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脑梗塞后 12~ 72h入院的 3 0例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 ,并与2 8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脑梗塞患者共 5 8例。治疗组 3 0例 ,其中男2 0例 ,女 10例 ,年龄 43~ 81岁 ,平均 65 .73岁。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 为轻型 (0~ 15分 ) 15例 ,中型 (16~ 3 0分 ) 12例 ,重型 (3 1~ 45分 ) 3例 ;对照组 2 8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40~ 78岁 ,平均 64 .5 2岁。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轻型14例 ,中型 11例 ,重型…  相似文献   

2.
高文俊 《中外医疗》2014,(14):103-104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使用对低血压在心梗溶栓后的血压恢复情况和实际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心梗溶栓并低血压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升压药物进行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从43~64岁,平均年龄(47±3)岁;治疗组30例除使用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还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男19例,女11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45±3)岁。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压值较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情况除2例患者外其他均得到明显好转,其中20例患者疗效显著,综合有效率为94.23%,远高于对照组的75.34%。结论低血压在心梗溶栓后应用生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高于常规升压药物治疗效果,且并发症更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3.
魏树亭 《中原医刊》2001,28(10):33-34
我们对54例脑梗塞患者应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均为我院1998~2000年住院的脑梗塞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病程24~72小时,随机分为治疗组(灯盏花组)和对照组(丹参组)。治疗组54例,男26例,女28例,年龄43~90岁,平均66.64±12.53岁。对照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35~90岁,平均71.5±9.04岁。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轻、中、重…  相似文献   

4.
刘萍 《广西医学》2006,28(5):659-66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配对分成2组,每组55人.对照组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除生脉注射液治疗外,加用纳洛酮,然后观察治疗后2周和4周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NDS和GCS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好转(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是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2例中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45~71岁 ;病程 1~ 3d。对照组 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44~ 73岁 ;病程 1~ 3d。 2组病例性别、年龄、症状及体征均相似 ,均经头颅 CT扫描证实为脑梗塞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 ,按 1986年全国第 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2 治疗方法  2组病人均口服维生素 E,静滴小剂量甘露醇、降压、促代谢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灯盏花注射液 5 0m g溶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 L中缓慢静滴 ,日…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注射液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 ,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选用病例为起病1周内 ,经CT证实为脑梗塞住院患者 ,均为首次发病。病情分级根据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1],轻型0~15分 ;中型16~30分 ;重型31~45分。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 ,男21例 ,女15例 ,年龄平均62±7 4岁 ;轻型20例 ,中型10例 ,重型6例。对照组34例 ,男21例 ,女13例 ,年龄平均61±8 2岁 ;病情轻型…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从1997年1月~1998年10月应用南京金陵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60例,同时设对照组50例观察,结果显示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液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10例脑梗塞病人均经临床确诊及CT扫描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分布为48~78岁,平均年龄60.5岁。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分布45~80岁,平均年龄59岁。  相似文献   

8.
<正> 1996~1997年,我科采用静滴普东林和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80岁,平均6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3~83岁,平均65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塞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无显著性差异。起  相似文献   

9.
生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电 《海南医学》2006,17(8):56-5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头颅CT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予脑梗塞常规综合治疗并早期予针灸按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常规综合治疗脑梗塞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而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2004年9月~2006年9月应用海南天涯制药厂生产的枢霖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1~5天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入院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体检,并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治疗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3.9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9.00±7.56。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34±3.15)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80±10.90。治疗距发病时间平均2.5天,对照组3.1天。两组年龄、…  相似文献   

11.
赵明辉 《华夏医学》2000,13(3):335-336
血疗能改善脑供氧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病损的脑功能恢复,我科自1996年4月至1999年5月采用此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所有病例为1996年4月至199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发病至入院在48h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脑梗塞诊断标准[1]。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8~75岁,平均(55.6±8.6)岁;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0~74岁,平均(56.2±7.9)岁。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1]。治疗组(21.6±12.8)分,对照组(20.9±13.5)分。两组…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证实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均为 1 997~ 2 0 0 0年间首次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3 6例 ,男 2 4例 ,女 1 2例 ,年龄 60~ 76岁 ,平均 (69.2 8± 1 .1 5 )岁。对照组 3 4例 ,男 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60~ 78岁 ,平均 (70 .2 4± 1 .0 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 1 996年中华医学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脑梗塞(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AIS)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予生脉注射液静滴,B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脑卒中量表(CS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病例数.结果 治疗后A组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B组(P<0.001),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多于A组.结论 在AIS急性期适量提高血压有益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生脉注射液可缓解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月彩 《广西医学》2000,22(3):627-629
为了探讨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我科于1997年3月~1998年12月应用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脑梗塞100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有梗塞灶的急性脑梗塞住院病人。超声波治疗组病灶最大面直径平均梗塞面积(3.28±1.10)cm,男37例,女13例,年龄38~76岁(平均63.6岁);对照组病灶最大面直径平均梗塞面积(3.21±1.19)cm;男38例,女12例,年龄40~75岁(平均64.1岁)。按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 ,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对照 ,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5 8例符合四版内科教材“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39~ 6 7岁 ,平均 5 3岁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40~ 6 8岁 ,平均 5 4岁。凡并发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肺功能不全者均未列入观察对象 ,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2 治疗方法患者除症状明显可以含化硝酸甘油外 ,暂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组应用生脉注射液 (山西太行制药厂生…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7年4月~1998年5月以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78例,并与1997年4月以前治疗7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照,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符合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塞。(1)治疗组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43岁~78岁,平均64岁;急性期(<1个月)28例,恢复期(1~6个月)30例,后遗症期(>6个月)20例;(2)对照组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40岁~70岁,平均63岁;急性期19例,恢复期28例,后遗症期25例。病程4小时~2年。2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常规药物加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灯…  相似文献   

17.
裴永桢  程红 《河北医学》2001,7(9):816-818
东菱克栓酶 (DF— 5 2 1)是用于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一种新药 ,多项研究己证实其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本文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测定 ,以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3例脑梗塞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二组 :治疗组 2 7例 ,男 16例 ,女 11例 ,年龄 4 1~ 67岁 (平均 5 6± 7.9岁 ) ;对照组 2 6例 ,男16例 ,女 10例 ,年龄 4 4~ 70岁 (平均 5 8± 8.1岁 )。二组年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病程均为 6h以内。1.2 …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 3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1 999年~ 2 0 0 0年住院的脑梗塞患者67例 ,均经头颅 CT检查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 ,除外房颤、风心等心脏有血栓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7例 ,男 2 0例 ,女 1 7例 ,年龄 40~ 75岁。对照组 3 0例 ,男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42~ 72岁。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6± 1 0分和 2 7± 1 0分 ,具有可比性 (P>0 .0 5 )。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尿激酶、尼莫地平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40 0 mg加入 5 %…  相似文献   

19.
<正> 1996年6月至1998年10月,我们对经头颅CT证实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联合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塞的76例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10岁;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冠心病史者7例。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52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目前没有一种单纯药物或治疗是最有效的,近来超早期或早期溶栓治疗用于一些脑梗塞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1995-1996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颈内动脉系梗塞66例,现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6例,对照观察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8岁至69岁,平均56.58岁。对照组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年龄40-68岁,平均5742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发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伴发疾病积分,既往史的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