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RPR、TPPA、TPHA 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 [方法 ]将 2 0 0 1年在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确诊的 60例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RPR试验、TPHA试验和TPPA试验检测。 [结果 ] 60份血清中 ,5 0份血清RPR阳性 ,10例经抗梅毒治疗者血清RPR阴性 ;TPPA和TPHA试验 60份血清均为阳性。 [结论 ]RPR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 ;TPPA和TPHA试验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2.
梅毒RPR、TRUST、TPHA、TPPA的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临床常用的 4种梅毒筛查和确认试验 ,比较各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方法 ]用 RPR、 TRUST和 TPHA、 TPPA分别进行梅毒血清及梅毒质控样品的筛查和确认试验 ,应用 EL ISA检测 SL E血清的 ANA和抗ENA,对 SL E血清进行 RPR、 TRUST检测试验。 [结果 ]RPR、 TRUST、 TPHA、 TPPA对 72份梅毒血清分别检出6 8、 6 8、 71、 72份 ;对梅毒质控样品的检测灵敏度为 1∶ 8~ 1∶ 2 5 6 0 ;35份 SL E的 ANA、抗 ENA阳性率为 96 %、88% ,其 RRR、TRUST均阴性。 [结论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 TPHA、TPPA的灵敏度高于非特异性筛查试验RPR、TRUST,以 TPPA最灵敏。随着 RPR、TRUST质量的提高 ,其 SL E生物学假阳性已很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梅毒高危人群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上的检测价值。方法对3395例梅毒高危人群,常规进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间接血凝试验(TPHA)血清学试验确证。结果 RPR与ELIS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组资料中,RPR阳性394例(11.6%),ELISA阳性808例(23.8%),TPPA阳性792例(23.3%),TPHA阳性780例(23.0%);TPHA阳性者,TPPA和ELISA检查同时阳性;ELISA试验共有17例假阳性,占2.1%;而RPR试验共有4例假阳性,占1.0%;有10例ELISA弱阳性标本,其中8例为TPPA和TPHA确证试验为阳性,而其他2例为确证试验阴性。结论 ELISA敏感性高于RPR,因此有条件时可用高质量的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于ELISA弱阳性标本,应用TPPA和TPHA试剂确证,可进一步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朱万展  奚敏芬  顾颖慧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39-2440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0份娱乐场所女服务员血清标本同步采用RPR、TPPA、TP-ELISA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在800份血清标本中RPR阳性6例,TPPA阳性22例,TP-ELISA阳性24例,且TP-PA与TP-ELISA相关性较高。结论 TP-ELISA可作为梅毒血清学筛查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RPR、ELISA和PCR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选择适合血站大规模血液筛检的梅毒检测方法。[方法]用RPR法和ELISA法对32 32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使用荧光PCR法和TPPA法进行检测。[结果]在32 327份标本中,RPR阳性108份,ELISA阳性174份;201份RPR阳性和/或ELISA阳性的标本,PCR全部阴性;108份RPR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81份,174份ELISA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144份。[结论]综合考虑方法学和实际操作等因素,3种梅毒检测方法中,ELISA目前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加热血清反应索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索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的吻合率,我们对70份USR、RPR阳性血清标本及两份梅毒患者治愈后血清标本进行了TPHA确认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70份USR、RPR阳性血清标本中52份来自性病门诊拟诊梅毒患者,18份来自公安部门查获卖淫妇女,2份梅毒患者治愈后血清标本来自性病门诊。1.2USR、RPR试剂购自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效期内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TPHA40份USR、RPR阳性血清标本由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联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9年1—12月接诊做病毒筛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结果呈阳性的726例患者进行TPPA检测及实施RPR测定血清滴度,将三种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的762例血清标本中,TPPA(+)、RPR(+)者260例,TPPA(+)、RPR(-)者285例,TPPA(弱反应性)、RPR(-)者33例。TPPA阳性和弱反应性共578例,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75.85%,假阳性率为24.15%(184/762)。结论 ELISA法联和TPPA、RPR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梅毒检测,可以避免产生假阳性现象,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保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同时便于观察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40-4941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在孕产妇梅毒初筛中的应用。方法:对11 044份孕产妇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和RPR法做梅毒检测,所有阳性标本再用TPPA确诊。结果:11 044份标本中,ELISA法阳性88例,占受检总数0.80%。TPPA阳性86例,占受检总数0.78%,TPPA、ELISA、RPR同时阳性25例,占受检总数0.23%。结论:ELISA法的假阴性率很低,在孕期进行梅毒血清学ELISA初筛试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系统内实验室梅毒检测方法,提高检出率。[方法]采用血浆反应素凝集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对l对配偶血样进行梅毒初筛和确认试验。[结果]初筛试验,女方阳性,男方阴性;确认试验二者均为阳性。[结论]经过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的梅毒患者梅毒初筛试验可见假阴性结果,但仍具有传染性,若不采取安全措施,其性伴为感染梅毒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分泌物、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TP)检测,比较4种检测法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FQ-PCR检出92例检出率90.20%,TPHA检出86例检出率84.31%,TP-ELISA检出88例检出率86.27%,RPR检出70例检出率68.6%。30例非梅毒患者FQ-PCR检测全阴性,TPHA检出2例阳性,TP-ELISA检出1例,RPR检出6例阳性。结论:早期梅毒患者诊断首选FQ-PCR进行分泌物或溃疡创面渗出物检测TP-DNA,其次选用TPHA和TP-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RPR在梅毒感染早期检出率较低,易出现漏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应用TP-ELISA与RPR法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三种方法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了解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对454份吸毒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份,RPR检出阳性标本17份,阳性率分别为7.26%和3.74%,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PPA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3.
