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简化的检测程序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219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华法令口服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低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1.2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0.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抗凝强度组出血年发生率为5.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相对简化的检测程序能够提高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低抗凝强度华法令能降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低抗凝强度华法令组与标准抗凝强度组左房云雾状改变均消失.简化的检测程序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口服华法令抗凝致卵巢出血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瓣膜病的有效手段,随着手术技术及体外循环、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其手术死亡率越来越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身应用华法令抗凝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华法令的主要副作用是抗凝过度可致患者出血,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嘲。服用华法令引起卵巢出血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与未抗凝的原因。方法调查资料完整的AF患者417例。查阅病例资料。全面收集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抗凝禁忌证、抗凝药物选择与用法以及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等信息。结果417例AF患者中,88.3%为慢性AF,85.1%的患者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分析AF患者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21.6%有抗凝禁忌证,25.5%为医生过分担心出血并发症,15.O%为患者不能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K),26.8%为阵发性AF。尚有11.1%原因不明。结论华法令在AF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应用不足。加强医生对华法令抗凝知识的继续教育以及采用更安全有效的抗凝新药。可能更好地促进AF患者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61例适宜于二尖瓣球囊扩张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及11例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进行华法令(3mg/d)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所有房颤及左心房血栓均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证实和随访。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凝血酶原时间n结果对61例合并房颤而未发现左房血栓者华法令抗凝3个月后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无一例栓塞事件发生。合并左心房血栓者行华法令抗凝6个月opg%血栓消失。结论对合并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常规华法令抗凝3个月后再行二尖瓣球囊扩张可减少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对合并在房血栓患者抗凝时间以血栓消失为标准,华法令(3mg/d)抗凝安全可靠,以6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与未抗凝的原因。方法调查资料完整的AF患者417例。查阅病例资料,全面收集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抗凝禁忌证、抗凝药物选择与用法以及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等信息。结果417例AF患者中,88.3%为慢性AF,85.1%的患者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分析AF患者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21.6%有抗凝禁忌证,25.5%为医生过分担心出血并发症,15.0%为患者不能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6.8%为阵发性AF,尚有11.1%原因不明。结论华法令在AF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应用不足,加强医生对华法令抗凝知识的继续教育以及采用更安全有效的抗凝新药,可能更好地促进AF患者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6.
华法令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裴福兴  沈彬 《四川医学》2001,22(11):1002-1003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华法令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1998年收治的74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前瞻性地分为两组。对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25例术前给予华法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余49例不用华法令预防,诊断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结果:术前预防性用华法令的病人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预防性使用华法令的病人有28%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用华法令抗凝后手术侧肢体肿胀消退。所有使用华法令的病例未见有出血。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人工关节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使用华法令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安全、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和目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华法令有较好的抗凝效果,但长期口服会导致出血,且出血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所以目前主要通过检测INR(国际标准比率)来调整剂量以期指导治疗。但因为我们无法控制造成抗凝过量的危险因素,所以并不能真正降低出血发生率。据资料统计:长期口服华法令伴有出血的年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华法令抗凝治疗出血原因。方法:总结9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在不同国际标准比值范围的出血原因。结果:有2例INR(国际标准比值)1.5~2.5,1例INR为4.3,6例INR>5.0。结论:华法令抗凝出血与国际标准有关,与合并使用药物及自身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华法令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0(低强度,72例)和INR2.1~3.0(标准强度,73例)两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为1.4%,标准强度组为0.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组出血年发生率为5%,标准强度组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低强度华法令能降低非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机试验表明,华法令用于预防心房纤颤(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很有效,但是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目的:在常规医疗条件下,评估华法令对房颤病人发生血栓栓塞、出血和死亡危险的影响。设计:1991年7月1日~1997年12月31日进行的队列研究,随访至1999年8月31日。地点:北加州大型全民性医疗保健系统。病例:13559例非瓣膜性房颤成年病人中,11526例人选本研究,其中43%为女性,平均年龄71岁,基线时无已知抗凝治疗禁忌证。主要观察指标:依据华法令使用和并存病状况,并通过自动数据库、医疗记录和州死亡档案确定缺血性卒中、周围性栓塞、出血和死亡。结果:在25341人一年随访期间,11526例病人中397例发生偶发性血栓栓塞事件(372例缺血性卒中,25例周围性栓塞),在校正潜在的混淆因素和接受华法令治疗的可能性后,与未接受华法令治疗者(既无抗栓治疗也无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华法令治疗与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减少51%相关(95%可信区间[CI],39%-61%)。无论是否有无卒中危险因素,华法令均可有效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根据窠式病例对照分析估计,与无抗栓治疗相比,华法令使血栓栓塞的可能性减少64%。华法令还与全因死亡率危险减低相关(校正风险比,0.69;95%CI,0.61-0.77)。颅内出血并不常见,但是与未服用华法令者相比,服用华法令者颅内出血发生率中度升高(分别为0.23比0.46,每100人一年;P=0.003,校正风险比,1.97;95%CI,1.24~3.13)。然而,华法令治疗与校正后非颅内大出血危险增加无关。对基线时有禁忌证者单独分析或与无禁忌证者联合分析时,华法令的效果是相似的(队列总数为13559)。结论:华法令在临床实践中对房颤病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很有效,颅内出血的绝对危险仅有轻度增加。抗凝治疗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稳妥地用于房颤病人的临床医疗。  相似文献   

11.
