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了解麻风病受累者社会支持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的干预提供策略的指导。方法由防治人员使用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浙江省216例麻风病受累者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 216例麻风病受累者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低中高组者分别占55.56%、38.89%和5.56%,麻风病受累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1.29士10.03分,其中客观支持分为7.45士2.45分,主观支持分为17.18士6.22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为6.66士2.74分,与正常人相比麻风病人获得的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的总分都较正常人明显为低,有统计学意义。影响麻风病受累者社会支持水平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地位"、"麻风畸残"和"文化程度"。结论麻风病受累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改善麻风病受累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对于维持其身心健康和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麻风病治愈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粤西地区8条麻风康复村共156例麻风病治愈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存在相关关系(第一典型相关系数r=0.428,P<0.01)。客观支持与生理功能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中影响较大的是客观支持与对支持利用度,生存质量中影响较大的是生理功能。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生理功能呈负相关。结论 麻风病治愈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存在相关关系,应予以充分的社会支持,增强其自我认可感,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麻风病治愈者的生存质量,为麻风病治愈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粤西地区156名麻风病治愈者进行调查,同时选取康复村周边161名60岁以上村民对照。[结果]测试麻风病治愈者156人,周边村民161人。2组评分,生理功能分别为53.56、68.54(P〈0.01),生理职能分别为33.49、54.35(P〈0.01),躯体疼痛分别为51.88、62.65(P〈O.01),总体健康分别为42.84、53.26(P〈O.01),情感职能分别为56.52、69.02(P〈0.01),活力分别为55.96、56.44(P〉0.05),社会功能分别为55.85、56.68(P〉0.05),精神健康分别为58.21、59.10(P〉O.05)。[结论]麻风病治愈者的生存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江西省麻风病受累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麻风病受累者社会支持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2019年随机抽取288例麻风病受累者,对其社会支持与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88例麻风病受累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为(32.27±8.56)分,其中主观支持维度(19.5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临沂市部分麻风病患者愈后健康和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临沂市麻风病愈后人群121名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第二版(the version 2 of the SF-36 health survey,SF-36 v2)进行面对面调查,并与中国常模等人群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原因。结果 121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8.7岁,其中60岁以上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80.2%;共有65名麻风病患者愈后留有残疾,生理健康总分为35.8分,心理健康总分为37.1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均有P<0.05)。患者的SF-36 v2 量表8个维度的转换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均有P<0.05)。住麻风村和社会散居者生理健康总分分别为31.6分和38.1分,散居者好于住麻风村者(t=-2.276,P=0.025)。无畸残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均高于畸残组(均有P<0.05)。结论 临沂市麻风病愈后人群年龄较大,畸残、婚姻和心理压力是影响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麻风病患者愈后的关爱照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麻风病康复者生活状况及周边村民对其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7~8月,在粤西地区5个麻风病康复村,对53名麻风病康复者和154名周边村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康复村麻风病康复者53人,60岁以上的占83.02%;69.81%回答政府的补助金为每月200~299元,84.91%回答生活能基本自理;均表示希望生活能更好;24.53%回答生病时无人照顾。调查周边村民154名,58.44%不知道有康复村存在,40.26%知道康复村住的是一群残疾的麻风病康复者,70.13%表示了解麻风病康复者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是康复者的家属愿意接他们回家的占42.86%;26.90%表示见到康复者时不会感到恐惧或歧视。[结论]粤西地区麻风病康复者生活水平较低,医疗条件较差。周边农村麻风病医学知识普及不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浙江省农村社区麻风治愈者受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消除麻风歧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多级抽样选取的216名麻风治愈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农村社区的麻风治愈者对于外在歧视感受处于低位偏高的水平,平均得分为(3.82±3.23)分;麻风治愈者感知的相关歧视影响因素主要有麻风病的可治愈性认识、自理能力、社会地位、有无可见畸残、经济水平状况、婚姻状况和年龄(P<0.05);多元相关系数R=0.725,总体方差F=33.002,P<0.01.结论 浙江省农村社区麻风治愈者感知到一定程度的外在歧视,应针对麻风治愈者感知的相关歧视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实现社会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8.
冯旭 《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83-18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医学院校教师进行抽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该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22,1.66和2.43分;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46.14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2.24,25.75和8.16分。客观支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及倦怠总分均呈负相关、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之间为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是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为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客观支持为低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职业倦怠总分有影响。结论医学院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状况,社会支持状况一般。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轻,这提示在缓解职业倦怠时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关怀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评价方法,对PLWHA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PLWHA的SSRS总分和三个维度分方面,50岁以上者相对低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S总分、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方面,未婚单身/分居/离婚者和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者中居住年限在1年内者均相对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S总分和客观支持分方面,男性、吸毒/同性恋/输血途径、独居者均相对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S总分和主观支持分方面,无业者低于有工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S总分方面,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者均相对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方面,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无子女者和生活来源为退休金/社保/亲属支持/救济金者均相对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方面,抗病毒治疗年限≥2年者相对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WHA社会支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在随访关怀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强社会支持水平体系的构建,以提高PLWHA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男男性行为者(man who have sex with man, MSM)社会支持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477名青少年MSM进行评定;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对该人群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477名青少年MSM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为(33.93±7.02)分,其中客观支持(6.40±2.36)分、主观支持(20.39±3.83)分、社会支持利用度(7.14±2.65)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安全套使用频率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相关;同性性伴数量与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相关;饮酒频率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相关;性伴侣选择为配偶或固定伴侣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高于临时和商业性伴,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MSM的各维度社会支持得分普遍较低。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改善该重点人群的社会支持状况,联合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针对性支持措施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当前盐城市盐都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活和健康现状。方法使用"麻风病治愈存活者随访报告卡"和"麻风病患者及其治愈存活者健康档案调查表"对盐都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进行入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32名麻风治愈存活者中,男女性别比2.77∶1,平均年龄(73±8)岁,文盲、半文盲172人(51.81%),未婚者高达19.58%,职业以农民为主。临床型别以少菌型为主265人(79.82%),畸残者158人(47.59%)。生活能够自理者277人(83.43%),劳动能力丧失者73人(21.99%)。麻风畸残者与无畸残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963和16.392,P0.01)。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万元者144人(43.38%),麻风畸残者中高收入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无畸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87,P0.01)。医疗保障主要为新农合258人(77.71%),慢性病总患病率为50.30%。结论盐城市盐都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更应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特别是麻风治愈畸残者,应从生活救助、畸残康复、消除歧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其生存质量,使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12.
