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9月龄AD小鼠海马CA1区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酶早老素2(PS2)及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DE)和脑啡肽酶(NEP)的持续影响。方法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0 mg/kg)和姜黄素高、中、低(400、200、100 mg/kg)剂量组,同窝非转基因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连续灌胃6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Aβ生成酶PS2、Aβ降解酶IDE和NE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生成酶PS2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海马Aβ生成酶PS2表达减少(P0.01或P0.05),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降解酶IDE和NEP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海马Aβ降解酶IDE和NEP表达增加(P0.01或P0.05),海马CA1区IDE和NEP阳性细胞增加(P0.01或P0.05)。结论增加AD模型小鼠海马Aβ降解酶IDE和NEP的表达,减少Aβ生成酶PS2的表达,是姜黄素减少Aβ沉积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评价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及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3个月.应用跳台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ChAT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潜伏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姜黄素各剂量组小鼠潜伏时间增加(P<0.05或P<0.01).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而姜黄素干预组可以使其不同程度地恢复.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小鼠海马ChAT的蛋白表达条带比正常组小鼠明显变细、颜色变浅(P<0.01);姜黄素干预组小鼠海马ChAT的蛋白表达条带均明显增粗、颜色加深(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能通过增加ChAT的蛋白表达,促进阿尔茨海默(AD)模型动物神经传导障碍,进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B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Aβ)生成酶早老素2(presenilin 2,PS2)和Aβ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 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0.92 mg/(kg·d)]、姜黄素大[400 mg/(kg·d)]、中[200 mg/(kg·d)]、小[100 mg/(kg·d)]剂量组,每组10只;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灌胃.灌胃3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表达变化.结果 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边缘型,而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各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趋向型和直线型.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姜黄素小剂量组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姜黄素能通过减少Aβ生成酶和增加Aβ降解酶的表达,降低Aβ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以及突触的变化,评价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92 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智汤对APP695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蛋白(APP)的影响,探讨益智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机理.方法 3月龄APP695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智汤组,同月龄同背景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组.益智汤组给予益智汤0.1 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益智汤治疗3个月后,使用电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APP和Aβ的表达情况.结果 电迷宫检测发现,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低于正常组(P<0.05),益智汤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各区APP和Aβ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益智汤组小鼠脑组织各区APP和Aβ的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 APP695转基因小鼠是研究AD的良好模型,益智汤通过下调APP和Aβ的表达来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BSA)对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的生成,以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相关酶—β-分泌酶(BACE1)、γ-分泌酶(PS1)的表达的影响,在体外水平探讨AGEs-BSA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培养的SH-SY5Y细胞为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用MTT实验得到的AGEs-BSA最佳干预时间及浓度干预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ELISA方法观察及检测各组细胞内Aβ1-40、Aβ1-42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APP、BACE1、PS1变化。结果 BSA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P、BACE1、PS1、Aβ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AGEs-BSA组与BSA组相比APP、BACE1、PS1、Aβ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AGEs-BSA+抗RAGE中和抗体组APP、BACE1、PS1、Aβ的表达较单纯AGEs-BSA组明显减少(P<0.05),但仍高于BSA组(P<0.05)。结论 糖基化终末产物能够促使SH-SY5Y细胞中APP的表达增加,并通过上调BACE1、PS1的活性使Aβ生成增加。通过阻断其与特异性受体RAGE的结合可以部分减少APP、BACE1、PS1及Aβ的表达和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D-半乳糖致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给昆明种小鼠灌胃TSG 50天,同时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痴呆小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为学习记忆评价指标,并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PP、Aβ平均光密度和阳性细胞数。结果在隐蔽平台试验中拟痴呆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TSG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探索试验中TSG各剂量组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TSG各剂量组能降低拟痴呆小鼠脑内APP、Aβ平均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数(P<0.05)。以上效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TSG各剂量能明显地改善拟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能减少或抑制APP、Aβ的过度产生,保护神经元免受Aβ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橙皮素(hesperetin)早期干预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β-protein1-42,Aβ42)及Aβ降解酶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活性的影响.方法 设立三月龄C57BL/6J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0.5%CMC-Na),三月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分别为模型组、橙皮素低、中、高剂量组(0、20、40、80mg/kg/d),灌胃1次/d,连续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β42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Aβ42、脑啡肽酶(N E 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C A1区神经元有明显损伤,血清中Aβ42含量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中Aβ42含量明显增加(P<0.01)、N E P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橙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C 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善,血清中Aβ42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中Aβ42含量明显降低(P<0.01)、橙皮素中、高剂量组N E 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橙皮素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EP活性,增强Aβ42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α7nAchR基因713T>C突变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个月龄敲除α7nAchR基因的APPSwe转基因小鼠(APPa7KO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每组10只,分别在小鼠侧脑室注射突变型和野生型AVV-α7nAchR cDNA,1次/月,共6次.小鼠满12个月龄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认知功能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Aβ40、Aβ42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Aβ斑沉积情况.结果 与野生型组小鼠相比,突变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初次找到平台的时间延长,海马Aβ40、Aβ4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7nAchR基因713T>C突变加重了AD小鼠的认知功能损害和海马神经元Aβ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姜黄素高(400 mg/kg)、中(200 mg/kg)、低(100 mg/kg)剂量组,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6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IRS-1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IRS-1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或P<0.01),p-IRS-1结果与IRS-1结果相反.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RS-1和p-IRS-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一致.RT-PCR检测IRS-1 mRNA表达结果与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结果一致.