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自1963年至1995年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其中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27例,均经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兹报告并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22例,女性18例,男与女之比为1.2∶1。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7...  相似文献   

2.
螺旋CT仿真喉镜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系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将螺旋CT容积扫描所得图像数据,通过阈值选择,重建出空腔脏器内表面立体图像。本研究着重讨论螺旋CT仿真喉镜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对14例怀疑下咽、喉新生物或感染的患者进行颈部螺旋CT扫描,经病理证实,其中正常人1例,炎症4例,声门下区纤维化1例,喉癌8例(声门上区癌及喉咽癌4例;声门区癌4例,其中跨声门区生长2例)。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1-2 扫描方法1-2-1 仪器及软件 GEHisp…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误诊8例分析于健伟,殷允生,沈宁,周潮勇,韩晓东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我院1985年~199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巴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37岁~66岁,7例40岁以上。良性2例,恶性6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阑尾炎很少需CT检查。本文报告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以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男3例,女5例,年龄23~48岁。病程2~6天,平均4.6天。下腹痛4例,下腹痛及右下腹包块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例,急性...  相似文献   

5.
脾肿瘤少见,常因其他原因作腹部CT检查时发现,其鉴别诊断较困难。本文搜集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脾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脾肿瘤的CT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脾肿瘤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5~76岁,平...  相似文献   

6.
咽部肿瘤的双对比造影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咽部肿瘤的双对比造影观察周伟生咽部肿瘤可影响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目前双对比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利用此技术研究咽部肿瘤的报道还不多见 ̄[1~5]。我们运用咽部双对比造影诊断口咽、喉咽肿瘤31例,其中23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现着重探讨口咽、喉咽肿瘤的双对...  相似文献   

7.
王东  熊明辉等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8,14(3):173-175,F004
声门上癌约占喉癌的20%~30%[1]。确定肿瘤生长扩散的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正确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CT扫描是喉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声门上癌CT检查的专门报道,笔者收集了24例经病理证实的声门上癌,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T对声门上癌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男20例,女4例,年龄31~73岁,平均56.6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声嘶、咽痛、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和颈部包块等。24例声门上癌中,肿瘤主体位于会厌者19例,杓会厌皱襞3例和假声带2例,19例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腺棘细胞癌的X线表现并与肺鳞癌、肺腺癌进行比较。方法:报告的50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部有胸部正侧位平片,男43例,女7例,年龄35~68岁(平均55.7岁)。结果:作者根据X线表现将其分为二型:(1)周围型(包括肺段型)37例,肿块直径多大于3cm(79.4%)。(2)中心型13例,其中1例为气管肿瘤,以肺门肿块及肺不张为主要表现。结论:肺腺棘细胞癌以周围型多见,其X线表现介于周围型肺鳞癌和肺腺癌之间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喉咽癌的CT诊断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 对喉咽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 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咽癌的CT 表现,根据CT 征象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肿瘤呈块状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等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增强;患侧杓椎和环椎间距> 10 m m 者分别占67 % 和30 % ,患侧甲杓间隙和环甲关节间距增宽的发生率为63 % 及30 % ;本组CT 术前肿瘤( T) 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85 % 和90 % 。结论:CT 能很好地显示喉咽癌的大小、部位和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10.
眼球突出病例应用CT检查大大提高了突眼病因的诊断率[1,2],但其定性诊断仍很困难,本文搜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眼眶脑膜瘤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中女5例,男2例。年龄27~62岁,平均47岁。病程2~4年,平均6年。单眼突出6例,双眼...  相似文献   

11.
1997年6月~1998年7月,我们为胃近侧癌5例施行了保留幽门及少部分胃窦的胃近侧次全切除、因盲部代胃重建术,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4例,女1例;年龄47~69岁,平均57.6岁。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证实为同体或胃底癌,并行上消化道钡餐拍片,以确定病变范围。1.2术前准备术前5d进流质饮食;甲硝唑0.2g,口服,3次/d;小檗碱0.2g,口服,3次/d。术前3d每晚灌肠 1次,手术前1d下午口服 10%甘露醇 250 ml,静脉输液 1500~2 000 ml,以防脱水。手术当日清晨…  相似文献   

12.
1990~1998年,我院收治急慢性肠梗阻527例。总结分析发病原因,发现由消化道肿瘤,特别是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比例较高,认为对60岁以上肠梗阻患者应警惕有大肠肿瘤存在的可能性。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309例,女218例;年龄3~91岁,平均67.7岁。其中40岁以下69例,40~60岁155例,60~80岁272例,80岁以上31例。均经腹部X线检查或手术证实。手术治疗454例(86.2%),非手术治疗73例(13.9%),死亡39例(7. 4%)。1.2病因分析527例中,由肿瘤引…  相似文献   

