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50%,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达60%~90%。据WHO统计,50%~80%的癌痛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止痛治疗,遭受着疼痛的折磨。WHO的癌痛治疗专家委员会认为只要认真推行“三阶梯止痛疗法”,正确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就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病人的疼痛。WHO制定了2000年达  相似文献   

2.
上腹部癌性疼痛的介入治疗——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 (WHO)自 1980年起向全世界推行癌症疼痛的三阶梯止痛法 ,并提出 2 0 0 0年让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三阶梯止痛法已被证明能使80 %的癌症疼痛得到缓解 ,但仍有 2 0 %的终末期癌症患者疼痛较为顽固。我院近 2年来对 7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的顽固性上腹部痛及腰背部疼痛行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PNCPB) ,疗效明显 ,无任何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例为食管中段癌术后 2年 ,腹膜后胰腺及胰周大血管旁广泛淋巴结增大融合转移 ;2例为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多发转移灶融合 ;3例为胰体癌 ,1例结肠癌术后腹腔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3.
根据总政、总后联合下发的继续教育的安排,由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土办、《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协办的全军首届疼痛学及癌症止痛培训班于2006年10月11日-10月1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培训班邀清了国内镇痛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秦伯益、郝希山院士和蔡志基、黄宇光、樊碧发、徐国柱、申文江、陈正堂等知名教授现场教学。国家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员介绍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回答了参训人员提山的问题。全军肿瘤临床治疗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刘端祺教授、《解放军医学杂志》常务副总编贾万年编审共同主持了这期培训班。2006年10月11日培圳班开班,适逢第三个“世界镇痛日”,中国抗癌协会和培训班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共同举行了纪念镇痛日的活动。中国抗癌基金会会长、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彭玉,总后卫生部副部长陈新年,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宗卫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讲话。他们在讲话中强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医学界把疼痛问题重新提到议事日程,强调“无疼痛是患者应有的基本权利,为患者镇痛是医务人员的责任,镇痛事业是一项为人类造福的神圣的事业”。WHO以癌痛为突破口,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这一原则在我国实行15年来,已有数万名医务人员接受培训,上千万癌症患者从中受益。针对以腰背关节等慢性疼痛为主的广大患者,国际医学界达成了“慢性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更是一种疾病”的共识,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亟需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完善。他们热烈祝贺全军首届疼痛学及癌症止痛培训班的举办,认为这是军队重视疼痛治疗、重视广大官兵健康和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为提高全军疼痛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水平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镇静止痛条件下聚焦超声治疗实体肿瘤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镇静止痛条件下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良性和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消融和姑息性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静脉应用芬太尼(1μg/kg)及咪唑安定(0.03mg/kg)创建镇静止痛条件,应用JC型HIFU治疗系统对23例良性和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消融和姑息性消融治疗,观察镇静止痛药物及HIFU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在镇静止痛条件下,81例患者共进行112例次HIFU消融手术,其中23例良性肿瘤患者治疗26例次,58例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性治疗86例次,共治疗153个病灶。在可评价的疗效中,病灶体积消融率达到50%以上的病灶占81%(89/110),其中恶性肿瘤为72.2%(52/72),良性肿瘤为97.4%(37/38)。恶性肿瘤患者中81.3%(13/16)的患者肿瘤标志物下降>50%;肿瘤相关症状缓解率77%(30/39)。镇静止痛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呼吸频率过缓、幻视等,HIFU治疗的主要副反应包括,治疗区疼痛及肿胀等。未出现三度以上镇静止痛药物或HIFU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结论在镇静止痛条件下,HIFU消融治疗实体肿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疼痛是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痛不欲生、丧失生活勇气的最主要原因。WHO于1982年在意大利组织了专家会议,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癌痛治疗专家委员会,会议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球范围内“让癌症患者不痛,并  相似文献   

6.
冯茹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75-1476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吗啡制剂的用量连续3年居首位,麻醉性镇痛药给药途径合理。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较合理,"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在我院发挥了指导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癀片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和评价新癀片治疗癌症疼痛的作用特点及其在三阶梯止痛中的意义和地位。方法 运用10分制数字分级划线法观察患服药前后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判断该药的止痛效果、有效剂量、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有效剂量维持时间及其副作用,从而了解该药的止痛作用特点。结果 该药在3片以上有肯定的止痛效果,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率占79.7%,总有效率达84.4%,与10mg/12h美施康定相比,疗效略低(P<0.05),但对轻疼痛可达同样的止痛效果;新癀片止痛起效时间不一,持续时间不等,有效剂量维持时间多在1周之内,部分病例加量后仍可获得一定的止痛效果,但5片以上时腹泻、腹痛等副作用出现机率增加;同时该药还常引起多汗,并有退热作用。结论 该药有肯定的止痛效果,其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及副作用方面的结果表明,可将其作为第一阶梯用药,并尤其适用于伴有发热或因服用阿片类药物而出现便秘。  相似文献   

8.
癌症的姑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不能治愈的肿瘤患者给予积极的、整体的关怀照顾,包括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控制,并着重解决患者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姑息医学的范畴,也就是在癌症治疗的全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姑息治疗.重视肿瘤的姑息治疗是当前临床肿瘤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于不能治愈的肿瘤患者给予积极的、整体的关怀照顾,包括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控制,并着重解决患者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姑息医学的范畴,也就是在癌症治疗的全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姑息治疗.重视肿瘤的姑息治疗是当前临床肿瘤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性的药品,急、门诊多用于各种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2005年6月,我院加强了对“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的实施。吗啡应作为治疗中度到重度疼痛的首选用药。为此笔者作为门诊药剂工作人员收集整理了2005年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