徐荣艳 《中国校医》2018,32(9):682-684
目的 摸清徐州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生存和健康现状,并为制订精准保障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的《江苏省麻风院村内治愈存活者个人信息复核表》,对全市所有麻风病治愈存活者进行逐一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徐州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占绝大多数,单身占30.56%,独居占22.73%,畸残和老龄化导致其无经济来源;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活照料问题是当前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难题。44.95%的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存在2级畸残,需要针对性地开展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畸残预防和康复服务,提供防护支具,及时实施手术矫正和开展康复训练服务。15.91%的麻风病治愈存活者有不同程度其它疾病。结论 徐州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协调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畸残康复,进一步提升其生存质量,积极开展麻风病签约服务,给麻风病治愈存活者提供精准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唐晓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32-2433
目的:探讨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和60例健康同龄女性进行心理社会方面的病例对照分析。结果:SCL-90研究组的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为9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抑郁、焦虑因子分突出(P<0.01),提示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EPQ比较,研究组的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两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客观知识利用度、社会知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研究组生活事件多于对照组,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和喜好掩饰,且所获社会支持较少,表现为对客观支持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不够。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高度相关,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注重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大的老年人所获得的客观支持高(P〈0.05);有配偶老年人获得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无配偶者(P〈0.01);与家人居住老年人获得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与其他老年人居住者(P〈0.01);有子女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均高于无子女老年人(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在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有无配偶、居住状况、体育活动频率、养老院居住时间和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分值、孤独分值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定量调查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选取四川省汉族地区艾滋病高、中、低流行县(区)各1个,共调查180名HIV/AIDS,其社会支持总分为(29.28±8.45)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参与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社会支持总分(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HIV流行水平、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被检测报告时间、感染途径及是否被他人知晓感染状况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流行水平(β=0.530)、收入水平正常(β=0.214)是保护因素,较远的被检测报告时间(β=-0.158)是风险因素。结论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程度不高,影响因素众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高流行区以及低收入HIV/AIDS的关怀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封市成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1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中青年组(24~64岁)和老年组(≥65岁),运用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组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8.92±4.45)、客观支持得分(10.32±1.28)和主观支持得分(23.54±2.58)均高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36.77±4.94)、客观支持得分(9.56±1.53)和主观支持得分(21.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支持利用度得分(5.05±2.67)低于老年脑卒中患者(5.7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关怀是成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论成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陕北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农村地区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51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较好,社会支持总分13~52分,平均(34.25±7.24)分,其中客观支持(7.28±2.64)分,主观支持(20.15±4.44)分,对支持的利用度(6.82±2.16)分。社会支持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家庭关系、月收入、居住情况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婚姻状况、年龄、家庭关系、月收入、居住情况是影响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P均0.05)。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农村老年人人群,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评价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农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男201例(67.00%),女99例(33.00%);平均年龄(61.80±3.84)岁。调查对象SSRS量表总分、客观支持维度、主观支持维度和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分别为(33.60±7.75)、(7.69±3.21)、(20.34±4.80)和(5.58±1.82)分。男性、65岁及以上者、未婚/离异/丧偶者、中专/高中及以上者、独居者、无子女者、生活来源于救济金/亲属支持者、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者SSRS总分相对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受其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应积极构建良好社会支持水平体系,针对性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河子垦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健康干预措施及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市区和团场各7个社区的1 400名≥60岁常住老年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和孤独量表(UCLA)评估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 398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71.81±5.99)岁,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15~56,平均得分为36.08±6.30。获得社会支持低水平有17人,占1.2%;中等水平有1 221人,占87.3%;高水平有160人,占11.4%。影响垦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睡眠及锻炼情况、生活满意度和孤独感水平。结论石河子垦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有待提高,应重视并给予老年人精神文化支持,进一步开拓和完善政府、非政府组织对其关怀与帮助,提升晚年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病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以期得到患者社会支持的综合评价,为探索适合肺结核病患者的支持性心理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19例静安区收治的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从患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痰涂阴阳性和转归等方面研究对静安区结核病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结果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利用度方面存在性别、文化程度差异,肺结核病已婚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及客观支持均高于未婚患者,涂阳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低于涂阴患者,对支持利用度方面老年患者明显低于非老年患者。治愈和完成疗程的患者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结局的患者。结论社会及家庭的有力支持可以帮助肺结核病患者以积极正确的方式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