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应用c-fos、Rb蛋白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人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①c-fos蛋白在人放射性皮肤溃疡阳性率为84.0%。阳性部位主要见于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核、增生的纤维母细胞以及小血管内皮细胞、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核,部分细胞浆内有阳性反应。②将c-fos蛋白在表皮的检出情况及反应强度与表皮的增生程度列表分析,提示c-fos蛋白在各增生表皮以至癌变组织阳性率有  相似文献   

2.
大鼠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高表达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皮肤溃疡多见于临床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其特点为顽固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最后可能发展为癌变[1]。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基因病理学改变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尚少见其相关癌基因改变的病理学研究报道。mdm2(murinedoubleminute2)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2q1314,其产物mdm2蛋白有结合并抑制野生型p53蛋白功能的作用[2]。为了解p53和mdm2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我们制备了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并检测其基因表达状况。[收稿日期] 1999-01-15[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9470229)和总后勤…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c-erbB-2、EGFR蛋白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25例人放射性皮肤溃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c-erbB-2癌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92.0%(23/25),EGFR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73.7%(14/19);二者阳性部位一致,主要见于鳞状上皮细胞膜、间质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纤维细胞胞质,提示c-erbB-2、EGFR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放射性皮肤溃疡的癌变和难以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4.
5.
我们应用c-erbB-2、EGFR蛋白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25例人放射性皮肤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c-erbB-2癌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92.0%(23/25),EGFR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73.7%(14/14);二者阳性部位一致,主要见于鳞状上皮细胞膜、间质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纤维细胞胞质,提示c-erbB-2、EGFR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放射性皮肤溃  相似文献   

6.
从基因水平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经手术病证实之15例鳞癌及18例肺腺癌组织中癌基因c-erbB-2及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c-fos、Rb蛋白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人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①c-fos蛋白在人放射性皮肤溃疡阳性率为84.0%。阳性部位主要见于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核、增生的纤维母细胞以及小血管内皮细胞、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核,部分细胞浆内有阳性反应。②将c-fos蛋白在表皮的检出情况及反应强度与表皮的增生程度列表分析,提示c-fos蛋白在各增生表皮以至癌变组织阳性率有升高趋势。③Rb蛋白在正常皮肤检测不出,在病变组织的增生部位均有表达且表达的阳性强度在各增生组织以至溃疡癌变组织内无明显差异,其阳性部位与c-fos蛋白分布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说明c-fos、Rb蛋白异常性高表达可能与放射性溃疡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最后癌变的机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凋及一些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的表达在急性放射性皮肤贵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以^60Cor射线进行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观察病变40d,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溃疡组织中P53,Bcl-2,Bax蛋白表达,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照后14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细胞和小血管平滑肌中,照后14-21d为Bax蛋白表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弱,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部分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表皮细胞中,Bcl-2则在照后1-11d呈弱或中度阳性,定位于表皮,毛囊上皮及血管内皮口,之后为阴性或可疑阳性,照后11-35d,上述细胞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较正常伤口愈合早期增高,结论:辐射诱导的P53,Bax-Bcl-2表达的变化及细胞亡率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增主屿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不能形成有效肉芽组织)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纪华  李全民 《武警医学》1995,6(4):190-19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5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进行了c-erbB-2癌基因表达观察。结果显示:伞有淋巴结转移的24例中22例为阳性表达,强阳性表达10例。  相似文献   

10.
人放射性皮肤溃疡MDM2,p53蛋白高表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使用MDM2和p53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25例人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现MDM2高表达阳性率为36%(9/25),p53高表达阳性率仅为8%(2/25)。结果表明MDM2,p53,基因和蛋白质的分子病理变化可能参与人放射性皮肤溃疡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 MEBO) 及配套产品湿润烧伤膏(MEBO) 对大鼠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 级SD 雄性大鼠45 只, 参照付小兵大鼠慢性性皮肤溃疡创面模型制作方法制作模型, 成模后再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15 只)、MEBO 组(15 只)、贝复剂组(15 只), 造模后第2 天开始用药, 观察用药后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创面炎症、成纤维细胞数量、血管改变情况; 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 换药后第7、14 天取创面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 观察MEBO 对创面肉芽组织EGF、EGFR 表达的影响。结果 MEBO 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与贝复济组;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及贝复济组(P <0. 05; P <0. 01); 病理学观察: MEBO 组与贝复剂组及模型组比较, 炎症反应轻、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纤维增生程度低; 换药后第7、14 天, MEBO 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分别较模型组和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MEBO 能增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EGF、EGFR 的表达量, 从而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Genistein对小鼠怕上皮细胞受照射后再增殖和TGF-α、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鼠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单纯一次接受全身吸收剂量为5Gy煌照射;另一组为用药组,照射剂量与方法同对照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注射Genistein。在照射后不同时间内杀死小鼠取出空肠,计数隐窝细胞数和分裂指数。并测定隐窝区和绒毛区TGF-α和EGF-R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小鼠小肠隐窝细  相似文献   