结论 姜黄素可以使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增加的IRS-1和减少的p-IRS-1得以恢复,并调节IRS-1 mRNA表达,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导机制发挥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皮层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和Aβ1-42的表达影响,根据Aβ的血脑屏障清除途径,探讨电针治疗AD的机制。方法 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以C57BL/6野生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电针"涌泉""百会"治疗6周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Aβ1-42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皮层和血清Aβ1-40和Aβ1-42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有明显的致密性老年斑沉积,电针治疗组相对减少;ELISA检测皮层和血清Aβ1-40、Aβ1-42电针治疗组较模型组都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降低皮层和血清中Aβ水平,且电针组对具有神经毒性的Aβ1-42的水平降低较明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AD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PS1/APP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模型小鼠进行基因鉴定和组织学分析,探讨其与老化态Aβ1-40单侧海马注射AD模型大鼠之间的组织病理学差异.方法 对Tg小鼠和AD大鼠模型应用改进刚果红染色法、Nissl's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内Aβ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结果 ①PS1/APP双转基因AD小鼠刚果红染色显示皮质和海马内广泛圆形Aβ沉积,周围绕以胶质细胞带,免疫组化显示GFAP阳性细胞活化呈团块聚集.②AD大鼠刚果红染色显示单侧海马齿回区有Aβ斑块状沉积,Nissl's染色显示注射针道附近海马锥体层细胞丢失,注射侧海马GFAP阳性细胞增多.结论 Aβ1-40单侧海马注射AD模型大鼠尽管可以模拟人类AD疾病的部分特征病理改变,但是不能模拟疾病渐进性的病理学改变.PS1/APP双转基因小鼠能够模拟AD病人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与渐进性过程,是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但该模型未发现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老年性痴呆( Alzhel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β-APP)和β-分泌酶(amyloidβ secretase1,BACE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0右侧海马区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予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与海马组织中Aβ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β-APP和BACE1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海马中Aβ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蛋白表达、β-APP mRNA和BACE1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高剂量组、低剂量组β-APP蛋白表达、β-APP mRNA和BACE1 mRN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对BACE1 mRNA调控作用,阻断β-APP裂解进程,抑制Aβ在脑内生成与沉积,从而减少Aβ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APP/PS1转基因鼠大脑内游离锌离子和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在老年斑内的分布。方法分别应用浸入式锌金属自显影技术和AP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游离锌离子和APP在APP/PS1转基因鼠大脑内的分布。结果游离锌离子和APP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均定位于老年斑内,新皮质和海马区域含有大量的老年斑,脑内其他部位有很少或没有老年斑。结论APP/PS1转基因鼠大脑β淀粉样蛋白(Aβ)老年斑内聚集着大量的锌离子,提示锌离子可能在Aβ老年斑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雄性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6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三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A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组A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Aβ的表达,从而缓解A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TSG低剂量(0.033g·kg-1·d-1)组、TSG中剂量(0.1g·kg-1·d-1)组、TSG高剂量(0.3g·kg-1·d-1)组、石杉碱甲(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为10只同龄C5B7L/6J小鼠。各组给予60d相应药物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BAC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海马区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ACE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TSG各剂量组BACE1的表达量与石杉碱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BACE1表达水平,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改善神经元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丘脑神经元损伤以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tate protease-3,Caspase-3)、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protein,APP)、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消栓肠溶胶囊(420、140、47 mg·kg~(-1))组、阳性对照药银杏叶提取物(28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15 d,每天给药1次。术后15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染色法观察神经元损伤;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APP、Aβ4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中动脉栓塞模型组大鼠丘脑神经元计数明显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APP、Aβ42阳性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栓肠溶胶囊各剂量能使大鼠丘脑神经元计数增多,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少,APP、Aβ42阳性表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也可明显增多大鼠丘脑神经元计数,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弱APP、Aβ42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通过保护丘脑区神经元,抑制Caspase-3信号分子激活,抑制APP表达、减少Aβ形成,从而保护缺血丘脑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氟西汀治疗对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雌雄各半2月龄的健康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氟西汀组(10只),另选10只2月龄健康野生小鼠作为对照组。灌药4个月后,采用Y-迷宫实验、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检测小鼠脑内Aβ蛋白的水平。结果 Y-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正确反应次数和主动回避次数均多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正确反应次数和主动回避次数均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原平台穿越次数多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长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小鼠原平台穿越次数多于模型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长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脑内A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脑内A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氟西汀干预能明显改善APP/PS1转基因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且降低其脑内Aβ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应激是否进一步加剧慢性应激所致的6月龄雄性APPswe/PS1dE9子鼠学习记忆损伤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产前慢性应激-子代慢性应激组( TT组)、产前慢性应激-子代正常处理组( TC组)、产前正常处理-子代慢性应激组( CT组)和产前正常处理-子代正常处理组( CC组)。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子代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病理组织形态,采用Congo red染色检查小鼠脑组织的淀粉样斑块,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分裂酶1(BACE1)和β-淀粉样蛋白1-42( Aβ42)的表达量,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结果与CC组相比, CT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
  和游泳距离延长(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CA3区损伤的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5),排列疏松紊乱,脱失现象明显,核固缩、浓染;脑组织淀粉样斑块数目增多;海马组织APP、BACE1和Aβ42的表达量升高( P <0.05);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P<0.05)。与CT组相比, TT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进一步延长(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进一步减少( P <0.05);脑组织淀粉样斑块和海马CA3区损伤的神经元数目进一步增加(P<0.05);海马组织APP、BACE1和Aβ42的表达量和血清皮质酮浓度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产前应激进一步加剧慢性应激所致的子鼠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升高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促进APP和BACE1表达,进而增加Aβ42的生成,最终引起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对照组外,其余三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肽(1-40)(Aβ1-40)制备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以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大鼠海马区PKC、Aβ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光密度、阳性细胞数减少,PKC光密度值、阳性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王补心丹有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