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3月至2000年7月我们对颅脑损伤32例行气管切开术。男19例,女13例,7~62岁,平均42岁,其中脑挫裂伤18例,脑干损伤5例,脑出血4例,颅内血肿5例。治疗性气管切开18例,预防性气管切开14例,32例均处于昏迷状态。抢救成功26例(75%),其中3例昏迷达28~45d。12例死亡(25%),主要因脑干损伤严重,脑出血量达60~100ml,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致死。讨 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有的处于昏迷状态,舌肌松弛,舌后坠堵塞上呼吸道,随时可引起窒息。咳嗽反射将近消失,患者不能咳出分泌物,大量下呼吸道分泌物积存,可引起肺换气不良、机体缺氧、二氧…  相似文献   

2.
孙青 《中华医护杂志》2007,4(9):813-813,812
目的为使气管切开的患者尽早康复,减少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例因头部、胸部外伤、急性喉炎(包括白喉)等呼吸道分泌物积留而发生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结果全组经10—28d的护理与治疗,原发疾病显著好转,气管切开伤口拔管愈合。结论气管切开术为一急救的手术,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套管,解除呼吸困难,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昏迷 ,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除 ,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可逆流进入呼吸道 ;又因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都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这类患者昏迷时间长 ,在短期内难以清醒 ,常需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因此 ,做好呼吸道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196例 ,年龄 6~ 72岁 ,其中男 119例 ,女 77例。均先行气管插管 ,2 4~ 72h后行气管切开。 16 3例行机械通气 ,10 8例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恢…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喉部机械性梗阻及因呼吸障碍、咳嗽反射消退而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存留且不能自行排出的下呼吸道梗阻,但若气管内套管被痰痂、血痂或其他异物阻寒,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受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加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预防气管内套管阻塞的护理对策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并分析吸入性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呼吸阻塞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整理自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因吸入性损伤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并出现呼吸阻塞患者资料36例,探究出现并发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有2例患者并发急性呼吸道阻塞,1例患者并发慢性呼吸道阻塞,经抢救治疗后病情平稳。所有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由于护理管理不到位、痰痂阻塞、呼吸道黏膜脱落后出血、气管切开套管移位或脱出、套管气囊滑脱等原因会导致呼吸道阻塞,针对性的护理才可确保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一切因咳嗽、排痰功能减退,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呼吸道阻塞患者的重要措施.而有创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使病原体可以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等.我科通过对5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加强气管管理,充分湿化呼吸道,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鞠秀霞 《中原医刊》2003,30(10):54-54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 ,其应用之广泛已为大家所熟知 ,原仅用于解除由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 ,现适应范围已大为扩展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头颈及胸腹部大手术的术前预防性切开及配合呼吸道异物的取出等 ,所以气管切开不仅临床医生要掌握 ,而且护理人员也要了解其手术方法并能良好的配合护理 ,现就笔者工作十余年参加的 60例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年龄及性别 :60例患者年龄最小 2 4天 ,最大 87岁 ,男 3 9例 ,女 2 1例。1 2 手术原因 :①喉梗阻 2 0例 ;喉癌晚期 7例 ;声门下异物5例…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生命的急救手术,有时也适应于喉的机械性阻塞所致的呼吸困难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引起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院1985~1991年收治气管切开木4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气管切开术4例均为男性,年龄16~58岁,手术适应证为昏迷并呼吸道阻塞。原发病种为脑干损伤并颅内血肿3例,脑干损伤1例。气管插管时间10~30d,平均18.5d。4例经治疗15~36d后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预防性治疗措施 ,适应范围较广泛 ,如急慢性喉梗阻症 ,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颅脑外伤、颅内或周围神经疾病、破伤风、呼吸道烧伤、重大胸腹部术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者 ,或因其它原因所致呼吸功能减退或麻痹 ,均应考虑气管切开的必要性。鉴于此类手术临床多见 ,现就我科两年来所做 2 5例气管切开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资料共 2 5例 ,男 1 7例 ,女 8例。年龄最小 3岁 ,最大者 62岁。病情种类 :喉水肿 9例 ,深昏迷 6例 ,颅脑外伤 6例 ,呼吸道烧伤 4例。护  理1 术前护理1 )术前向患者…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因肺水肿 ,呼吸肌瘫痪或呼吸中枢衰竭致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甚至死亡。行气管切开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能及时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 ,特别对于昏迷患者 ,及时而果断行气管切开有助于防止肺部感染。并且在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通过呼吸机来维持呼吸 ,这对抢救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报告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气管切开术 50例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院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2月因有机磷农药中毒而行气管切开患者共 50例 :年龄19~ 56岁 ,平均年龄为 2 7 32岁。男 2 1例 ,女 2 9例。中…  相似文献   