13.
局部大剂量射线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目前此类溃疡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以6 0 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大鼠后肢为实验模型 ,观察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 、TGFβ3、TGFβR1 的表达情况 ,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难愈机理。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二级Wistar雌性大鼠 4 3只 (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正常对照 3只 ,余为照射动物 ,照射前麻醉、固定 ,6 0 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双大腿、臀部、全尾 ,吸收剂量5 0Gy ,照射时间 15min 30 5s,吸收剂量率 0 32 8Gy·m…  相似文献   

14.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PDGF-B及受体PDGFR-β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P—B)及其受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溃疡形成、发展、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以^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法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并以手术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观察病变55d,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单纯伤口及皮肤溃疡组织中PDGF—B及PDGFR—β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后14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溃疡,之后逐渐扩大、融合、加深。皮肤受照射区多种细胞,特别是溃疡床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PDCF—B及PDGFR—β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有所增强,但与单纯伤口组比较,溃疡组织中PDGF—B及PDGFR—β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辐射诱导的皮肤溃疡组织中PDGF-B及PDGFR—β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的分子机理相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5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进行了c-erbB-2癌基因表达观察。结果显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24例中22例为阳性表达(91.67%),强阳性表达1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27例中20例表达为阳性(74.1%),仅2例为强阳性表达。提示:该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检测c-erbB-2癌基因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凋亡过程受许多基因的调控 ,与凋亡关系最密切的是bcl 2和p53[1 ] 。抗单链DNA(singlestrandedDNA ,ssDNA)单抗法可检测不同阶段的细胞凋亡。该法反应的是凋亡性DNA的变化 ,因而较TUNEL法更为先进[2 ] ,能区分凋亡性细胞死亡与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因此 ,本实验用抗ssDNA单抗法及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凋亡细胞及其相关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 ,探讨放射性皮肤溃疡难愈合的机理。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二级Wistar雌性大鼠 43只 (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正常对照 3只 ,40只照射 ,照射前麻醉、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生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溃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Wistar大鼠,以手术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以^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法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观察病变55d,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单纯伤口及皮肤溃疡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极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照后14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溃疡,之后逐渐扩大、融合、加深。皮肤受照射区多种细胞,特别是溃疡床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EGF,bFGF,PDGF-B,VEGF等因子及其受体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有所增强,但与单纯伤口组比较,溃疡组织上述因子及其受体的转录及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及TGF-βR1在受照射皮肤中表达增强,溃疡床的阳性细胞数量较单纯口中减少,强度未见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不能形成有效肉芽组织)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皮肤溃疡多见于临床放疗引起的并发症, 其特点为顽固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 最后可能发展为癌变[1].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基因病理学改变目前尚不清楚, 国内外尚少见其相关癌基因改变的病理学研究报道。C-erbB-2在多种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 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以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评价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 165)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成纤维细胞体外表达状态及转染细胞修复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构建hVEGF165基因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原代成纤维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hVEGF165体外过表达状态;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50 Gy γ射线局部照射,照后7 d于受照局部注射转染hVEGF165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转染基因在注射部位的表达状况,外观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动物体内转基因细胞对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效果的影响。结果 hVEGF转染组细胞体外实验中hVEGFmRNA表达显著上调,约为空转染组的88 373倍,胞质中出现hVEGF蛋白强阳性表达,且于相对分子质量23 000附近出现VEGF蛋白的特异性条带;受照后约2周局部出现溃疡,hVEGF转染组平均溃疡面积为40.2 mm2,比空转染对照组减少57%,愈合时间缩短约6 d,处理后3 d、1周皮肤组织中h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空转染组的5.15和4.15倍(t=3.385、3.220,P<0.05)。结论 转染hVEGF165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大鼠成纤维细胞能够在体外过量表达VEGF,且该转染细胞注射体内能够缩短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增强损伤的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