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早已发现的有600余种,随着新的药物的投入使用其也在增加。现将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与临床表现简要叙述如下。1 抗生素类 陈凤云报道氨苄青霉素引起肝损害8例,其中两例死亡。有报道用药1周后1/4患者S—GPT升高。其他如羧苄青霉素、邻氯青霉素、氟氯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均可轻度损害肝脏。头孢菌素类如头孢立新、头孢氨苄可致黄疸和肝坏死。王鸣声报道了庆大霉素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以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对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就连人们最放心的中草药也能引起肝损害。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药源性肝损害,开展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药物后引起的肝损害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这一特殊群体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住院的6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服药后引起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6.7%,发生时间多在1~2个月内,占80.6%,新型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明显少于经典药物,合并使用保肝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后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应注意观察临床症状,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肝功能监测,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院1例患者应用伊布替尼治疗滤泡细胞淋巴瘤过程中出现严重胆汁淤积性肝损害的案例,综合分析患者服用伊布替尼后出现肝损害后相关指标变化,并结合国内外伊布替尼引起肝损害的案例报道分析,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结果:本例患者服用伊布替尼72 d后出现胆红素、胆汁酸和转氨酶上升,彩超提示弥漫性肝损害。结论:伊布替尼服用后虽然很少出现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现象,但可能在肝脏中蓄积,进而导致肝损害的发生。建议临床上使用伊布替尼时,检测肝功能尤为必要,特别是对于基线时肝功能就出现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绝大多数需首先经过肝脏代谢,因而肝脏极易受到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损害.由各种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统称为"药源性肝病".据国外统计,每年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9.5%[1].我们对近几年我院收治的药源性肝损害病例,回顾性进行了临床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肝损害是化疗药物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严重肝损害往往影响肿瘤化疗的正常进行。不同化疗药物、甚至同一药物在临床中的肝损害发生率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有差异;被忽略的肝脏毒性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联合用药方案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不易明确;化疗药物的肝损伤类型主要为肝细胞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线粒体损伤、胆汁淤积、肝血管损害等。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又称为药物性肝病。据报道,药物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临床上,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当属抗结核药物。本文就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问题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宋晓静 《中外医疗》2009,28(18):181-181
近年来,由于中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逐渐增多,特别是中药引起的包括肝脏损害在内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屡见不鲜,现就我院近期发现的一例由于服用壮骨关节丸引起的肝损害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俊交 《中外医疗》2013,(31):79-80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药物造成的肝损害的特点,致肝损害药物分布及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提高临床上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方法收集142例2008—2012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资料,然后分别对肝损害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等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引起黄疸、恶心、厌油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主要中药、心血管药物和抗菌药物等,其中以中药或者中成药造成肝损害的比例最大。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其中大部分临床症状都有好转。结论医院医师在选用可能会造成肝损害的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时用可替代的药物。同时注意联合用药,控制单一品种药物的剂量,以求将药物对肝脏损害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硝苯地平又名心痛定 ,为钙离子拮抗剂 ,具有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作用 ,临床常用于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其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与血管扩张有关的症状上。但对肝脏的损害偶有报道 ,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其对肝脏的损害情况 ,我们于 1996年 2月~ 1998年 6月对使用硝苯地平的30 0例病人进行随访 ,有 12例病人发生了肝损害。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 ,男性 7例、女性 5例 (孕妇 1例 ) ,年龄 19~ 78岁 ,平均 4 5岁。其中原发疾病 :冠心病 7例、高血压 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 1例。方法 :每日服用硝苯地平 30~ 60 mg,…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引起肝损害药物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玉华 《中国医刊》2007,42(11):16-18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肝脏作为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也可影响和损害肝脏,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在药物不良反应损害中,有10%~15%为肝脏损害,尽管许多药物引起肝损害是轻微的或无明显症状,但严重的和致命的药物性肝脏疾病也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1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肝脏毒性药物可分为直接和特异质性和特异反应性两种。直接肝损害是剂量依赖性,与个体用药剂量相关;特异体质性肝损害与个体用药剂量无关,与个体易患性有关,发…  相似文献   

12.
抗甲状腺药物肝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少明 《广东医学》2001,22(11):1075-1075
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是国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最常见的药物 ,疗效确切 ,但由其引起的肝损害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 1996~ 2 0 0 0年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甲亢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 5 8例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为经确诊的甲亢患者 ,入院后按常规的药物剂量及方法治疗 ,并符合ATD肝损害诊断条件 ,其中男 12例 ,女 4 6例 ;年龄 15~ 65岁。服用他巴唑者 3 8例 ,起始剂量 3 0mg/d ;服用丙基硫氧嘧啶 2 0例 ,起始剂量 3 0 0mg/d。均无药物过敏史。肝损害在用药后 3个月内发生…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95-696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m,DILI)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肝是在药物代谢上起到中心作用的脏器,是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场所,是药物由消化道吸收后经门静脉以最高浓度积聚的部位。药物在此进行聚合、氧化、还原、羟化以及脱甲基化等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因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很容易导致肝损害,肝脏也是最为频发药物性损害的器官。在美国,药物特异质反应引起的DILI占急性肝衰竭的18%,在发展中国家也属于临床常见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周磊  景怡  张春强  赵敏 《新疆医学》2002,32(3):60-62
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的不断出现,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已达万种。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需经肝脏代谢,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虽然新药在临床应用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论证,以确保绝大多数药物对人体不致有严重毒副作用。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用药的剂量,时限的不同,仍难免出现意外,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可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引起。也可由于对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导致的疾病。近几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OTC药房的开放普及,药物性肝损害日渐增多。我们对我院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11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引起临床各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肝损害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本院4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时间及服用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肝损害的分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前3名依次为:中草药及中成药14例(32.6%),抗生素10例(23.3%),降压药5例(11.6%)。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13例,占31.7%;胆汁淤积型15例,占36.6%;混合型12例,占39.3%。结论临床上多种药物可导致肝损害,因此在使用有肝损害副作用药物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以求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袁炳康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11-111,118
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和防治。方法将有肝功能损害、有病前明显服药史、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8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5例药物性肝损害以抗结核病药物和中草药最为多见,分别占41%和26%;经停用引起损肝的药物,护肝解毒对症支持治疗,84例痊愈或好转,1例死亡。结论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应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甲亢性肝损害5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佳玉  江南 《四川医学》1999,20(6):580-58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肝脏损害(甲亢性肝损害),由于甲亢症状突出,常常掩盖了肝脏的表现。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在病程中合并病毒性肝炎,表现出同甲亢性肝损害相似的临床表现,以至漏诊率较高,延误治疗。我们对1997~1998年我院收治的甲亢86例中发现有肝损害的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凡甲亢除外肝、胆疾患且有肝脏肿大,转氨酶异常升高,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低蛋白血症或白蛋白/球蛋白(A/G)倒置,碱性磷酸酶(AKP)或转肽酶(…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2003年8月~2009年8月共收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324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救治方案,临床显示该方案对于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对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害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脏是药物在人体内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最易遭受药物损害的器官。药物性肝损害一般发生在人们用药后的1~4周。此类肝损伤患者常见的表现是:乏力、恶心、呕吐、厌食、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发热、畏寒及转氨酶升高等。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非常多,常见的有200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