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血压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血压下降效果理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冯学芳 《大家健康》2016,(11):271-27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服药,观察组给予含书面教育、口语教育、视频教育、示范教育在内的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服药依从率及血压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对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以及血压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云  刘侃 《当代医学》2021,27(29):58-60
目的 探讨Teach-back随访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教育,观察组采用Teach-back随访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促进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back随访教育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2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使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嘱咐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患者复诊率为9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5%(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药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和对照组干预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和对照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此类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宁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95-4296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嘱咐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观察组患者复诊率为9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5%(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且每一位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4次评定,即入院时、住院时、出院6个月及1年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控制率。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基本上能够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经评定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主动性、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随访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健康教育。分别于护理前后记录两组血压和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记录两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中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各项评分和总分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盖青萍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37-138
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泾川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24小时血压昼夜波动节律采用最佳用药时间给药,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时间给药,并进行常规护理。随访1年,观察两组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降压显效率为87.5%,有效率为12.5%;对照组降压显效率为57.5%,有效率为42.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时间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视频健康教育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青年高血压(>1 8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视频健康教育,即将多种健康教育形式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治疗一周后评价两组的疾病认知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一周后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度及服药依从性,对照组认知度及格率为90.2%,优良率为65.8%,观察组及格率100.0%,优良率9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为75.6%,显著低于观察组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健康教育具有操作简单、要求少的特点,并有效提高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何清  宋毅  蔡晓蓉  李剑萍 《四川医学》2007,28(4):447-44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所有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行单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康宣教和督促。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服药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率也得以提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8.9%和66.7%(P<0.005);出院后3个月回访服药依从性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3.3%和48.1%(P<0.01)。出院后3个月回访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3.3%和51.9%(P<0.005)。结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疾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薛留巧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547-548
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将我科符合W H 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并需服药患者200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连续性分期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自觉改变危险行为,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平衡,提高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从而提高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其用药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高血压知识宣传,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知识宣传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用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生活可自理、无高血压并发症的1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系统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后,按医嘱给患者服药;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医嘱执行方法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半年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压控制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神科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依从性好(P〈0.01)。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6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根据患者一般资料、服药种类、服药依从性等编写健康教育素材,主要内容包括健康饮食、适宜运动、体重控制、用药指导、血压监测等,每周通过微信向观察组患者发送1个健康教育主题,共执行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总失访率为12.5%(15/120),观察组失访率为10.0%(6/60),对照组为15.0%(9/60)。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门诊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出院患者82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医疗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心血管健康教育门诊就诊,采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药杯等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及血压、血脂调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门诊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研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对比两组经不同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焦虑自评(SAS)及抑郁自评(SD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服用依从性良好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具有较高价值,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心理状态改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