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7年2月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19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桡动脉组(n=94)和股动脉组(n=102),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及X线曝光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术后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能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尺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36例经尺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分析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穿刺部位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尺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手术成功率为100%,X线曝光时间在冠脉造影为5.3±2.2分钟,在介入治疗患者为16.3±8.2分钟,无严重穿刺部位血肿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时间、X线曝光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成功率、穿刺相关血管并发症、迷走反射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穿刺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与对照组股动脉穿刺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在造影时间、穿刺相关血管并发症、迷走反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桡动脉组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可行,且易止血,术后无须卧床,并发症少,创伤小,可作为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周全  许春平  潘少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23-2625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498例,其中男252例,女246例;年龄65~92岁。并按穿刺途径分为经桡动脉211例(桡动脉组)、经股动脉287例(股动脉组),从3个年龄段(60~74岁,75~84岁,≥8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PCI特点、住院期间的术后卧床时间、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心脏性死亡和靶病变的再重建率)。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中,桡动脉组因桡动脉穿刺失败或未完成PCI改为股动脉途径的患者比率高于股动脉组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的X线曝光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两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再次PCI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比较,年龄对冠心病患者选择PCI术的穿刺方式、成功率和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不适反应、X线曝光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血管并发症、不适反应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少于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都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良好方法,经桡动脉术后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少,且住院时间短,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人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优缺点。方法39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股动脉(F)组(n=188)或经桡动脉(A)组(n=207)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结果CAG手术成功率:A组成功率91.8%,F组成功率99.5%,股动脉成功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易被患者接受,但需要介入医生更多的技巧和更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优缺点。方法39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股动脉(F)组(n=188)或经桡动脉(A)组(n=207)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结果CAG手术成功率:A组成功率91.8%,F组成功率99.5%,股动脉成功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易被患者接受,但需要介入医生更多的技巧和更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8.
常莉  郑燕 《吉林医学》2011,32(23):4890-489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对2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成功率情况比较:桡动脉组192例,185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6.3%,7例因桡动脉痉挛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成功,1例改为肘动脉途径。股动脉组68例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两组术中操作情况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及平均X线曝光时间比经桡动脉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较经股动脉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经股动脉组有8例患者在拔鞘时出现迷走反射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多巴胺后好转。在局部血肿、瘀斑及排尿困难方面,经桡动脉组明显优于经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无需卧床、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既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记录两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卧床时间。结果两组在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组(P〈0.05),患者卧床时间桡动脉组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ACS患者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低体重患者中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行PCI的患者301例,分为低体重组(体重〈60kg)126例和非低体重组(体重〉160kg)175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和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与非低体重组相比,低体重组血管穿刺一次成功率较低(P〈O.005),穿刺时间较长(P〈O.05)。两组血管穿刺总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体重患者中经桡动脉行PCI有效可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蒋靖波  伍于斌  张伟  潘迪光 《医学综述》2009,15(10):1586-1588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经桡动脉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28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PC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CTO靶血管共28支,平均闭塞时间为(8.7±4.2)个月,按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后置入6F桡动脉鞘,之后再按标准方法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24例患者成功完成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5枚。成功率为85.7%(24/28),与我院同期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31例CTO病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3/4)的失败病例均是由于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所致。所有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CTO安全可行,成功率并不低于经股动脉途径,不失为一个较理想的介入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明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行选择性CAG和/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患者174例。选择桡动脉博动良好,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进入桡动脉组(n=110),余下归入股动脉组(n=64)。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选择性CAG和/或PCI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桡动脉介入组的假性动脉瘤、排尿困难和腰痛的发生率为10.9%、43.75%和60.94%,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但介入医师需要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75-76,7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诊或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盐酸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维宁(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分级(TIMI 0~3级)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减少、其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盐酸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盐酸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Transradia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RA)与经股动脉(Transfemoral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FA)两种途径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2014年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 0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进,对照组中患者以经股动脉(TF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经桡动脉(TR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2.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造影剂量:观察组中患者的穿刺时间及手术之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造影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两组患者直接差异较明显。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均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方法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行经桡动脉途径和40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CAG)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穿刺时间、X线暴光时间、造影时间、PCI时间、住院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均首先经桡动脉穿刺,穿刺失败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成功率100%(34/34),行冠脉支架置入成功率76.92%(10/13),经桡动脉途径失败者改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检查及治疗均成功。股动脉组40例患者穿刺成功。其中X线暴光时间、造影时间、PCI治疗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别意义(P〉0.05)。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及PCI是安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4月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桡动脉途径5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PCI特点、手术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为100%,X线曝光时间、射线量、造影剂用量观察组略高于或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拔管时迷走反射、尿潴留)、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RI)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FI)的优劣。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9年8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82例,按照途径分为两组:桡动脉组(R组)217例,股动脉组(F组)16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结果手术成功率:R组94.5%(205/217),F组96.9%(158/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R组2.7%(6/217),F组11.5%(19/165);CAG操作时间R组(16.7±7.5)min,G组(14.3±5.8)min。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手术成功率及操作时间相近,但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创伤少、不需持续卧床而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冠心痛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61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痛患者,按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入径组(139例)和经股动脉入径组(122例),对比分析两组间穿刺成功率与PCI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术中置入支架数、造影剂用量、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