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4.
应用皮肤扩张器形式的皮肤移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减少体表手术痕迹的残留 ,改善外观修复效果 ,提供一种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与传统的皮肤移植技术相结合 ,形成邻近皮瓣、带蒂皮瓣、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及器官再造。结果 使传统的皮肤移植技术在体表留有 3处手术痕迹 ,变成 2处均为线形痕迹 ,对修复区和供皮瓣区均提供皮瓣修复 ,明显提高了修复效果。也为临床提供了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的一种方法。结论 此种皮肤移植技术是目前最好的及最为简单易行的皮肤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皮肤电的不对称性ELECTRODERMALASYMMETRY朱琳,王雨若(河南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郑州450052)19世纪末,Tarchanoff发现,在人的拇指掌面和背面用两个乏极化电极,连接到灵敏的电表上即可读出电位差。如通以外电流则可看到皮肤...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分组实验的方法来对比不同预处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细菌进行清除,所需骨科手术病人每组至少50人,分3组;分别用肥皂波加生理盐水清洁、75%酒精擦拭、0.5%聚维酮碘擦拭对手术区域进行预处理,分别对手术区域预处理前、后、消毒后3分钟、手术切皮后60分、120分进行采样送培养.结果:三组患者预处理后与预处理前相比菌落总数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组下降幅度较大,与A组、B组相比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手术处理后至切皮后的120 min患者局部皮肤菌落总数均为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预处理对手术区域的细茵清除是有效的,临床上杀菌剂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6岁。20年前右侧背部和臀部、双下肢出现数个皮色或褐色丘疹,豆粒大,质坚,无痛痒,皮疹表面皮肤无红肿和破溃。近两年来,患者发现背部右侧和左下肢皮疹渐增大,颜色渐渐变黑,偶有痒、痛,于2004年4月就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的耐受情况与阳性反应。方法:选择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共40例,同时进行特异性变应原皮肤点刺与皮肤压痕试验。了解患者对2种方法的不适感及恐惧程度,并比较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不适感37例(93%),痛感39例(97.5%),恐惧感33例(82.5%);对皮肤压痕试验不适感31例(77.5%),痛感35例(87.5%),恐惧感24例(60.0%),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更愿意接受皮肤压痕试验,10例患者愿意选择点刺法,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压痕法患者痛苦少,恐惧感小,更易接受,临床上可以用皮肤压痕试验代替皮肤点刺试验。  相似文献   

11.
应用皮肤伸展术治愈巨大皮肤慢性溃疡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5月~1999年5月,我们应用皮肤伸展术治疗10例巨大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5~70岁。溃疡病因:烧伤5例,其它创伤2例,疒节肿2例,糖尿病1例。溃疡部位:小腿7例,足背1例,下腹部2例。溃疡大小10cm×5cm~20cm×15cm。病程5个月~10年。1.2 手术方法 溃疡扩创后先将两根2mm粗的克氏针在距创面两侧缘1cm处平行穿入皮肤真皮层或皮下浅层,针端留在皮外。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调整伸展器上的抓钩,从克氏针的外侧插入皮肤钩住两侧的克氏针,转动手柄牵拉两创缘…  相似文献   

12.
13.
皮肤骨瘤为一种皮肤良性肿瘤,临床罕见。现将我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因左手小指侧及左前臂发现皮肤小结节伴轻度触痛20年而就医。患者病初在左手小鱼际外侧发现数个小粟粒大小的小结节,触摸按压时有轻度疼痛。此后皮损沿左手小指侧及前臂往上发展,数目逐渐增多,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较快,已至肘关节以上。自觉症状仅在左臂用力时尺侧有轻度酸胀感,但不影响手及上肢活动。曾做过理疗,效果不明显。既往史、家族史及月经生育史无阳性发现。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皮肤检查所见:自左手小指尺侧至肘关节内侧31cm×5cm带状范围内,有近百…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人-鼠皮肤移植判断冻存人体皮肤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价冻存皮肤的移植效果。方法:将-20℃和液氮中保存1周、1月、2月失体皮复温后,测定皮肤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并作组织学检查。同时将冻存皮肤移植于Wistar鼠背部创面,术后第5天至完全排斥期间每天计算移植皮肤存活率。以新鲜皮肤为对照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移植成活率与SDH之间的关系。结果:移植5,6和7d的皮片成活率与SDH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人-鼠皮肤移植模型是判断冻存皮肤移植效果有效的方法,既可反映皮肤移植的成活率,又可反映成活期。  相似文献   

15.
皮肤基底膜带(BMZ)是表皮和真皮之间重要的粘合结构,对于维持皮肤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超微结构水平上,BMZ分为丰桥料及透明层上部、透明层下部、致密层和致密下层等四层结构。目前已经明确,大疮性类天抱疮(BP)、妊娠疮疹(HG)、癫痕性类天疙疮(CP)、钱状IgA大抱病(LABD)、获得性大疮性表皮松解症(EBA)和大疤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等疾病均是由与基底膜相关的一些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病理学和免疫电镜(IEM)等技术的应用,逐步揭示皮肤BMZ各层中与免疫性皮肤疾病相关各…  相似文献   

16.
皮肤化妆品是日常美容不可缺少的用品,本文主要由其引起的损伤对如何合理使用,有效预防损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潘云川 《海南医学》2002,13(10):66-68
近年来 ,一门新兴学科———组织工程学———倍受医学界的瞩目。作为一门边沿学科 ,它的意义在于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组织和器官 ,以完全替代人体有病变的组织和器官。如在烧伤整形外领域 ,运用组织工程皮肤来进行修复皮肤缺损和瘢痕 ,重建功能形态。使皮肤移植从自体皮肤移植和异体皮肤移植发展到生物工程合成皮肤移植 ,而不必考虑自身皮源缺乏的问题 ,外形则愈加完美 ,可望成为未来解决大面积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法。1 组织工程学的概念1 1 组织工程学定义新兴的组织工程 ,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和方法 ,用少量组织细胞通过体外培…  相似文献   

18.
手部创伤的皮肤缺损是常见病,根据皮肤缺损程度不同,可以选择游离皮瓣、带蒂岛状皮瓣、带蒂筋膜皮瓣和中厚带蒂真皮能上能下瓣移植等治疗方法。我院从1992年5月至1998年12月,采用中厚带蒂真皮皮瓣移植治疗了2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经随访均收到满意...  相似文献   

19.
皮肤化妆品是日常美容不可缺少的用品,本文主要由其引起的损伤对如何合理使用,有效预防损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皮肤肿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及PCR方法,检测28例皮肤肿瘤(包括良性、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15例正常皮肤中端粒酶表达仅为13.3%。28例皮肤肿瘤中有端粒酶表达的为82.1%,其中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良性、癌前病变者。结论 端粒酶可能是皮肤肿瘤癌变中的一个早期事件,与皮肤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关系,可以反映组织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