4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对4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凝集试验(TPLA)4种方法对76份可疑梅毒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PR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TPPA敏感性稍差;TP—ELISA敏感性最高。结论 TP—ELISA敏感性高,适合大批献血员筛查;TPLA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最高,且操作简便,适合作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14.
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份梅毒阳性血清和96份健康体检阴性的血清用苍白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3种方法检测65份梅毒血清中,TRUST阳性61份,阳性率为93.8%;TP-ELISA阳性63份,阳性率为96.9%;TPPT阳性65份,阳性率100.0%;3种方法检测96份健康者血清,TRSUT和TP-ELISA均检出生物假阳性。结论 TRUST敏感性、特异性均最低,TP-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TRUST,TPPA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TRSUT对于非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试验,仅可作为疗效观察和随访有无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结果的方法学验证。方法肿瘤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5 230例,经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初筛。阳性者进行TPPA和RPR抗体滴度检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 230份样本用ECLIA法进行初筛试验,阳性样本167份,用TPPA法确认,其中阳性样本160份。RPR法检测41份为阳性。罗氏E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灵敏度为93.13%,特异度为99.65%,阳性预测值为89.12%,阴性预测值为99.78%;RPR法灵敏度为25.63%,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7.71%,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化学发光法(CIA)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RPR、TPPA和CIA法同时对3 268例门诊患者、1 700例住院患者以及2 230例体检中心患者进行筛查。CIA阳性检出标本随后以RPR进行筛查,如果二者结果不一致则以TPPA再次检测。结果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确诊,参照WS27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梅毒诊断标准,在7 198例患者中筛查出576例临床确诊的梅毒(其中,一期梅毒血清168例,二期梅毒血清306例,潜伏期梅毒102例)。RPR、TPPA和CIA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81.94%(472/576)、98.96%(570/576)、96.53%(556/576),RPR、TPPA和CIA特异度分别为99.82%、100.0%、99.98%。CIA联合TPPA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CIA与TPPA的κ值为0.986。结论 TPPA的血清诊断价值优于RPR和CIA,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尽管CIA的梅毒阳性检出率略低于TPPA,但鉴于CIA的简便、快速、准确、自动化以及抗原制备容易等优点,CIA有望成为TPPA的一种替代性梅毒血清诊断实验。如果联合使用CIA和TPPA,可减少梅毒的误诊、漏诊,进一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ELISA法与TRUST法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对比结果,找出1种较为理想的实验方法进行梅毒筛查,防止漏检、误检,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卡片试验不加热血清反应(TRUST)对14608名出入境人员及82名梅毒病人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14608名出入境人员梅毒筛查,ELISA试验与TPPA试验完全符合,TRUST试验有11例不符合;82名梅毒病人检测,TRUST试验有1例不符合,ILISA试验完全符合。[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易于大批量检测等优点,适合于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8.
赵秋云 《现代保健》2011,(12):115-116
目的评价两种梅毒疵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份梅毒阳性标本和32份梅毒阴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进行检测。结果TPP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RPR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100%。TPPA与RPR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P〈0.01)。结论用RPR法检测梅毒易造成假阴性而漏检,建议实验室用TPPA法检测以提高梅毒的阳性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9.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作为较常见的性传染病,在许多国家流行相当普遍。60年代已经在我国基本被消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梅毒感染又死灰复燃,在全国迅速传播,已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目前,其检测方法较多,有RPR法、TRUST法、ELISA法、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法、TPPA法等,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对沈阳市2002年537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其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期梅毒实验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梅毒可靠及时的诊断方法。方法 以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D-F)、梅毒螺旋体被动乳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3种检查方法对128例一期梅毒及190例二期梅毒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128例一期梅毒中,D-F阳性107例(83.59%),RPR阳性91例(71.09%),TPPA阳性93例(72.66%)。在190例二期梅毒中,RPR、TPPA均为阳性(100.00%)。结论 在一期梅毒诊断中D-F检查,优于RPR及TPPA方法。在二期梅毒诊断中,RPR与TPPA阳性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