11.
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适时吸痰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脑中风患者 137例。其中气管切开患者 36例 ,现将吸痰时机、方法和临床吸痰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13~ 75岁 ,平均 43岁。其中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 2 5例 ,高血压脑出血 9例 ,大面积脑梗死 2例 ;手术治疗 2 3例 ,保守治疗 13例。所有病例均行气管切开术 ,切开时间 7天~ 1 5年。2 适时吸痰的依据2 1 呼吸道分泌物并不一定需要抽吸 ,只有当患者出现气道分泌物潴留的临床表现时 ,方有抽吸指征。目前认为[1] ,适时吸痰指征如下 :(1)患者出现咳嗽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63年,1973年和1982年气管切开术应用于临床的变化情况,三年共作气管切开术232例,其中以应用于鼻咽喉部手术的予防性切开最多,共计138例(59.4%).而气管异物与急性喉炎的气管切开率因激素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而明显下降,但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而行气管切开的人数和范围却明显增加,从临床应用看其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原因及气管切开木的时机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喉阻塞及清理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在急诊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手术后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对原发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我们通过86例气管切开的护理,现将气管切开术后呼吸不畅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1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行气管切开86例,男性72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其中喉癌68例,有机磷中毒者13例,开胸术后5例。2 呼吸不畅的原因及预防护理2.1 喉水肿及颈部皮下气肿  喉粘膜血管丰富且与粘膜下层结合疏松,气管切开插管刺激后可引起喉水肿。气管切开时,若气管切口周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下呼吸道黏膜大面积坏死及清除脓血痂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改良气管切开术抢救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常规气管切开暴露颈段气管3~5环,以颈4环为中心,上下弧形切除少许气管软骨,长度不超出2个气管环,分别缝合同侧的皮肤与气管切口1~2针,插入气管套管。结果:改良气管切开术可随时取管,方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时清除下呼吸道阻塞物,预防发生再窒息,12例患者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不仅解除了喉梗阻,而且可观察下呼吸道病变及能有效、安全的清除阻塞物。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目前仍然是解决喉源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另一方面每种手术也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我院自1959~1979二十年间,因喉梗阻、昏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以及为手术目的而行气管切开者265例,术后发生拔管难者7例(占2.46%):其中成人气管切开212例、发生拔管困难1例(0.47%);小儿气管切开53例、发生6例(11.3%)。在发生拔管困难的患者中,除1例未坚持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者为2年零2个月,但绝大部分为1~3个月,拔管后出院。  相似文献   

16.
<正> 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多由于下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肺泡换气不足,即使大量给氧也不能解除二氧化碳潴留和对呼吸产生的恶性抑制。如果采用气管切开术充分引流积存于下呼吸道之分泌物,则可有效地改善肺泡气体交换量,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腔和减少呼吸次数。这样无疑有利于昏迷病人的治疗。适用范围1.外伤:如严重的颅脑外伤,颈椎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下呼吸道烧伤后休克等引起的昏迷。气管切开可防止或解除因咳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是抢救呼吸道梗阻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因病情需要,留置导管时间会延长,但由于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的侵入,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是一种急症手术,除用于解除喉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外,也常用于辅助治疗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引起的呼吸衰竭,寻求一种安全易行的小儿气管切开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近7年来施行小儿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鼻导管吸痰在胸外科病人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不能有效咳嗽排痰,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滁留的胸部创伤和开胸手术后病人,采用经鼻导管吸痰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经鼻导管吸痰应用前、后两个时期胸外科病人呼吸衰竭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发生率.结果:应用经鼻导管吸痰方法以前,胸部创伤和胸科手术后病人因呼吸衰竭而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为3.8%(11/287);应用该方法以后,共54人次接受了该项操作,胸部创伤和胸科手术后病人因呼吸衰竭发生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为1.3%(4/318),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导管吸痰能够有效清除严重胸部创伤和胸科手术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因呼吸道分泌物滁留导致的呼吸衰竭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庞静 《河北医学》2000,6(7):641-642
1 临床资料高血压脑出血118例、其中行气管切开术41例;并发肺内感染28例,肺部感染发生率23.73%,治愈20例,治愈率72.43%,好转5例自动出院,占17.85%,死亡3例,占10.71%。2 原因分析2.1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免疫力低下,咳嗽反射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阻塞支气管、细支气管,造成段叶肺膨胀不全发生肺感染。2.2 老年人患者较多,由于老年人肺活量降低,加之气管纤毛活动减弱使分泌物积聚过多不易咳出。2.3 气管切开后,气道失去了原有的加温,温化保护作用,同时反复吸痰,呼吸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了感染机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