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肌卫星细胞分化与骨骼肌纤维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训练适应及损伤、移植中具有重要作用,肌卫星细胞的分化与骨骼肌纤维的肥大、萎缩以及骨骼肌纤维的转化等有着很大关系。如何有效控制肌卫星细胞的分化,使骨骼肌朝着良性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重点讨论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后引起骨骼肌纤维改变,包括肌纤维质量增加,肌纤维横截面的增大和肌细胞数目的增多,以及肌纤维转化的过程。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springlink数据库1990-01/2007-04有关肌卫星细胞的文章,检索词为"skeletal musclesatellite cel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7-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肌卫星细胞,骨骼肌纤维",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纤维中的静止、激活和分化过程。②运动训练后肌卫星细胞的分化情况。③各种生长因子对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资料160篇,排除重复或类似的文章,37篇符合要求。其中有关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静止、激活和分化过程4篇,运动训练后肌卫星细胞的分化情况9篇,各种生长因子对肌卫星细胞的影响15篇,其他9篇。资料综合:①肌卫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肌卫星细胞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但在特定的应激条件下,如负重锻炼、创伤等,可以被激活进入有丝分裂期、增殖期,并进一步分化融合形成肌管参与骨骼肌的修复。②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与肌纤维改变:不同的生长因子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或诱导成肌细胞的定向分化。成肌调节因子和各种生长因子作为内源性刺激影响着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骨骼肌纤维组成。③展望: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更好的控制这些外界条件,使肌纤维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值得研究。结论:肌卫星细胞在本身的遗传特性的基础上,有各种条件的诱导下,可以有选择性的激活、增殖及分化,从而使肌纤维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骼肌重塑是骨骼肌对多种刺激因素所产生的形态结构与代谢机能的适应性变化.近几年关于钙调神经磷酸酶(CaN )/(NFATS)在骨骼肌重塑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在骨骼肌从无氧转向有氧的代谢重塑、肌纤维类型转化以及在骨骼肌肥大过程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 数据库(1998/2010),检索词为"calcineurin,skeletal muscle,hypertrophy,NFAT,myofiber type",语言设定为英文.从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系统在骨骼肌代谢、肌纤维类型转换和肌肉肥大中的作用方面进行总结,对其调节机制、肌肉重塑等方面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86 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3 篇文章.结果表明CaN/NFATS 信号激活有助于Ⅰ型肌纤维分化,提高线粒体有氧代谢能力,但骨骼肌对耐力运动的适应并不绝对依赖CaN.CaN/NFATS 转导通路有可能通过转录激活utrophin A 来调控骨骼肌的肥大反应.由此可知钙调神经磷酸酶参与骨骼肌代谢、纤维转化和肥大的重塑过程,调节骨骼肌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机械生长因子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一个亚型,有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抑制分化的功能,因此利用外源性机械生长因子类物质对卫星细胞进行干预,并对其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骨骼肌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组织工程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目的:综合分析机械生长因子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调控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5/2009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机械生长因子,骨骼肌卫星细胞";英文检索词为"MGF".纳入标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其研究目的或方法具有代表性.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及与课题相关性较弱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机械生长因子有激活肌卫星细胞,促进细胞增殖,抑制肌管融合及促进卫星细胞迁移的功能.机械生长因子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神经损伤修复及心肌梗死治疗等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外源性机械生长因子类物质对肌组织修复、再生方面的作用,有可能为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并且对细胞移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研究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总结并讨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在肌筋膜疼痛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痛因子、神经系统致敏、伤害性感受器"和"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algogenic substance,nervous system sensitization,nociceptors".共检索到159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总结,对理化环境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表现为各神经血管反应物质增多,炎症递质和致痛因子浓度明显升高.但是国内外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仍不深入.  相似文献   

5.
