝脏及肾脏转化,形成其生物代谢活必平物--1.25(OH)2D3。1,25(OH)2D3为甾体激素,其生物学效应由细胞核受体(VDR)介导,在人体许多脏器包括肠道及骨组织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在上述维生素D代谢系统中,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人体疾病,包括骨质疏松(OP)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股骨颈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情况下,比较髋部骨折与无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 D,了解这些因素对髋部骨折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研究,无髋部骨折组 62例,髋部骨折组75例,检测股骨颈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二组年龄、股骨颈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无髋部骨折组:年龄:(67. 92 ±8. 52)岁,股骨颈骨密度:(0. 5064 ±0. 0706)g/cm2,T 值:-3. 10 ±0. 60,25OHD: (24. 90 ± 8. 98)ng/ml。髋部骨折组:年龄:(78. 49 ± 8. 52)岁,股骨颈骨密度:(0. 4506 ± 0. 0983 ) g/cm2,T 值:-3. 51 ± 1. 18, 25OHD: (l4.89±8.94)ng/ml。结论 在股骨颈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情况下,髋部骨折患者具有更高年龄,更低骨密度和25羟 维生素D。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由于下肢神经肌肉功能下降,反应性和平衡能力减退,易发生跌倒,导致骨折。本文重点分析了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骨密度、肌力、跌倒风险及认知能力的关系。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从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生素D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调查248名自由居住在上海的中老年人,女性128名,男性120名,年龄在40到90之间,他们都是从人口基数中随机选入的。分别测量选入对象的全身骨密度和血清中25(OH)D的含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70.03±11.44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年龄为70.96±12.22岁,女性的平均年龄为69.16±10.62岁。研究对象的平均25(OH)D的总量浓度为13.733±6.894 ng/ml;平均25(OH)D2的浓度为1.672±1.577 ng/ml,平均25(OH)D3的浓度为12.057±6.631 ng/ml。其中男性平均25(OH)D的总量浓度为14.258±5.557 ng/ml;平均25(OH)D2的浓度为1.580±1.548 ng/ml,平均25(OH)D3的浓度为12.710±5.440 ng/ml。女性平均25(OH)D的总量浓度为13.241±7.937 ng/ml;平均25(OH)D2的浓度为1.758±1.604 ng/ml,平均25(OH)D3的浓度为11.445±7.550 ng/ml。研究对象中97%(n=241)25(OH)D的浓度小于30 ng/ml;其中男性中99%的人(n=119)25(OH)D的浓度小于30 ng/ml;女性中95%的人(n=122)25(OH)D的浓度小于30 ng/ml。研究对象中83%(n=206)的人伴有股骨颈骨质疏松;86%的人(n=214)伴有腰椎的骨质疏松。其中男性中82%的人(n=98)伴有股骨颈骨质疏松,84.2%的人(n=101)伴有腰椎的骨质疏松。女性中84.4%的人(n=108)伴有股骨颈骨质疏松,88.3%的人(n=113)伴有腰椎的骨质疏松。在多变量的数据分析里,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的差异后,发现25(OH)D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见表3、4、5)。结论在中国上海健康中老年人群中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状况,维生素D的状态与骨密度可能存在正性相关,必须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来探讨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骨质疏松合并骨折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 院的78例患者,包括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8例,年龄76. 78 ±6.47岁,不伴骨折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年龄 73. 74 ±5. 09岁。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4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 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患者血清 25羟维生素D3(16. 11 ±4.46)ng/ml,较老年男性非骨折骨质疏松患者(18. 73 ±6.47) ng/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患者 ALT(18. 87 ±6. 83) IU/L、AST(20. 75 ±6. 15) IU/L、CRE (70. 92 ± 12. 25 ) umol/L、BUN (5. 75 ± 1. 4 ) mmol/L 与骨质疏松组 ALT( 19. 17 士 10. 24) IU/L、AST( 18. 50 ±4. 56) IU/L、CRE (82. 22 ± 8. 7) umol/L、BUN (6. 2 ± 1. 02) 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L24、Neck、Troch、ward ’ s三角区的骨密度分 别为(0.81 ±0.21) g/cm2、(0. 68 ±0.15) g/cm2、(0. 74 ± 0. 63) g/m2、(0. 52 ± 0.15) gLm2 与对照组(0.95 ±0.20) g/cm2、 (0.67±0. 09)g/cm2、(0. 63 ±0. 85)g/cm2、(0.54±0.17)g/cm2 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老年男性骨 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较未合并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英国Grant文章的结论和大量科学研究结果相反,可能与背景材料不同有关,我们不予支持。在西安第五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刘忠厚主编已明确指出:我国居民的平均钙摄入量低,仅为389mg,维生素D能帮助钙吸收利用,我国居民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的基础用药。我们编辑部刊登周建烈博士一文,评论Grant的文章,以便对此展开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骨质疏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使用由国际循证医学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中国期刊网(CNKI)等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及追查已纳入文献库的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骨质疏松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的RCT质量,对符合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肾移植术后受者658例.