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72岁。因“反复上腹痛,伴反酸、暖气3月余”入院。MR及CT检查发现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硬化.腹主动脉及腹腔干动脉瘤(图1)。术前腹部彩超、CT、MR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胰腺淀粉酶正常。临床诊断:腹主动脉及腹腔干动脉瘤。动脉瘤有破裂的危险,2天后患者于局麻下接受腹腔动脉造影+腹腔干动脉瘤栓塞术,术中以弹簧圈栓塞腹腔干动脉瘤。  相似文献   

2.
作者观察乏特壶腹癌(VAC)在胰头部的淋巴结分布和扩散途径,以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淋巴结的参考。从1977~1994年共为40例连续病例施行了VAC切除术,其中38例为腺癌,2例腺鳞癌,共施行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36例、PPPD(幽门保留型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和局部切除1例,后者不列入本组统计。在此39例中,男24例,女15例,平均60.9岁(45~82岁)。淋巴结分组有:肝动脉组、胆总管周围组、胆囊管组、前胰十二指肠组,后胰十二指肠组、胃周围组、门脉后组,腹腔动脉右组、肠系膜上动脉组,后者又分成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下胰…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汉族,4 3岁。反复上腹部疼痛5个月。B超示胆囊内多个强回声光团及一个30mm×2 3mm的中低回声占位灶,提示为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并胆囊后壁巨大实性占位。CT示:胆囊内见多发结节病灶,最大者为2 7mm×2 9mm ,另见数个结石影。考虑胆囊癌合并结石,并胰周淋巴结转移(图1 )。临床诊断:胆囊癌。术中见胆囊底部有一30mm×2 5mm大小的肿块,探查发现肝门及胰头多处有肿大的淋巴结。先切除胆囊并送快速冰冻检查,报告胆囊中分化腺癌。因肝门部的肿大淋巴结与门脉分离困难,且胰头周围有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放弃根治性手术,做胆囊床周围部分…  相似文献   

4.
胃淋巴流向途径的解剖研究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清除胃癌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充分了解胃淋巴壁侧流向十分重要。作者对31具尸体进行解剖,以普鲁士蓝染色胃淋巴系统方法,对胃脏侧最终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联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流向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胃淋巴主要以三个径路从脏侧淋巴系统向壁侧回流,即腹腔动脉干淋巴结径路、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径路和左膈下动脉旁淋巴结径路,其中以腹腔动脉干径路为主要径路。回流至壁侧的淋巴区域,主要为腹腔动脉干上缘至肾静脉下缘之间的腹主动脉外侧、前侧及腹主动脉腔静脉间隙和肾静脉下缘至肠膜下动脉上缘之间的腹主动脉前侧及腹主动脉腔静脉间。此结果可为胃癌根治术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胰头癌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时,因需要行淋巴结清扫,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常需要骨骼化游离.为此,相关血管解剖变异亦常有报道.我院曾遇1例患者肝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合干、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腹腔干缺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廓清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同时清除从腹腔动脉干至肠系膜下动脉的后腹膜组织,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组)、以及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 53例胰头癌病人施行了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其中有3例合并切除了受浸润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均痊愈出院。53例病人中有38例(72%)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头后(13组)、肠系膜根部(14组)发生率最高;14组淋巴结中各亚组转移率较为平均;发生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达63%;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不成正比,小于2cm的肿瘤已经有第二站淋巴结的转移;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2.8%,26.7%,17.8%。结论 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呈现发生早、播散远和以肠系膜根部等部位为重点的特征,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能较为彻底地清除区域内淋巴结以及后腹膜组织,有助于保证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胰头癌的肿瘤分期有助于选择根治手术病例,近年发展的影像学检查,诸如 B超、CT扫描、磁共振成像和动脉造影对此有很大的帮助,但肿瘤分期不一定完全准确,也不能检出腹腔内隐匿性转移灶.作者介绍腹腔镜检查和经腹腔镜超声图像来评估胰头和壶腹周围癌的切除率.自1991~1993年,40例胰头或壶腹周围癌病例供作分析研究,凡不适合手术病例不包括在内,1例因原有手术引起粘连而不能置入腹腔镜者不作进一步分析.术前分期主要用B超扫描和增强CT扫描.在全麻下插入腹腔镜,注意有无肝、肝门和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所见内脏浆膜面的转移灶.用一直径9mm线型接触B超探头,注意肝内、肝门、胰周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直径>10mm者列为肿瘤不能切除,可能时作活检.下列指标列为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7岁。以右上腹肿块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肿大至14×8×6cm,壁水肿,腔内充满清亮渗液,无胆汁存留。于肌囊颈部粘膜与浆膜之间有一8×6×6cm肿块,质硬,呈鱼肉状,无孤立的包膜,已侵犯胆囊管和胆总管的外侧壁。小网膜内、门静脉后和肝动脉旁有散在肿大的淋巴结。十二指肠前及胰头后未见肿大的淋巴结。以胆囊癌行根治术,并将距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是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发生转移,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可能性主要依赖肿瘤和相邻血管组织,即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上静脉(SWV),和门静脉(PV)的关系。如果可以切除,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包括瘤体的位置、淋巴结状况和癌旁组织肿瘤浸润等。在多普勒技术问世前,超声检查就显示在诊断胰腺疾病的优势。有报道胰腺癌的确诊率为50/sl。彩色血液多普勒技术在确定肿瘤和相邻血管组织相互关系方面更加精确。本研究报告作者在胰头和壶腹周围癌病例中应用多普勒的经验。病例和方法在胰头或壶腹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泰州人民医院采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技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6例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判断病灶的性质、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术中采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技术,彻底清扫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为轴的右侧神经淋巴组织,必要时联合静脉切除重建。及时处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10±36)min,术中出血量(155±80)mL。术后病理示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15±7)枚,淋巴结阳性率52.8%。术后并发症发生10例(27.8%),其中A级胰瘘5例,B级胰瘘2例,胃瘫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胰腺残端出血1例,经开腹手术止血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为5~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6.8个月。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动脉优先入路联合三静脉悬吊的方法,可以使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为轴的右侧神经淋巴组织完整切除,便于联合静脉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