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津惠  张本旭  王洁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67-2268
目的评价市级麻疹网络实验室在加速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德州市1999—2005年麻疹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德州市1999—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麻疹941例,实验室检测血清标本934例,实验室诊断率平均为99.26%,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56.64%,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6.49%。血清标本及时送检率、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分别为99.68%、100.00%。质控标本复检符合率与考核血清符合率均100.00%。送检的52份咽拭子标本经省CDC分离出5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结论市级麻疹网络实验室的建立和正常运转,在麻疹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在麻疹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的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3 017例,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检测血清标本10 041份,全省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77.14%,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1.43%。21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符合率为98.10%;麻疹IgM抗体再证实标本符合率为90.76%。2005年省CDC麻疹实验室接受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和再证实标本复核检测,成绩均为100分。全年共收检106份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25株麻疹病毒,经鉴定均为H1基因型。结论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运转正常,在麻疹病例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麻疹IgM抗体检测试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如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评价麻疹实验室的运转状况。方法对枣庄市2005-2009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684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血清标本1 506份,实验室诊断率平均为89.43%。麻疹IgM抗体阳性986份,阳性率65.47%;风疹IgM抗体阳性61份,阳性率4.05%。合格标本采集率83.73%,及时送检率98.40%。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麻疹实验室考核和标本复核检测等质量控制工作,符合率均达到100%。正常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0.17%,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596.74。结论麻疹实验室运转良好,为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麻疹流行状况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及时采取针对免疫预防措施,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湖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探讨实验室监测在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湖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血清学监测:2005~2007年检测血清标本10 790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标本6 086份,阳性率为56.40%,风疹IgM抗体阳性标本346份,阳性率为3.21%:血清标本及时采集率为63.16%、标本及时送检率为57.05%,采集标本合格率为86.94%,标本及时送检率为69.83%,并逐年有所提高(P<0.01).②病毒学监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从送检的84份咽拭子标本和3份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37株,风疹野病毒1株,送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表明H1基因型为近年湖南省流行的优势毒株,1株风疹毒株为1E基因型.③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省级麻疹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2002~2007年度盲样标本职能考核、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复核和现场考核认证.2002~2007省级实验室发放地市级麻疹实验室考核标本280份,符合率为100%,在地市级麻疹实验室上送的再证实标本中,麻疹血清标本复核率为99.04%,风疹为96.36%.[结论]湖南省已建立了省、市级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方法分析全国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血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库,评价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①血清学监测:2005年,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总计报告疑似麻疹爆发941起,检测麻疹可疑病例血清标本16017份,IgM抗体检测阳性率达81%,实验室证实麻疹爆发872起。16个省开展了风疹监测,总计检测可疑风疹病例血清标本1187份,风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2%。②病毒学监测:2005年16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共送检188株麻疹病毒,经证实全部属于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显示H1基因型仍是中国麻疹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型。其中河北、山东、浙江省发现有H1b基因亚型在局部地区流行,其余毒株均为H1a基因亚型,说明H1a基因亚型仍为中国优势流行基因亚型。③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2005年国家麻疹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004~2005年度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除西藏自治区外,30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2005年度由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复核和盲样标本职能考核;山东、山西、贵州、吉林、天津5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现场考核认证。结论中国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为麻疹爆发的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丰富了麻疹病毒学基因数据库,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了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及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探讨实验室监测在加速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山东省1999~200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6 104份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2 355份,阳性率35.58%;风疹IgM抗体阳性1 832份,阳性率30.01%。实验室检测指标中,血清标本及时采集率、及时送检率、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等均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98%。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从送检的336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23株,风疹野病毒9株,经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表明H1基因型为山东省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山东省已建立了省、市级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建立和运转情况。方法对2003~2009年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建立后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对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实验室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于2003年10月正式建立,含1个省级和9个市(州、地区,下同)级麻疹血清学实验室,形成了贵州省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快速反应诊断系统。2003年起省级麻疹实验室和9个市级麻疹实验室可常规开展麻疹的血清学检测,2003~2009年贵州省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499份血清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39.4%,风疹IgM抗体阳性21.0%,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从2003年的1.9%逐年上升到2009年的87.9%。2004起省麻疹实验室开展了麻疹病毒学监测工作,2004~2009年从71例114份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和(或)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到麻疹阳性分离物26例38株,经鉴定18例(株)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2001年起接受国家麻疹实验室及WHO对省级麻疹实验室的职能考核、血清再证实与现场认证,成绩为满分或优秀;2004年起省级麻疹实验室每年组织对市级麻疹实验室进行职能考核和标本抽样复核等质量控制工作,各项质控指标均逐年提高并达到较高水平。结论贵州省已建立了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北省麻疹实验室监测状况,为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分析河北省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数据、麻疹实验室监测数据以及国家麻疹实验室反馈结果,以评估河北省麻疹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2007-2009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11 844份,检测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4 668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标本6 141份,阳性率为51.85%;风疹IgM抗体阳性标本1 184份,阳性率为25.36%。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从254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32株麻疹野病毒,经基因序列测定均为H1基因型。近3年来,河北省麻疹实验室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以及抗体水平监测等方面均运转良好。结论河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良性运转,为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免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客观评价全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提高监测质量,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采取相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曲靖市2004-2011年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进行分析平价.