研究质量评价结果为:A级4篇、B级2篇和C级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治疗1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者比较,骨质密度值、Z值(被测人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对照组平均骨密度的差值)或T值(被测人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年轻人对照组平均骨密度的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钙、磷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钙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骨质疏松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项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补充钙和维生素D已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但是有些多中心临床研究并未证实这一观点。因此,我们全面综述了临床进展,并分析了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合国际权威学术机构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推荐和我国具体情况,提出:①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锻炼对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确有预防作用;②我国居民的平均钙摄入量低(389mg/d),所有年龄组的人都应该补充钙和维生素D,特别是中老年人;③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础用药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但需要加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析VDR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100例绝经前健康妇女VDR基因多态性.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型4.0%,Bb型10.0%,bb型86.0%;而三种基因型受试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均表现出Bb>bb>BB,经F检验腰椎骨密度3基因型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绝经前妇女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与西方及国内的一些报道不尽相同,且骨密度显示出Bb>bb>BB,亦与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城市及周边农村绝经后妇女血清25(OH)D水平及骨质疏松状况。方法纳入乌鲁木齐城市及周边农村年龄≥55岁,绝经时间≥1年的女性,收集其一般资料、完成调查问卷、测定血清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Ca、P水平及骨密度。结果 1)符合条件者共231人,其中城市有114人,农村有117人。(2)城市妇女血清25(OH)D水平为17(11.75,23)ng/m L,高于农村妇女15(8,21)ng/m L(P=0.017),且城市妇女中25(OH)D充足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农村(10.53%vs 3.42%,P=0.033)。(3)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人群中,城市妇女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农村。(4)血清25(OH)D_3水平在城市妇女中与PTH呈负相关(ρ=-0.247,P=0.008),在农村妇女中与PTH、ALP、白蛋白(albumin,ALB)呈负相关(ρ=-0.344,P0.001;ρ=-0.193,P=0.037;ρ=-0.202,P=0.029),与腰椎骨密度值呈正相关(ρ=0.195,P=0.035)。结论乌鲁木齐城市与农村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情况较为普遍。城市和农村绝经后妇女血清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口服维生素D3加钙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骨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4年3月~1996年9月联合应用维生素D3加钙剂口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骨痛患者,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对象原发性骨质疏松骨痛患者78例,均为内分泌专业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29例,女49例。平均年龄573±69岁,女性46~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合并骨折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骨内科住院的86例患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42例,年龄(70.38±6.11)岁,不伴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4例,年龄(67.32±8.93)岁.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s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12.40±3.7) ng/ml,较绝经后非骨折骨质疏松患者(16.23 ±4.6)ng/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患者ALT(18.22±8.17) IU/L、AST(20.70±12.67) IU/L、CRE(56.76±11.81)umol/L、BUN(5.20±1.40) mmol/L与骨质疏松组ALT(21.32±12.16)IU/L、AST(22.16±8.36) IU/L、CRE(57.29±13.42) umol/L、BUN(5.2±1.8) 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L2-4、Neck、Troch、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分别为(0.75 ±0.19) g/cm2、(0.61 ±0.18)g/cm2、(0.50±0.12) g/cm2、(0.40±0.14)g/cm2与对照组(0.81 ±0.33) g/cm2、(0.67 ±0.11)g/cm2、(0.52±0.10) g/cm2、(0.45±0.1)g/cm2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较未合并骨折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相关性。方法记录397例50~97岁患者的年龄,检测腰椎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上端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骨质疏松4项[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N端骨钙素(N end of osteocalcin,N-MID)]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根据BM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118)、骨量低下组(n=153)和骨质疏松组(n=126)。结果 (1)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的BMD均明显低于正常骨量组(P0.01),骨质疏松组又明显低于骨量低下组(P0.01);(2)骨质疏松组25-(OH)D、PTH、P1NP、β-Crosslaps及N-CTX均明显低于正常骨量组(P0.01);(3)25-(OH)D与腰椎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上端的BMD、PTH、P1NP、β-CTX无相关性(P0.05),25-(OH)D与N-MID的相关系数为0.193(P0.01)。