机械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机械瓣膜替换术后适宜的抗凝程度时最佳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方法] 对我院从 2000年 4月至 2002年 4月收治 40例瓣膜替换术后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所在患者均应用 CarboMedics 双叶瓣行人瓣膜替换术.术后 24 h开始每天服华法令 3 mg,每天测定 INR值,连测 14次,出院后临床随访 1~ 2年,按研究计划测定 INR值共 14次.同时观察指标包括与抗凝有关的出血、血栓、栓塞和死亡等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口服华法令 3~ 5 d后 INR趋于稳定,术后 2周时华法令用量为( 2.56± 0.57) mg, INR达 2.11± 0.67.随访 1~ 2年,平均 18月,总随访 62个患者年,出院后平均口服华法令量为 (2.66± 0.72)mg, INR达 1.98± 0.54( 1.44~ 2.52).出血并发症 12例.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 19.35%患者年,其中轻度出血 8例( 7例 INR< 2.5,1例 >2.5) 中度出血 2例( INR >2.5),重度出血 2例( INR >3.0). 10例出血发生在 3个月内, 2例出血发生在 3~ 6个月内.全组无血栓、栓塞和死亡.[结论] 机械瓣膜替换术的患者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建议 INR 的理想范围保持在 1.80~ 2.50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赵春丽  曾凤兰 《广西医学》2006,28(3):362-36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105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华法令组(治疗组)52例与阿斯匹林组(对照组)53例,治疗组给予华法令2.5mg/d,口服,每3 d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目标值2.0~3.0并稳定后,改为1~2周测定1次,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100mg/d,门诊随访记录1年,观察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1.96%,阿斯匹林组15.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华法令组出血发生率为3.92%,阿斯匹林组为3.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使INR值保持在2.0~3.0之间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抗血栓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单独使用达比加群)15例,对照组1(小剂量华法令加阿司匹林)24例,对照组2(常规剂量华法令、波立维加阿司匹林)2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分别观察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目前常规检测的凝血功能指标,观察PCI术后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达比加群替代华法令的抗凝效果。结果研究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达比加群替代华法令可达到常规抗凝效果。研究组恶性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1相近(4.6%vs4.17%,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1)。结论达比加群可以替代华法令用于复杂抗凝要求的PCI术后行瓣膜置换术患者。  相似文献   

14.
口服华法令抗凝中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口服华法令抗凝中出血和血栓发生的机制,实验观察了蛋白和抗凝血酶Ⅲ在其中的变化。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择期行机械“瓣膜替换”术的患者,测定其术前,术后14d血液中PC和ATⅢ的变化,与同时测定的尿纤维蛋白肽A(FPA)含量和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另选20例换瓣3月-2年口服华法令抗凝的患者为随访组,对照组为10例健康志愿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化,为预防冠心病及脑血栓的发生,防止心脏瓣膜置换后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许多人正在接受口服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华法令等,合理应用确可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然而用药过量可导致颅内出血,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华法令抗凝预防慢性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群  王功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71-571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在6%左右。本文共62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使用与不使用华法令,旨在观察华法令抗凝预防慢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华法令抗凝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出血风险大,需定期检测血凝参数,应用明显受到限制。尤其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更是一个两难的决择。年龄越大,华法令应用指征越强,出血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8.
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凝治疗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基本治疗方法。主要药物有肝素和华法令。抗血小板药物的抗凝作用不能满足PTE或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抗凝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江霞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04-105
华法林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治疗窗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但其疗效确切,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接受。我国每年有数十万风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但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变异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准确、有效的严密监测和护理才能减少抗凝不当所致的栓塞和出血。现就华法林预防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抗凝监测及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发生率为3.33%,阿司匹林组为18.13%,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例85%不良反应为出血,但无一例严重出血.两组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血栓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