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CT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收集青岛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2例,肝门型10例,肝外胆管型7例。 CT显示胆道肿块16例,梗阻部位12例呈截断型,5例呈突然狭窄型。肝内胆管17例呈中/重度扩张,扩张胆管13例呈树藤状,6例呈蟹足状,肝外胆管扩张11例,胆囊扩大7例,术前胆管癌误诊4例,误诊率为21.1%。结论 CT在胆管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5.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工作站的应用,利用三维重建图像可获得清晰的肝动脉及其分支的图像.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或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外胆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加深对肝外胆管癌CT表现的认识,探索CT对肝外胆管癌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CT表现,其中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总管癌18例。12例梗阻端行薄层放大增强扫描。结果:3例肝门胆管癌肝内胆管均扩张,2例肝门区可见肿块。18例胆总管癌均见量总管突然中断中断或变形,3例梗阻近端胆管壁不均匀增厚,5例腔内见软组织结节影,5例出现明显侵犯到腔外的软组织肿块形。结论:CT薄层大增强扫描能有效地显示梗阻端形态,是诊断肝外胆管癌有效而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狭窄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63,自引:7,他引:63  
目的 旨在评价多层螺旋CT(MDCT)诊断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65名患者行冠脉MDCT造影(MDCTA),扫描数据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重建。有32例同时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SCA)。分析CT图像质量,并与SCA比较,评价MDCTA诊断50%以上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心率70次/min以下患者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心率70次/min以上组(W=539,P<0.0001)。32例MDCTA图像与相应SCA比较,MDCTA诊断50%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率、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5%、80%、89%和90%。结论 MDCT对冠脉能够高质量成像并可较准确诊断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肝外供血动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64层螺旋CT常规肝脏三期扫描,动脉期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技术,对89例原发性中晚期HCC肝内、外供虹动脉的起源及走行行三维重建,并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肿瘤巨块型59例,发生肿瘤肝外供血33例;弥漫型21例,发生肝外供血4例;结节型9例,发生肝外供血1例.肿瘤肝外供血动脉有8条途经,共发现肿瘤肝外供血动脉44支,肝动脉起源变异19支.结论 HCC肝外供血动脉较为常见和多变,并与肿瘤类型和部位有关,64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能达到血管造影效果,可减少血管造影次数,减少对比剂用量,减少医患辐射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肺错构瘤的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31例由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均经16层螺旋CT胸部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肿瘤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强化特征,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CT扫描证实,25例(81%)的错构瘤是肺内型,其中包括24例孤立型和1例多发型,4例合并周围型肺癌。另外6例(19%)的错构瘤是支气管腔内型。绝大多数(30/31)患者的肿瘤CT表现是以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小于3 cm的肿块影为特征。此外,还可看到其他或多或少的伴发征象,诸如,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58%),不规则形结节(48%),软组织密度结节影(55%),钙化影(35%),以及脂肪密度影(13%)。在对比增强CT像上,所有错构瘤病灶均表现为轻度强化(强化值小于30 HU)。结论除钙化及脂肪密度外,边界清晰及增强后轻度强化是诊断肺内型错构瘤的重要依据。而支气管腔内结节出现钙化或脂肪密度则高度提示支气管腔内型错构瘤。  相似文献   

11.