结果 全市8年麻疹网络实验室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 039份,合格率89.51%,标本及时送达率96.61%,实验室麻疹IgM及风疹IgM检测结果3天内及时反馈率100%;实验室确诊麻疹622例,确诊率59.87%,确诊风疹220例,确诊率21.17%;检测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8 680人,阳性8 021人,阳性率92.41%;复核县(市、区)麻疹实验室检测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228份,符合223份,总符合率97.8%;上送省级复核血清标本160份,符合率100%;接受省级麻疹网络实验室盲样考核标本140,符合率100%,市级麻疹实验室发放县(市、区)麻疹实验室盲样考核标本180份,结果符合率100%.结论 我市麻疹网络实验室经过8年运转,其敏感性、完善性和及时性逐年提高,已建立了以个案为基础、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相结合,实时报告数据的麻疹监测系统.人群已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监测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血清标本采集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8年麻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 Laboratory Network,MLN)运转情况,指导麻疹监测。方法对MLN标本检测、复核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甘肃省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麻疹4597例,采集血清标本3762份,采集率81.8%;麻疹IgM抗体阳性1879份,阳性率为49.9%。检测风疹血清标本1343份,风疹IgM抗体阳性611份,阳性率为45.5%。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对3株麻疹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为H1a基因亚型。结论甘肃省2008年MLN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从就麻疹控制与消除标准,有利条件,不利因素、措施及要注重的问题,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别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湖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特点,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126份,提取病毒核酸,对其中86份核酸阳性标本通过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对病毒基因型别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基因测序定型发现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毒基因型主要为 H1a亚型,仅发现一例 D8亚型,2例麻疹病毒疫苗株 A 基因。结论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毒主要为H1a基因亚型,首次发现一例麻疹D8基因亚型,存在少数疫苗相关病例。建议进一步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监测,实时了解全省麻疹病毒基因型别变化特征,为中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09 - 2015年麻疹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呼和浩特市2009 - 201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近年来麻疹发病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发病形式主要为散发。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城区麻疹发病率(3.36/10万)高于农区(1.33/10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高峰在4 - 6月份(占77.80%)。在518例确诊病例中,<8月龄和>20岁麻疹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占 55.79%。在确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17.95%,无免疫史者占44.02%,免疫史不详者占38.03%。结论 近几年该市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8月龄和>20岁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同时加强流动人群和成人麻疹防控工作,应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4.
麻疹可疑病例IgM抗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EA),对1998年麻疹可疑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测定.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患者构成比在1-6岁和7-14岁的比率高(31.6%、53.9%),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免疫史的仅占28.9%.说明目前我省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才能有效、全面地控制麻疹病例的发生,最终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Studies on measles vaccine development started in 1950s in Japan. After 3-year studies on development of further attenuated live measles vaccines by Japan Measles Vaccine Research Commission, two kinds of vaccines of different strains were licensed for optional use in 1971. In 1978, periodical immunization against measles was started using BIKEN CAM-70 vaccine, Takeda Schwarz-FF8 vaccine and Kitasato AIK-C vaccine. Combined measles and rubella vaccines (MR vaccine) were licensed in 2005. Periodical immunization with MR vaccines of BIKEN and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to eliminate measles together with rubella from Japan by 2012 was started for children 1- and 6 (5–7)-year of age in 2006.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1999~2004年麻疹监测与控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对1999~2004年麻疹监测和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临沂市1999~2004年共报告疑似麻疹1 010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883例)多14.38%,其中诊断麻疹804例。麻疹发病有明显春末夏初季节高峰。疑似麻疹病例的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6.42%、90.56%、44.16%。1999~2004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均>90%。结论接种MV是控制麻疹的基础,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东莞市麻疹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东莞市麻疹流行特征 ,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抗体捕捉 EL ISA方法对 2 0 0 1年度发生的疑似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中 Ig M抗体进行检测 ,分析本地和外地人口中麻疹确诊病例的流行特征。 结果  2 0 0 1年本地人口麻疹发病率为 2 .93/10万 ,外地人口麻疹发病率为 33.16 /10万 ,总发病率为 2 1.76 /10万 ,发病季节高峰在 3~ 5月 ,以小龄儿童发病为主 ,10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率随年龄增大逐年下降 ;外地人口数在 10万以上的地区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 结论  2 0 0 1年麻疹发病率为 2 1.76 /10万 ,以小龄儿童发病为主 ,外地人口数的多少影响麻疹发病率高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麻疹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和平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平区2006~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55例,年均发病率为7.18/10万。2006-2010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17.17/10万、0.14/10万、2.65/lO万、14.90/10万、1.84/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岁为264.35/10万,1~2岁为22.21/10万,3~6岁为20.54/10万,7~14岁为15.31/10万,15~54岁为21.15/10万(P〈0.01);男性为8.29/10万,女性为6.00/10万(P〈0.05);城区及城乡结合部为6.15/10万,农村为52.47/10万(P〈0.01)。255例病例中,家务待业人员占33.33%,散居儿童占22.75%,学生及幼托儿童占14.90%,其他职业者占29.02%;3~6月发病的占84.31%;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37.26%;散在发病的250例,占98.04%。[结论]和平区麻疹发病率有降低趋势,农村为高发地区,家务待业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9.
西昌市1960~2005年麻疹疫情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世祥  兰亚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55-356,358
[目的]了解西昌市46年来麻疹发病规律及流行动态,为进一步做好麻疹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方法。[结果]46年来共发生麻疹病例18107例,发病率总体趋势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年平均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95.72%。特别是在开展麻疹疫苗普种以后,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周期性流行依然存在,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周期间隔延长、流行高峰降低的现象。[结论]该市应继续加强冷链运转、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以进一步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探讨临沂市麻疹的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沂市1979~2004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79~2004年合计发病48 055例,年均发病率为17.99/10万,死亡73例,病死率为0.15%。麻疹发病呈流行、散发与暴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发生,2~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构成后移,成人发病比例增加,男女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8.25%、41.75%。各县区均有病例发生。统计1 307例麻疹病人,免疫史不详的742例,占56.77%;无MV接种史者401例,占30.68%。[结论]临沂市的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应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