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AMI后VSR的患者7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近期(1月内)死亡率.结果 73例AMI后VSR患者,前壁心肌梗死明显多于下壁、后壁,穿孔部位亦以室间隔心尖部常见.在梗死后1个月内有34例(46.6%)患者存活,39例(53.4%)死亡.与近期存活组相比,近期死亡组的女性比例、VSR直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是否置入IA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低及未使用IABP辅助与近期死亡相关.结论 AMI合并VSR近期死亡率高.左室射血分数低、VSR直径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女性、未置入IABP辅助为近期死亡的高危因素,左室射血分数低及未使用IABP辅助为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MI后VSR有近期死亡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及使用循环辅助装置基础上尽早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病人,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舒张功能有助于评估预后,但多普勒变量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左房容积较少受急性变化的影响,并可反映亚急性或慢性舒张功能,该文探讨左房容积在AMI病人预后危险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314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经超声对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进行评估,测定左房容积并用体表面积进行校正。以左房容积指数32ml/m~2(大于正常2SD)为标准对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探讨BNP在急诊PCI治疗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08-06-2009-02,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0例,入院即时及出院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并根据PCI治疗后7 d的BNP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100 ng/L,B组为100~400 ng/L,C组>400 ng/L.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评估左室功能及心室重构.结果:BNP水平与AMI病变范围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CI治疗后不同心肌梗死部位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3组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BNP增加的程度与梗死的范围呈正相关;AMI患者急诊PCI后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BNP水平可能可以作为患者左室功能及心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与脑钠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改变,了解BNP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探讨血浆BNP测定可否作为预测AMI早期心室重塑的方法.方法 AMI组AMI患者37例,仅接受强化内科保守治疗;正常组为3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在AMI后72 h、1个月及3个月,采用免疫荧光测定血浆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射血分数(EF)、左室快速充盈速度(VE)、左房收缩峰值速度(VA)及VE/VA比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不同时期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MI后72 h、1个月、3个月血浆BNP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各AMI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 72 h内血浆BNP水平与AMI后1个月、3个月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与EF、VE/VA表现为负相关,与LVEDd、LVEDV均表现为正向变化.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72 h内的血浆BNP与近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1个月、3个月)EF、VE/VA呈负相关,而与LVEDd、LVEDV呈正相关.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可预测AMI近期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并与心脏性死亡有关〔1〕。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舒张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临床上AMI患者的舒张功能的下降往往要比收缩功能的下降出现得早。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选择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4月住我院的首次AMI患者 46例 ,均符合WHO对冠心病AMI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2 6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 5 6.5±1 0 .66)岁 ;支架组 2 4例 ,未支架组 2 2例 ,支架组在发病 1 2h内行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16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于入院即刻查血常规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尽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于入院2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单核细胞水平分为增高组和正常组,并记录溶栓开通情况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评价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增高组CK、CK-MB峰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为42.1%,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1%,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21.1%,病死率为13.1%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溶栓后临床指标再通患者增高组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单核细胞增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可能成为判断AMI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与左室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发生细胞学,分子学及细胞间质的变化,进而引起左室在大小、形态、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改变,此即目前许多研究所提及的AMI后的左室重构.AMI后左室的重构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成为影响AMI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观察了2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使用美托洛尔前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美托洛尔能显著地改善AMI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而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抑制作用随着左室舒张功能改善逐渐消除.  相似文献   

9.