不同骨密度组间的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不足的现象,而骨质疏松症患者更为突出,其中VD严重缺乏和缺乏所占比例较大,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应注意加强宣教及防治。尚未发现25-(OH)D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其与PD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对58例PD患者和63例健康查体人群进行研究,其中PD伴骨质疏松25例,PD不伴骨质疏松33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腰椎及一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收集PD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对其进行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部分(MDS-UPDRSⅢ)、Hoehn-Yahr分期(H-Y分期)评测及情绪、认知、睡眠等非运动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PD组股骨颈BMD、腰椎总BMD、25OHD均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率、25OHD缺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值0.05)。女性、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分期晚期、低体质指数是PD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情绪、认知、睡眠等非运动症状与PD患者骨质疏松不相关。结论 PD患者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200例,年龄65~92岁,平均(78.2±10.2)岁。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i(S/N86451)型号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分别测定腰椎(1-4)、股骨近端骨密度。使用罗氏公司型号为E411的电化学发光检测仪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25(OH)D水平测定。根据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A组)、缺乏(B组)、不足(C组)和充足(D组)。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及≥80岁以上组。 结果 女性受试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30名(26.5%),缺乏56名(49.6%),不足18名(15.9%),充足9名(8.0%);男性受试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18名(20.6%),缺乏42名(48.3%),不足17名(19.5%),充足10名(11.5%)。女性及男性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各年龄段间25(OH)D水平及腰椎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215、P=0.036),股骨颈、大转子区、转子间及全髋部骨密度随年龄增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各年龄段间25(OH)D水平及各部位BM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乌鲁木齐老年人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状况,维生素D的状态与骨质疏松可能无直接关联,必须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来探讨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高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_(12)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8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将绝经后女性分为骨质疏松组(n=58)和非骨质疏松组(n=80)。记录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腰围等一般资料,检测腰椎L_(1~4)前后位、左侧股骨近端的BMD,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指标的差异以及高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_(12)和B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BMI、腰围、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_(12)、腰椎L_(1~4)和左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ho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维生素D和B_(12)在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和同型半胱氨酸与维生素B_(12)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维生素D水平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维生素B_(12)水平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男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组1,年龄27 - 47岁,平均35 ±6岁;选取同期我院门诊、病房及 体检中心接诊的有大量饮酒史但无股骨头坏死病史的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组2,年龄23 -48岁,平均36±8岁;选取同期我 院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接诊的无饮酒史、无股骨头坏死的青中年男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年龄24 -48岁,平均36 ±7岁。 收集身高、体重、BMI等一般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H)和左侧髋部(包括Neck、Troch、 Ward’s三角区)骨密度测量,测定所有患者空腹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及血清 25羟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比较各组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性。结果各组间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 水平方差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饮酒者的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 未饮酒者(P <0. 05),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有饮酒史但无股骨头坏死患者(P <0. 05)。结论大量饮酒可以引起骨密度减低和维生素D缺乏,且骨密度减低和维生素D缺乏都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危 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维生素D(简称VD)代谢测定方法的建立[1],以及其作用机理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得以阐述和论证[2~4],VD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老年人中VD水平低下的状况比缺钙和软骨病更为普遍,VD缺乏与老年性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有关。补充V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