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张全发710032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以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仍具有兴奋性的心脏激动,按一定频率发生有效收缩的治疗方法,是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学的重要进展之一。自1952年...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起搏的治疗方法[1].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治疗已日臻成熟,接受起搏器治疗的病人也日益增多.它已成为治疗心脏起搏障碍或传导系统障碍的最有效方法[2].而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3].  相似文献   

3.
韦武  林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08-108
人工心脏起搏是以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而使心脏收缩.用以治疗和诊断心律失常的方法。2002年以来,我院在心血管数字减影X线机引导下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经股静脉插管作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成功抢救18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和7例围手术期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其在设备条件差的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接受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31例患者对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起搏器类型,治疗效果评价,并发症等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后原有的晕厥、头晕、乏力、心悸等临床症状消失,存在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恶性心律失常纠正,手术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极少。结论:人工心脏起搏作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标准的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在设备条件差的基层地区医院开展人工心脏起搏能挽救心脏不可逆性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起搏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两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发放的电脉冲经起搏电极刺激心脏 ,达到治疗目的。主要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目前也用于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伴室内传导阻滞的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分为临时心脏起搏器和永久心脏起搏器两类 ,其中永久心脏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可植入体内。1 临时心脏起搏临时心脏起搏包括心内膜起搏、心外膜起搏、经食管心房起搏和胸壁起搏等多种方式 ,以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最为常用。1.1 治疗性起搏1.1.1 由某些原因 (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手…  相似文献   

7.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脏有起搏或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心率极为缓慢,甚至停搏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崔峥嵘 《天津护理》2013,(5):414-414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频脉冲刺激心肌,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的一种电子装置,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性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急性心包填塞是由于冠脉破裂、心肌穿孔等原因造成的心包腔内积液致使心脏收缩舒张严重受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的急症。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是采用微电子技术,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帮助心脏恢复跳动,从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由于起搏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拓宽,已逐步探索成为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自1958年第一例埋藏式起搏器问世以来,人工心脏起搏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起搏器植入技术已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手段。心脏起搏治疗已不仅局限在维持患者的基本心率及患者生存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这与起搏器激动心肌的顺序、心肌细胞重构程度、心脏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起搏部位的选择是决定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心脏起搏器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电生理专家们在积极探索更为接近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如何提高良好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当今起搏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心脏起搏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40多年前植入第一个人工心脏起搏器以来,心脏起搏工程技术(包括起搏电路、电极导线和电池等)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使人工心脏起搏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8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丽芳 《护理研究》2004,18(5):890-891
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不仅可以挽救和延续病人的生命,更主要的是恢复了病人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它适用于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且已不能恢复或有加重有发展趋势者,是治疗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起搏技术的迅猛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病人日益增多。起搏器切口不愈合是常见的并发症,其直接影响起搏效  相似文献   

13.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起搏器发出一定能量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1].  相似文献   

14.
方宗丽 《中国临床护理》2011,3(3):209-210,211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方法,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其并发症也十分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可早期预防、发现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张芳  尚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901-7902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起搏故障,这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如何让患者在家庭中能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也是护理人员的重要使命。笔者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家庭防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胜龙  何建桂 《新医学》2009,40(3):191-193
人工心脏起搏器分为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两类。随着对心脏起搏血流动力学认识的不断加深,起搏器传感器技术的研制与改进,心脏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扩展。该文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7.
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收缩,不仅可以挽救和延续病人的生命,更主要的是恢复了病人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起搏技术的迅猛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病人日益增多.为使起搏器安置成功,积极的心理疏导、科学的健康宣教、耐心细致的护理非常重要.2010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安置永久起搏器 162 例.现将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亚 《家庭护士》2009,7(12):1086-1087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老年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我科2006年-2008年收治57例老年病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结合老年病人具体病情特点,进行全面、有效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它适用于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且已不能恢复或有加重有发展趋势者,是治疗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1]。随着起搏技术的迅猛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病人日益增多。本科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安置永久起搏器60例,现将植入起搏器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人工心脏起搏的理论基础: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的基本原理是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出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使起搏或传导系统功能有障碍而仍保持有兴奋、收缩以及心肌纤维间传导功能的心脏得以激动,其心房或心室得以按一定的频率有效地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