王艳霞  刘瑞英 《山东医药》2010,50(41):65-6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AMI患者进行1 a随访,根据是否发展为心衰将患者分为心衰组和无心衰组,分析血浆BNP水平与AMI患者左心室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心衰组第5天和1个月时的BNP水平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显著高于无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无心衰组(P〈0.05或〈0.01)。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容积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AMI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与预后和心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易导致心源性死亡,早期准确识别出AMI中的高危患者,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和预防措施。本文通过观察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震荡起始(TO)与震荡斜率(TS)指标、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SDNN)与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TI),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包括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E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以探讨对AMI患者心源性死亡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的指标与方法。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预后和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老年AMI患者发病72 h内及第4周末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病4~5 w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功能.结果老年AMI患者发病初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后AMI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P<0.001).预后不良组左室功能明显差于好转组(P<0.001).AMI后心绞痛或再梗死与射血分数(EF,ejection fraction)及总三碘甲腺氨酸(TT3)呈负相关.左室内径与TT3呈直线负相关,EF与TT3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监测老年AMI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判断AMI预后及左室功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探讨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及其意义。方法: 入选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AMI患者66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组织多普勒超声(TDI)及二尖瓣血流频谱指标评价的左室舒张功能,将患者分为4组:A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16);B组: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LVDD)组(n=21);C组:中度LVDD组(n=24);D组:重度LVDD组(n=5)。对患者随访12个月,临床终点是因心衰加重或再梗所致再住院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NT-proBNP水平随着LVDD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1)。NT-proBNP能够独立于其它影响因素判断LVDD,当其水平为962.1 μg/L时,判断LVDD的敏感性是76%,特异性是75%。12个月后发生终点事件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未发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NT-proBNP水平能够独立评价LVDD并判断预后。它可用于对AMI患者危险分层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中H-FABP和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王欣  徐晓非 《山东医药》2008,48(14):75-76
采用EL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的水平变化,随诊6个月.采用AMI发病6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ΔLVEDV)>20%作为发生左室重构的标准.发现AMI患者第3天血清NT-proBNP为(1.784.4±1.593.4)ng/L,与6个月ΔLVEDV呈正相关(r=0.42,P<0.05).认为H-FABP可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NT-proBNP的水平可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定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近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研究对象为68例确诊首次AMI的患者和22例正常人。所有患者于发病后第3天、出院前、发病后4周、发病后12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频谱。结果:68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完成了12周的随访。随访的12周内,患者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始终低于对照组;除AMI后第3天以外,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始终低于对照组、E/Em始终高于对照组。AMI后12周时的Sm、Em及Am均低于AMI后第3天水平(均P<0·05)。结论:DT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作为定量检测AMI患者近期心脏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AMI患者近期组织多普勒参数的变化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梗死区的心肌发生扩张和变薄,非梗死区心肌代偿性变化,心肌节段变长,使左室整体扩大.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反映心肌梗死后预后的敏感指标,也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决定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与生命转归,因此心室重构的临床治疗已成为焦点与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二尖瓣反流(MR)患者左心室功能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43例AMI患者,平均入院5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情况、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根据LVEF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50%组和〈50%组);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432d,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MR发病率73.4%。MR的发生及程度与Killip分级、LVEF值、LVEDD、LVESD、LAD、E/A比值等相关。左心室大小和功能与AMI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AMI后MR患者LVEF〈50%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MI后基线水平MR的严重程度与左室功能和大小显著相关,左室功能恶化是远期死亡的显著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未通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3例AMI冠脉未通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3例、地高辛组40例、rhBNP治疗组40例,并于AMI后1周、12周、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分析,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了解rhBNP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①AMI后24周时rhBNP组与常规治疗组和地高辛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地高辛组与常规治疗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MI后1周时,地高辛组和rhBNP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常规治疗组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24周时,rhBNP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较同时间点常规治疗组和地高辛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E/A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rhBNP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阻抑左室重塑过程,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 5 8例 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DM AMI)与 49例无糖尿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NDM AMI)患者 ,经同样的方法治疗后分别于 4周和 6月做超声心动图 ,比较 2组心功能差异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  结果 DM AMI组梗死后 6月左室舒张末容量 (LVEDV)及收缩末容量 (LVESV)明显高于NDM AMI组 (P <0 0 1) ,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低于NDM AMI组 (P <0 0 1) ,2组肌酸磷酸激酶 (CPK)峰值及心电图QRS记分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DM AMI组较NDM -AMI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 ,提示DM AMI者左室功能及预后较NDM AMI者差 ,可能与合并糖尿病性心肌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我国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早期识别及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肌钙蛋白I(TnI)是心肌损伤标记物,目前广泛应用于AMI的诊断与评估中.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左室功能受损的预报因子[1],发病后迅速升高,与梗死面积、心功能及近期预后有关[2].本研究通过对心肌梗死(MI)患者NT-proBNP和TnI水平的同步观察,探讨AMI期间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NT-proBNP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我国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早期识别及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肌钙蛋白I(TnI)是心肌损伤标记物,目前广泛应用于AMI的诊断与评估中.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左室功能受损的预报因子[1],发病后迅速升高,与梗死面积、心功能及近期预后有关[2].本研究通过对心肌梗死(MI)患者NT-proBNP和TnI水平的同步观察,探讨AMI期间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NT-proBNP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