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背景 2002年11月份,广东省首例输入性非典病例确诊,卫生部立即明传电报,要求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对此病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2003年3月份非典向我国其它省市地区传播,截至6月24日,全国内地除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5省未发生非典疫情外,其余26省均有发病或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2.
加强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 0 0 3年 4月辽宁海城的学生豆奶中毒、2 0 0 2年南京汤山投毒、1998年山西朔州毒酒事件、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这些事件在一次次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 ,也一次次暴露出我国在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方面的严重不足。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简称非典 )疫情 ,从广东发现以至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市 ,长达数月 ,暴露出应对手段滞后 ,甚至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3年春天,我国一些地区爆发的SARS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缺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问题第一次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客观地讲,是我们对SARS的识别能力不足,对危机的认识不够,对其危害估计不充分.而从本质上看,是我们缺乏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处理能力.SARS对我国传统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不得不从理性思维的层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从而真正懂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和运行机制[1],以指导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为此,我们2004年4月对北京地区17家医疗卫生机构1 233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调查数据中医务工作者对本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评估资料,分析和研究北京市各医院目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现状,为提高我国突发公其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国针对频繁发生的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比如天津的“扎针事件”、九江的“连续投毒事件”、辽宁海城的“豆奶中毒事件”,已经开始重视应急处理机制的研究 ,但力度不够大、进展不够快。突如其来的 SARS,不但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带来了重大灾难 ,而且也给各企业、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增长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疫情发生初期 ,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 ,失去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 ;在疫情发展时 ,许多环节又存在不足 ,暴露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因此 ,围绕公共卫生长期需求 ,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突…  相似文献   

5.
建立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春季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简称非典 )在我国部分省市扩散和蔓延 ,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再一次让人们体会到了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非典的冲击不仅是一次单纯的疫情冲击 ,也不仅仅是一次公共卫生事件 ,而是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全面影响的综合性危机事件。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 ,如何处理社会危机事件将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 ,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有效、及时、和平地处理这些突发性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为此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建设开放社会的大背景下 ,…  相似文献   

6.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由抗击“非典”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危害及建立其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途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强制性、公益性、有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信息传播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健康信息 (HealthInformation)是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 ,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1 ] 。健康传播 (HealthCommunication) ,是以健康为出发点 ,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 ,为维护健康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随着现代新闻信息技术的发展 ,健康信息传播在促进现代社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 。生物恐怖、爆炸、疾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健康信息传播问题[3,4] 。本文结合今年广东的传染…  相似文献   

9.
从SARS事件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后勤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及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的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近期发生的SARS事件,就属于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0.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SARS流行期间的经验教训,结合山西省现状,论述了尽快完善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在SARS突发事件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北京、太原、哈尔滨的流动人口进行个人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流动人口在对健康教育信息的知晓时间、渠道方面可及性差:仅有13.4%在SARS危机初现时知晓,时间段整体晚于城市、农村人群(P<0.01);知晓途径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报纸,在及时程度、信息量和信任度方面对电视的评价最高,电视宣传是流动人口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73.8%)。通过在SARS期间普遍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流动人口对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9.8%和73.4%,而对SARS病原体等知晓率低。SARS期间90.2%的流动人口采取了防护措施,但SARS后,总的行为改变率降至63.3%。流动人口对SARS期间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满意度评价与年龄、对事件的关注程度相关,总体满意率69.2%。结论针对流动人口特点,细化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手段,依托基层网络,加强常规期健康教育,建立促进流动人口健康行为持续改变的长效机制,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风险沟通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风险沟通的发展历史、沟通流程、理论模型等进行概述,重点关注风险沟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表明,风险沟通应遵循特定的流程,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2003年SARS疫情以后,我国的风险沟通机制不断完善,在应对甲型流感和COVID-19疫情中呈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世界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风险沟通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风险沟通理论和实践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福建省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综合评价其报告质量。结果 2012年福建省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6起,Ⅲ级事件占6.58%,主要是家庭成员食物中毒致死而引发,Ⅳ级事件占39.47%,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未分级事件占53.95%,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传染病类事件合计占86.84%,主要涉及病种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和手足口病;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合计占67.11%,主要分布在县中学、县小学、乡小学和托幼机构;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26.25h、1.52h和6.97d,综合评价各设区市监测报告质量,Ci值最高0.63,最低0.17,差度跨越3个等级。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以传染病类为主,县、乡中、小学是高发地区;监测事件存在缺漏报现象,且事件监测敏感性和报告时效不高,各设区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存在差异;以家庭为单位的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评定存在不合理,值得进一步商榷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传染病医院的职责,对于新发、突发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控制,管理到位,应急方案合理,培训及时,进行针对性演练,医院环境配置合理,医护人员防护恰当.综合性医院须承担一定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与传染病医院有机地配合,更好地完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遵义市2007~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4起,病例7 243例、死亡38例;传染病事件共395起(占91.01%),食物中毒34起(占7.84%),其他中毒1起(占0.23%),环境因素事件1起(占0.23%),其他公共卫生事件3起(占0.69%).4~7月(61.06%)和10~12月(占23.73%)是高发期.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共179起,占事件总数的41.0124%.结论 传染病疫情是遵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特别是学校,要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其次,食物中毒事件仍是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0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处置情况,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所有事件的调查、核实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广西报告传染病(155起)、食物中毒(22起)、职业中毒(4起)、环境因素事件(2起)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共185起,发病7490例,死亡41例,传染病事件数、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83.78%(155/185)、92.68%(6942/7490),均居各类事件的首位。报告事件数、发病人数最多的城市均为南宁市,分别占总数的29.73%(55/185)、36.06%(2701/7490)。农村和乡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119件)、发病人数(4170例)、死亡人数(36例)均多于县城、城市,农村和乡镇与县城、城市的波及人口罹患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事件数最多的月份为4月份(37起),占全年的20.00%,报告病例数以9月份最多(3116例),占全年的41.60%,事件数、发病人数较多的疾病主要有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分别为51、28、20、15起,发病数高峰季节分别在4、9、11、12月: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134起),事件数、发病人数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乡小学、乡中学、县中学的比例较高,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罹患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事件报告后当天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的事件达到了89.19%,而30.81%的事件在事件的首发病例发生8d以后才接到报告,26.45%的事件持续时间超过了21d。事件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阳性结果率分别为55.14%、50.81%。结论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主要发生在农村及学校。提示应进一步加强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学校,应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率和实验室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7.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outbreak in Vietnam was amplified by nosocomial spread within hospital A, but no transmission was reported in hospital B, the second of two designated SARS hospitals. Our study documents lack of 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transmission to hospital B workers, despite variabl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09-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天津市累计报告50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21 291例,死亡37 例,波及人口数240.83万人。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全部事件的 88.56%。学校仍为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其事件数占全部事件的75.35%。结论 天津市需高度关注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0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处置情况,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所有事件的调查、核实资料,并采用描述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12—2021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029起,发病9 094例,死亡87例。事件级别以未分级和一般级别事件为主,分别占78.04%和21.77%。事件类别以环境因素事件和传染病事件为主,分别占56.95%和38.97%;环境因素事件主要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空气污染事件,占99.49%。87例死亡病例中,高温中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传染病事件分别占37.93%、34.48%和25.29%。春季的1—3月、冬季的11—12月和夏季的8月为发生高峰;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学校,分别占55.78%和13.02%。结论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传染病事件是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极端高温天气下高温中暑事件的防控也不容忽视,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