胆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CT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2例,肝门型10例,肝外胆管型7例,壶腹型4例.CT显示胆道肿块16例,梗阻部位18例呈截断型,5例呈突然狭窄型.肝内胆管21例呈中-重度扩张,扩张胆管17例呈树藤状,6例呈蟹足状,肝外胆管扩张11例,胆囊扩大7例,术前胆管癌误诊4例,漏诊1例.结论CT在胆管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评估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支纤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支气管结核的MSCT表现有以下特点:(1)多支段受累,好发于上肺叶及中肺叶;(2)病变支气管范围长,多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连续或间断受累;(3)管腔多为不规则狭窄;(4)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密度增高或钙化;(5)胸内多见结核并发灶。病变支气管壁的MSCT表现与支纤镜病理分型有相关性。结论:MSCT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17例继发于肝细胞癌的胆管梗阻ERCP表现,并与US和CT对照。ERCP特点:(1)胆管不规则受压伸展移位和偏心性狭窄;(2)胆管腔内膨胀性充盈缺损;(3)胆管呈跳跃式狭窄。而CT和US表现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肝门部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胆管内肿块(5例),胆管壁局限增厚和管腔狭窄(12例),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3例强化,14例延迟强化。结论:胆管壁局限增厚、胆管内肿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较特征性CT征象,MSCT扫描结合薄层三维重建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并分析6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患者仅行CT平扫。结果6例中男3例,女3例,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3例;肿瘤直径3~10 cm,平均5.8 cm;累及肾皮质和髓质者2例,同时累及肾皮质、髓质及肾盂者4例;平扫肿块呈实性成分者2例,囊实性混杂成分者4例;增强扫描肿块多呈轻中度强化;4例肾脏轮廓改变;4例肿瘤内可见钙化;肾门周围淋巴结转移者5例,肺转移1例,左侧胸壁转移者1例,腰骶椎椎体转移1例;术前诊断为肾癌者5例,肾淋巴瘤1例。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起源于髓质、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并且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应考虑到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胆管狭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3例医源性胆管狭窄,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为:环形狭窄;线样狭窄,包括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线样狭窄;闭塞性狭窄;胆管闭塞和胆管中断分离。ERCT和PCT对狭窄的形态,位置及长度显示优于CT和US。  相似文献   

17.
何建春  顾明 《西南军医》2007,9(2):18-19
目的 通过对100例胆囊及肝外胆管(肝总管与胆总管)正常结构尚存在的患者ERCP图像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探讨胆囊手术(尤其是LC)术前了解肝外胆道系统形态及变异的重要性。方法 选出100例胆囊及肝外胆管正常结构尚存在的患者图像,对其形态、汇合位置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图像中肝外胆管显示清晰者97例(97%),3例因胆总管下端开口松弛导致大量气泡进入胆道,但肝外胆管大体形态显示尚清晰,胆囊及胆囊管显示清晰者87例(87%),13例(13%)仅部分显示胆囊或胆囊管。结论 ERCP可以清晰显示肝外胆管及胆囊管的形态及变异情况,对于胆囊手术术前了解肝外胆道系统形态及变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胆道再次手术100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降低胆道再手术率,分析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100例多次胆道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5%的胆道再手术原因是结石复发或残留,括约肌狭窄、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胆道损伤后狭窄和胆肠吻合口狭窄占26%,胆道系统肿瘤占5%。结论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仍是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降低胆道再次手术率的关键是手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初次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特征。方法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9例,常规扫描轴位T1W/FFE、T2W/TSE、T2W/SPIR、冠状位B-FFE、MRCP及轴位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图像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43例,除1例胆总管囊肿外,其余42例均为肝外胆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低信号影。恶性病变26例,直接征象多为梗阻部位略高信号软组织肿块影,间接征象为肝外胆管截断性阻塞或狭窄。恶性病变根据直接征象诊断的有7例,根据直接和间接征象诊断的有16例,3例仅凭间接征象作出推断。MR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9%。结论将MRCP和MR断层尤其是B-FFE图像相结合,观察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提高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胆道仿真内窥镜(Multi-slicehelicCTvirtualcholangioscopy,MSCTVC)在胆管系统结石诊断中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经B超检查后诊断为胆管系统结石的患者外周静脉滴注50%胆影葡胺20ml行多层面螺旋CT容积扫描,将容积数据薄层重建后传输至工作站,利用Navigator导航软件重建成仿真内窥镜图像,全部病例经B超、CT轴位图像、多层面螺旋CT三维成像(SSD、MIP、Raysum)证实。结果多层面螺旋CT胆道仿真内窥镜可精确显示结石所在部位、结石的形态、大小,与B超、多层面螺旋CT二维(轴、矢、冠状位)图像及三维成像(SSD、MIP、Raysum)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尤其对于在轴位CT不能显示的阴性结石通过胆道仿真内窥镜可清晰显示。结论MSCTVC结合CT二维、三维图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使用性,提高了胆管系统结石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