13.
孙建军  陈少华 《人民军医》2000,43(5):276-277
1989年以来,我院对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 32例,进行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大剂量化疗药物联合灌注治疗(BAI),收到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9~68岁,平均52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诊断,其中鳞癌19例,腺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不明组织类型2例。根据支气管动脉造影,依癌体内血管多少,分为多血管型和少血管型。本组多血管型23例,少血管型 9例。按 TNM分期,Ⅲ期 18例,Ⅳ期14例,均无手术指证。肿瘤为3 cm×5cm~10cm ×12cm。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肿瘤(MTT)的病人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现结果报告如下:本文对2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的病人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MTT25例(侵蚀性葡萄胎19例,绒癌6例),年龄22~45岁,良性葡萄胎10例及正常生育期妇女子宫30例,做为对照。1.2研究方法:使用Aloka-5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3.75~7.5MHz),扫描角度180度,观察内容: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子宫内肌壁回声,然后…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至1999年4月我院共收治癌性肠梗阻2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2~71岁。肠堵塞7例,急性肠梗阻型13例,肠扭转4例。肿瘤部位:回盲部11例(占46%),乙状结肠8例(33%),横结肠脾曲5例(21%)。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5例,粘液腺癌2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24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16例作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放腹腔引流管;6例作分期根治切除吻合术;2例因属晚期癌广泛…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癌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我院几年共收治16例,经穿刺手术病理证实为上颌窦癌。现对其X线及CT表现特征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7~80岁,平均为53岁,发病率男性为女性的4.7倍,男女之比为13:3。临床症状:鼻部表现为单侧鼻塞,涕中带血,鼻泪管阻塞有流泪现象,本组占5例;面颊部疼痛、麻木、肿胀1例;口咽部以牙痛、患侧磨牙松动、脱落,软腭肿物为主诉有4例;眼部症状眼球突出、图1瓦特氏位片,示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软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Gd-DTPA造影增强MRA诊断脑膜瘤,特别是显示肿瘤血运情况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8例脑膜瘤患者行增强MRA检查,其中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男8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2.3。年龄36~72岁,平均54±11岁。应用1.0T磁共振成像机(SiemensImpact),Gd-DTPA为磁显葡胺和/或马根维显,剂量0.1mmol/kg,静脉团注后10~15分钟内行三维TOF脑MRA检查,以MIP法重建图像。另外,10例患者仅行平扫MRA检查,作为对照组。结果:25例患者显示28个脑膜瘤,最小为1.2cm×1.2cm×1.4cm,最大达7.2cm×7.8cm×8.1cm,均有明显肿瘤染色。27个肿瘤(96%)主要由颈外动脉的分支供血,其中6个有“双重供血”。25个肿瘤(89.3%)显示引流静脉及其引流途径,2个肿瘤直接累及静脉窦。21个肿瘤(75%)显示脑内动脉及其分支有不同程度的移位。而对照组仅1个肿瘤显示轻度肿瘤染色,4个(40%)显示脑内动脉及其分支的移位。结论:增强MRA显示脑膜瘤的血运情况与术中所见相符,能代替X线脑血管造影行精确术前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发展,B超可发现一些很少见的肾上腺病变。现报告我院经B超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肿5例,并复习有关文献,探讨B超诊断本病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42.2岁。病程2月~3年。主要症状为上腹部...  相似文献   

19.
直径<3cm肺部结节的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CT导引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1991年8月至1998年5月的190例经皮肺穿刺术患者中肺部结节直径〈3.0cm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50例(50个结节),共做了58次穿刺,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病灶直径最小0.5cm(平均2.4cm)。结果:50例中恶性肿瘤34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7例,转移癌7例),穿刺确诊30例,23例穿刺与手术病理一致,7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肿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15例甲状腺肿的病例,均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目的在于分析甲状腺肿的CT表现,提出其诊断要点和有关鉴别诊断问题。1 材料和方法15例甲状腺肿,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34~73岁,平均54.5岁,病史3个月至20年,平均8.5年。临床上均表现为颈部甲状腺区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3例压迫食管引起吞咽不适,9例压迫气管引起不同程度干咳、胸闷、呼吸困难,1例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实验室检查:8例基础代谢率正常,7例略低;6例T30.9~2.2ng/ml,9例T32.3~3.4n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