肌纤维母细胞及在肿瘤间质中激活的纤维母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以"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转化生长因子;侵袭性"或"myofibroblast;tumor;TGF-β;aggressivenes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内容与肌纤维母细胞及肿瘤间质纤维母细胞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1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1篇文章进行综述.第一作者检索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01与肌纤维母细胞相关的文献,在标题和方法:由结果与结论:肌纤维母细胞具有平滑肌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肿瘤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是癌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调控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通过直接刺激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来促进肿瘤生长,并通过水解细胞基质和刺激肿瘤细胞运动来发生侵袭.肌纤维母细胞的出现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探索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心脏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可以促进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和代谢.目的:综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生物学效应,以期明确其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更好地利用运动对IGF1的影响来实现心脏适应性肥大.方法:以"exercise-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exercis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9-04);以运动性心肌肥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运动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0-01/2009-04).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联系紧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排除内容陈旧的文献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41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1篇文献进行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其他生长因子一起协同促进多种细胞的分化成熟.现有资料表明血清及心脏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心肌肥大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探讨了心脏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功能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得出了运动能改变循环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心脏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骼肌重塑是骨骼肌对多种刺激因素所产生的形态结构与代谢机能的适应性变化。近几年关于钙调神经磷酸酶(CaN)/(NFATS)在骨骼肌重塑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在骨骼肌从无氧转向有氧的代谢重塑、肌纤维类型转化以及在骨骼肌肥大过程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1998/2010),检索词为"calcineurin,skeletal muscle,hypertrophy,NFAT,myofiber type",语言设定为英文。从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系统在骨骼肌代谢、肌纤维类型转换和肌肉肥大中的作用方面进行总结,对其调节机制、肌肉重塑等方面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8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3篇文章。结果表明CaN/NFATS信号激活有助于Ⅰ型肌纤维分化,提高线粒体有氧代谢能力,但骨骼肌对耐力运动的适应并不绝对依赖CaN。CaN/NFATS转导通路有可能通过转录激活utrophin A来调控骨骼肌的肥大反应。由此可知钙调神经磷酸酶参与骨骼肌代谢、纤维转化和肥大的重塑过程,调节骨骼肌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已经成为21世纪周围神经领域内的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就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做一归纳。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enervation,muscle atrophy,histology,ultrastructure,motorend-plate,RT-PCRMyoD,myogenin,myostatin,immunohistochemistry,apopt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失神经,肌萎缩,形态学,运动终板,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凋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约330篇文献资料进行初审,纳入研究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文献;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综述类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到50余篇关于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相关文章。排除20篇综述类及重复研究,对符合标准的27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都是其中重要的作用因素。目前仍不能明确在整个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中,是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还是其中哪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抑或还有别的什么因素,这些尚待深入研究。结论:血管床重塑、肌细胞凋亡、肌卫星细胞耗竭及成肌因子调控等是骨骼肌失神经支配以后发生萎缩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过氧化体增殖活化受体γ 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 1α,PGC-1α)能调节骨骼肌的功能,包括有: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底物氧化和肌纤维类型等,最近还有研究发现PGC-1α 能够预防肌肉的萎缩.目的:总结并讨论PGC-1α 与肌肉萎缩之间的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 数据库(2000/2010),关键词分别为"肌肉萎缩,PGC-1α,运动"和"muscle atrophy,PGC-1α,exercise".共检索到56 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2 篇文章.从PGC-1α 与肌肉萎缩、运动与PGC-1α 共2 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PGC-1α 表达增强能提高线粒体功能、人体的运动能力、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肌肉萎缩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说明运动可通过调节PGC-1α 的表达来干预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性肌肉肌腱损伤治疗与康复的手段和生物材料在运动性肌肉肌腱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2009)和 Medline database(1990/2009),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共纳入28篇文章.从运动造成肌肉肌腱损伤的发生机制、生物材料修复肌肉肌腱损伤和损伤的治疗康复手段3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肌肉肌腱损伤后治疗、功能恢复手段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修补运动性肌腱损伤的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易被组织吸收、不易感染、无粘连及断裂、无排斥等现象,表现了其优势.中医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等是肌腱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要康复手段.结论:在运动性肌肉损伤修复中,生物材料发展迅速.随着研究的发展,各种修补运动性肌肉肌腱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手段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In diver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ettings, dragons have served as protective amulets or powerful talismans to protect or enhance the powers of those who possess them. The use of such personal symbols in dealing with personal adversity is explored, and methods in which the dragon symbol can he used to promote discussion of feeling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life crise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目的:介绍放射性核素、载体的选择以及放射性滑膜切除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放射性滑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来源:应用医学文献王软件在PubMed上检索所有字段中包含“radiation suynovectomy”或“radiosynovectomy”的文章,不设置其他限制,检索到277篇文章题录。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初审。通过阅读所有文章的文题和大部分文章的摘要,选择内容与放射性核素、载体和滑膜切除密切相关的文章,在相关数据库上查找全文。主要以Science Direct和OVID两个数据库为主。资料提炼:经过初审得到58篇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同一领域的文章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共41篇文章纳入分析。资料综合:放射性核素目前研究的热点:一是载体的选择,硅酸盐、枸橼酸盐、草酸盐、大颗粒氢氧化铁、羟磷灰石、聚乳酸、硫胶体、中心体等广泛被用作载体。良好的载体能够控制放射性药物的剂量和稳定性,减少核素从关节中的泄漏。二是包含核素和载体的放射性药物。理想的用于放射性滑膜切除术的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核素较小可以被细胞吞噬。但也不能太小,否则在被吞噬之前易从关节中泄漏。通常认为核素合适的大小应该是2~10μm。②在放射治疗的全程中放射性核素和载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这种结合由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半衰期决定。③放射性标记的颗粒应该能够均匀分布于关节中,并且不促使炎症的发生。④载体的半衰期应长于所结合的核素的半衰期。载体应可以生物降解,以便在治疗后能够被机体清除。⑤稳定性好,成本低也是其重要特性。三是许多临床实验均已证明放射性化膜切除术是治疗多种慢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结论:正确选择放射性药物、合理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绒毛结节性色素滑膜炎等多种关节疾病安全、低成本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